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抱团打天下:美国施乐公司团队精神创造的奇迹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星期五不出现,那我们就玩完了。因此我告诉那名顾客,怀疑只会破坏圣诞夜的美好气氛而已,“何不今天就让每个人都过得快乐无比呢?”我如此问道,他说他会试试看。

“在圣诞节前夕,所有的佳宾??”典礼进行到此时电话忽然响起,时间正好是9 点15 分,我们取得了那笔生意。那一年不仅有一个非常快乐的圣诞夜,而且克利夫兰还以单月900 万美元的销售业绩创下纪录。

第十二章 大整修——聘用、开除与茁壮有些教练说,他们有13 或一半的工作是在招募新兵。这不单只是担心球队会发生人员用尽、受伤、老化的退役。他们必须去发现最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征战每个沙汤。即使他们不愿意如此,竞争也会迫使他们不得不如此。我曾经告诉过读者,要常对业务代表提出疑问,现在,我也将对读者提出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基于现在你对本书的了解,你认为对经理人与领导人来说,常萦绕在他们心头、英文P 字开头的重要字眼是什么?将你想到的所有答案都写在纸上。如果你的答案是“流程”

(Process),而此时如果你人正在办公室里,请站起来,将头伸出门外,左看看,再右看看,你就会看到正确答案。答案不是流程,而是“人”(people)。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答案,运动竞技就是活生生的明证。教练可能是最佳激励者、组织者、策略家、工作分配者,但他最终还是必须为团队招募有才干、有勇气、愿意奉献自己的队员才行。培养才能虽是领导者的工作,但总要有成员等在那里接受栽培。早先我曾引用过凯瑟·史丹爵( CaseyStengel)在60 年代初期,描述战绩奇差的纽约大都会队的名句:“这里到底有没有人会打球?”史丹爵是位很好的教练,他洞悉每位球员的能力限制,训练他们、恫吓他们、激励他们,因为他知道最后上战场冲锋陷阵、争输赢的还是这些球员。

我们经常花很多时间来处理流程,而这令我深感忧虑。只要有一位读者在合上本书时说道:“我知道了,我所需要的只是控制很严密的流程,再加上一些小修正、执行、可靠度、后续追踪,便准备就绪了。”那我就算搞砸了。没错,这些事情都很重要,非常重要,但是即使以上数点你全部做到了,还是只能在凡人堆里打滚,除非你找到了最优越的人。

在本章中我将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

去除仓促的决定我在1988 上半年建立流程时,曾尝试着不更动克利夫兰区全部业务人员的阵容(注意我用“全部业务人员的阵容”的字眼); 但是在那段期间还是有些变动。有位业务代表因为工作伦理上的小过失而被解聘,此外,我抽掉了另一位生产力不高者的聘书;还有些员工因为进办公室再吃早餐,和早退去打高尔夫的特权被取消而主动离职。不过就人事上而言,这样并不算是很大的变动;再加上六个月后,克利夫兰从倒数窜升到全区域第一,许多人都已经认为不论是哪种资质的人在薪资单上,都不会对结果有任何影响,因为我已经提供了“好的管理”。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六个月并不能代表什么。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做长程的规划。好的管理和有效率的流程可以让我们表现得很好,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找不到优秀的人才,并量才适用的话,就不能长期保有良好的表现。此外,如果我一味地依赖流程改善,亦不能抵挡1990 至1992 年间经济衰退的惨况。那么,为何我还会等了一段时间?原因之一是,我必须先找个施力点才能起事,但是克利夫兰那时并没有一个好到可以复制的流程;原国之二是,我需要有些时间看看原有员工的表现。这可能是本章中最重要的一课:有关人事的决策绝对不能躁进。

许多由经理人所带来的伤害,来自于他们在还不太了解实际运作时,就急着重新做人事安排,忙着招募新兵和裁撤旧有员工。如果我也这么做,则很可能会犯下只以员工过去的表现,作为评估唯一标准的错误,更会因而忽略了他们的潜力,导致失去最好的员工的后果。仓促的判断可能会让我大摔一跤。佛瑞德·汤玛斯可说是我曾遇到过的最优秀的经理人,他的工作方式很自成一格,如果我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成果出现,可能也会误判,认为他一无贡献。在问题产生的企业里,还在位的经理人可能会因而备受苛责,但这种责备是没有任何生产力的。为了避免自己沦入这样的困境,最好随时间自己这三个问题:

这是流程的问题吗?

这是管理的问题吗?

这是人的问题吗?

不要一下子就下结论,找出问题点,它可能是以上三个问题的综合体。

但是不论如何,在你采取霹雳行动前,必须先找出肇事主因。

别让坦克有可乘之机即使在成功的企业里,新官上任也会依例发表上任宣言,不论这样做有多突兀。当我的良师奈尔·拉密离开哥伦比亚地区经理的职位时,他旗下称为“奈尔小子”的经营团队,很快地就移置到他区。该区和施乐都为此剧变付出很高的成本,因为哥伦比亚的销售运作系统已经完全丧失了既有优势团队,业绩猛然下滑。

这次经验,再加上之前在明尼苏达,我曾在三个小时内同时失去三位经理人的教训,让我学会了不要太急于下人事决策。要花多少时间才不算躁进呢?很不幸,关于这点并没有规则可循。花太多时间,可能会让员工养成惰性;花太少时间,可能所做的决策只有半成熟状态。在第一季后半,我对于每个人的优缺点都已经可以掌握了,但是我比较倾向于给足他们六个月的时间,特别是因为该区的业绩已有所长进。因经我特别多拨出些时间,让员工可以熟悉新环境,并追求成长。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如果从未有人要求业务代表或是经理人,甚至其他员工在工作上要有所表现,难道你不应该第一个提出要求,并静待成果?他们或许可以有更卓越的表现。如果你回溯既往并重新审视本书第一章,会发现我对于设立高标准有多么重视。如果你一开头就如此做,那么就可以早一点造就你的员工,而中间并没有什么可能妥协的灰色空间。

他是否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这句话不应该是每项人事决策考虑的底线,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分散焦点,并将你对员工的期望模糊掉。经由每位经理人与业务代表公开要求,他们必须每个月都达成销售计划,才算是付了“房租”,我就明白地陈述了我的要求与期望。没有例外,也不要给他们任何喘息的空隙。如果你为他们留了一个换气孔,他们就会开着亚伯拉罕M——l坦克车通过它。“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佳”、“现在景气很不好”、“我上个月已经超出业绩要求了”、“下个月我会表现得好一些”,种种借口就会倾巢而出。如果你容忍这些借口的出现,就好像拿自己的测量尺开玩笑,并自己将它折断。从此,你将没有任何有效的测量工具,可以用来评量员工的表现,而人事问题就会变成是你的领导问题。

新官上任就迅速展开行动及设立原则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找出那些老弱残兵、混水摸鱼者。因为这些人大都是视发生了什么事,再决定要做何反应;举例来说,在大公司工作的好处之一就是它有很多不同的职涯选择途径。一个人不精于销售工作,并不代表在这个机构或是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其他适合他的工作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玩这项游戏,而且人们也不应该因为他跟不上这个游戏的脚步而受到责难。训练他们、和他们一起共事、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们,但是不要隐瞒事实,假装给予支持。

失物招领即使不喜欢制式化的流程,但是我仍然必须这样说:如果你调任新的管理工作达六个月之久,而尚未处理人力部署背后一切地问题点,那么不要再拖延时日了,现在开始着手吧!你可能会为自己的拖延找到合理化的理由:“在我行动前需要更充足的资讯。”不,你不需要,你只是不想扮坏人,去告诉你的员工一些他们不想听到的事实。

如果你不能做到,就代表你并不适合担任管理职位;如果你不这么做,那么你的失败可能会痛彻心肺,而且搞得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枯木不必照X光,也可以看得出来是根枯木。如果你对裁撤表现不好的员工有心结,这个举动可能会透露出“新进人员较易欺负,可以尽量让他们负担一些艰难的工作”的信息,这是人的天性,此时人们就会涌现“为何当其他人都在那儿纳凉,我却应该能者多劳”的疑问。

有句俗谚说:“犹豫不决的人注定要失败。”这句话应用在这里实在再适合不过了。当一个经理人知道应该怎么做最好,就应该立时付诸行动,等待的时间愈久,愈难达成,对企业造成的伤害也愈大。待大量时间流逝,蜜月期结束,也就是你宣告失败的丧钟响起的时候,此时人们就会提出如此的疑问:“难道他瞎了吗?”

今天就开始做人事决策。是否有人不认真工作?搜集证据,把他叫到跟前来,以沉着、有礼貌的态度,逐点提出你对他的评估。这么做是要告诉那名员工,过去的工作纪录是会说话的,而这些纪录似乎显示出,该名员工并不是很想待在原有的工作岗位或是部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