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淘古惊魂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还有一种是指古代或者近代的军队败亡后,因其怨气不散再加上当时的天时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往往这种阴兵都很团结而他们的思维都停留在了当时打仗的那个时间段,他们都认为自己还没有死还要继续战斗维护自己的那份军人荣誉。这些阴兵往往出现在一些偏远无人的极阴之地,所以看到过的人很少。据说以前云南的一个偏僻地方就曾经有人见过,当时还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这些消息都被封锁了。据当时看到过的人回忆:那应该是一支抗日的国军部队的阴魂。

所谓的阴地就是指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称之为阳地,阳光终年照射不到的地方称之为阴地。阳地居人、阴地居魂。所以墓地往往都是选阴地,而背山面水就更好了,可以福萌后人。

第三十四回 初入楚墓

也只有梦里,事情的发展速度会如此之快,等吴宇再一次醒来,恍恍惚惚的才回过味,原来两个人还在宾馆里睡着觉,瘦马告诉我,一会儿是要去后山的,不过,后山的树林里并没有我梦见的鬼脸与阴兵,更没有什么所谓可以随便移动的人面。

小镇确实没有大城市繁华,早市卖吃的也不过是简单的豆浆,油条与包子,虽物资稀缺,想买的东西不会应有尽有,然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叫嚷声还是此起彼伏。

“要一份油条,两屉包子,还有两碗热腾腾的豆浆。”瘦马皱着眉头,坐在那里,脸上显露出一丝不被人察觉的悲哀,茫然的捡起了其中一小段回忆,在很久以前,他也会有同样的表情,仰望天空,意味深长,说两句感伤的话,如果面对的是大大咧咧,粗线条男生的三观,肯定会说他在装,做作,而换成同样心思细腻,跟女人似得我来讲,他说的一切,会有很多共鸣,即使原来瘦马的身材不足以支撑悲伤男主角的大梁,在充满喜剧色彩的体积中,发挥了仰望天空四十五度角,流下一滴泪的悲剧小男生。

这的包子铺搭的十分简单,粗鲁,从我的角度,都能看到师傅正在用两只油腻腻的手摆弄着微黄色的面条下油锅,油点偶尔会不凑巧的溅到他的胳膊上,师傅也会咧着嘴,呼出好痛两个字,只是大声喊叫了,仍然不会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力,早集的到来,大家都自顾自的买需要的东西,和乐不思蜀的讨价还价,它不会像大商场那样,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一分一毛都不可以有任何纰漏。

走神的功夫,没有和瘦马有任何的交流,可时间的指轮转动的依然很快,前后已经坐在椅子上等待了接近三十分钟,最后,是瘦马不耐烦了,连带着催促,食物才齐齐上了桌,我满是无语,摇了摇头,小声的跟瘦马嘀咕,:“小地方就是小地方,就这么点东西,还需要半个小时,要是在大城市里,客人们不都气的砸桌子了。”

瘦马摆了摆手,笑了,:“大城市自然有大城市的苦处,小地方自然也有好的一面,就比如拿时间来说吧!乡下的人虽没有钱,但他们过的舒坦,安逸,什么风吹日晒,那都是扯淡,乡下人除了春天浇地和打药,整个春天也就那么几天,剩下的几个月,都不用去地里,只等着夏天收麦子,现在农村也都是机械化,收割麦子也是收割那几天,秋天再收割玉米,后来也没什么事了,其实看起来辛苦,却比城市活的容易的多;反观大城市,除了有钱人,大多还是没钱的穷人,有的人那过的是什么日子,累的心肌猝死,吃饭都掐着点,有的一个大老爷们因为没啥本事,成天只能靠洗厕所维持生活,这在农村是不会有的,因为农村人,只要种上一亩半分地,也够一年的伙食费了,房子也不要钱,过的多安逸。”

经瘦马一分析,我也赞同他的说法,不过有的人自然适应与喜欢没有大起大落安定清闲的人生,而有的人喜欢挑战自我,冲破极限。

往往事物都是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铺子里的小二,热心的向两位打着招呼,并且手里拿来两颗已经用酱油染成咖啡色的茶鸡蛋,:“这是小店送的,不要钱,还望二位客人以后常来。”我还没有吃饭,小二便开始送东西了,统共消费了也不过十元的东西,送上这两颗茶鸡蛋,他们还赚什么钱,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想询问些什么,瘦马笑吟吟的打了个哈欠,:“好久不见,别藏着掖着嘞!”只见那店小二把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扔在了桌子上,又将黑色的毡帽摘了下来,一张憨厚又满脸油光的大脸显露在我的面前。

“俺刚才就看到你们嘞!越看越眼熟,本以为你一辈子都不回来嘞!信着早死了,在阎王殿里被牛头马面砸成肉饼,没想到还会见到你,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小二操着一口浓重的青岛话,虽说是一个省里的,然而乍一听到,也是没有缓过了神。

“小哥,你是听不懂俺说话嘛!为啥那样看着俺?”从第一眼能感受到此人不是个坏透了的小伙子,可也能从他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并非善类,大约也就二十几岁,有着和自己差不多的年龄。

“不,不是。”哪会有什么悬念,一遇到陌生人脸红,结结巴巴的社交恐惧症又犯了,:“我只是有些不熟悉罢了,以后,熟悉了就好了。”

“对对对,以后熟悉了就好了,这小伙子,我看着他长大的,绝对是不认识高冷,熟了自带逗比路线,好相处的角色,依我对你们俩的了解,不出十天,你俩会好的比亲兄弟还亲。”瘦马这话说的未免太过满,也很是玄乎,只是比我大个六七岁,怎么就看着我长大了呢?还有,看着越好相处的人,其实越难交心,就像是他知道说什么别人会听着舒服,也知道哪句话会锉到别人最痛的地方。

今天的早晨我总是不会和别人在同一个起跑线和频道上,老是自动跳戏,又是思想强迫症犯了的前兆,努力的不去想任何人,任何事,曾经在网上查询过相关资料,这种症状的来源是因太过追求完美,与太过自负,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都当作真实发生了来处理,这种症状很难根治,只有顺其自然,慢慢的随遇而安。

“你们俩不是平白无故回来的吧!一定有什么事要处理吧!用的着俺帮忙的尽管开口,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小伙子倒是很开放,并没有像其它这个岁数的年轻人那样扭捏,造作,我也被问的不好意思起来,这样干晾着人家,着实有些不礼貌。

“你是做什么的啊?还上学吗?”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我鼓足勇气,问起有关他的事。

“你问俺?俺就是一个跟人做棺木的学徒,没啥本事,小时候爸妈死的早,幸亏邻里邻居的赏口饭吃,不然俺早饿死嘞!”小伙子说话的语气一听便是没有上过学,朴实里带有小地方的土里土气,这并没有使我很反感,相反的是变得安心了许多。

“你听说过起尸么?”小伙子也来了兴致,找起话头,说起我最想在他身上想听到的故事,而不是问东问那,只寻求自己想知道的,他很清楚对方最需要哪方面的精神营养,这是精神伴侣最佳的选择对象。

“听说过吧!印象不算是很清晰了。”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否认也确定,模模糊糊的状态,因为我也只是在聊斋志异里看到过有关一段起尸的鬼故事,现不能拿出证据,谁知是谣传,还是真的。

“俺这呵,起尸的事都屡见不鲜了,那女鬼伸着个舌头,四处找活人吸血你问问十里八村哪有不知道的?唉,有一次,俺差点因为一女鬼丢了个胳膊。”这两句话虽简短,却信息量巨大,把我听的云里雾里的。

瘦马又摆了摆手,打断了两人的谈话,:“你别给他说了,虽你俩年纪差不离,说的再把小娃子给吓哭嘞,好不容易请来的,又让你吓回去回家喝奶嘞,俺不就成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范例子了么?”瘦马的口音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怪里怪气,说不出是青岛话,还是四川话,反正变成了四不像,大概是这几年走南闯北,待哪个地方都待不长久,然后,忘记了自己该说哪里的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