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悠悠田园乐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程长庆是真的生气,只是如果真的死咬着不放,野鹤村的人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这张氏在怎么样,都是野鹤村的人。也没有证据说张氏污蔑程兆儿。所以也只能作罢。只是气道:“王村长客气了,我可当不起你这亲家二字。”

程兆儿也跟着道:“村长,这事儿已经这样,我知道可能也说不清楚了,但是,我敢发誓,倘若我真偷了这些,我甘受五雷轰顶之苦。”

古人对于誓言那是看的非常重的,如果说村长之前心里还有些不确定,现在确实完全相信了。在场看热闹的相邻和族老也都相信了。村长终究没说什么,留下句:“好生和你爹家去吧。”便长叹一声,扬长而去。

至于那些东西究竟在何处,也随着耿大郎的去世不了了之了。也没什么人问起了,只是后来有乡邻私下里觉得,耿大郎可能把这些东西一起带上了战场。他死了,这些东西也就再找不到了。

张氏这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村长和族老和看热闹的都离去了,但是耿家人不会放了张氏,他们觉得他们为张氏做了那么多,让周兴旺上了族谱,站在她那边排挤程氏,结果人家想着闷声发大财呢,自己这些人就是一群跑腿的。

如今事情白白的办砸了。那张氏还有没有五百文钱给他们啊!

张氏心里那个恨啊,只可惜她能说什么?周兴旺和刘氏自然是站在张氏这边,耿家大爷爷和二爷爷也不掺合这些都走了,张氏现在那是一点仪仗也没有。当下,耿家人肆无忌惮的闹成一团。

程氏父女才不会管这些。程兆儿把东西收拾好了,程长庆便准备和她回去了。正好看见汪氏貌似有什么要和她说的样子,程兆儿想到自己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汪氏和赵大娘他们,便和程长庆说了一声,程长庆点点头,独自去了村口等她,程兆儿便进了赵家。

对赵大娘今天的仗义相帮,谢了又谢,便随着汪氏进了她的房里。

汪氏看了程兆儿一眼,忽然从柜子里扒拉了几下,终于从柜子的深处扒拉处一个木盒子来。放到程兆儿手里。

这木盒子不大,但是还算精致,整个盒子是浅浅的原木色,上面镂刻着简单大方的花纹,摸上去光滑的很,像是上过油了,一点木刺都没有。

程兆儿见汪氏把盒子给她,连忙推脱道:“嫂子这是做什么,我虽然走了,可不兴要你的东西的,你和赵家大哥挣点钱也不容易,多存点才是。”她以为汪氏是给她送别的礼物呢!

汪氏也不说话,径自打开盒子,程兆儿下意识的一望,里面赫然是一大一小的两只金钏子,还有两个一样精致的金簪子。

程兆儿一惊道:“这不是耿大郎的亲娘的嫁妆吗?”

汪氏点头道:“你不要怪大郎,你之前那不吭气儿的样子,又被张氏拿捏的死死的,耿家大郎怕自己不在家,这东西就被张氏给骗去了。所以才不敢告诉你,走之前把这东西给了我当家的保管,如今他不在了,圆圆是大郎唯一的血脉,这些东西自然是要传给圆圆的。想必大郎泉下有知,也会高兴我们这么做的。”

程兆儿对耿大郎的行为不置可否,他这不信任自己老婆的行为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看她不要他好看。倒是被赵家夫妇的行为惊到了。

027 娘家

耿大郎想必把东西给赵大郎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其他人知情!

如今,耿大郎都死了,这些东西在农家简直可以称得上极好的东西了,他们大可以私吞,而且不会再有人会知道。

却没想到汪氏居然主动把它拿出来了。这种有情有义,实在让人钦佩。对那个素未谋面的赵大郎,程兆儿也起了钦佩之心!

汪氏说把冯氏的嫁妆给圆圆,程兆儿也没有推脱,圆圆是耿大郎的血脉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圆圆是有继承权的。于是,程兆儿只是极为郑重的接过盒子,严肃而认真的保证:“嫂子放心,我的为人嫂子清楚,这盒子里的东西,哪怕我以后再嫁了,或者穷困潦倒了,也许又有其他的孩子了。也不会挪用,悉数都留给圆圆。”

程兆儿心里想着,等到圆圆大一些,就去县衙立个文书,也免得以后再出现什么财产纠纷或者变故。

汪氏点点头,她其实上一次去看赵大郎就和赵大郎絮叨过程兆儿。她和之前刚嫁过来的时候变化太大。两人虽然觉得奇怪,也只能归咎于那时候刚刚嫁过来,程兆儿大概还很不习惯野鹤村的生活。当然,汪氏更喜欢如今的程兆儿。如今的程兆儿似乎有主见的多了,却依然不改憨厚质朴的本性。知道谁是对她好的人,也知道回报!

对张氏也是,看似程兆儿吃了亏,但是张氏实质上一点好处都没从程兆儿那里得到。如此这般,汪氏很愿意相信程兆儿。她也相信她家当家的也不会怪她作出这个决定的。

汪氏把程兆儿送到门外。还把程兆儿之前丢在她这边的上次去镇上的买的米面之类的一起给程兆儿带着了,冯氏的嫁妆就放在篮子的最下面,上面还盖着布,唔得严严实实的。

这一篮子的东西,程兆儿压根就不想要的。自己得了赵家这么多帮助,自己一点付出却没有,程兆儿觉得自己亏心的很。

只是汪氏死活不要,而且这次回去,圆圆还不定有东西吃。还得这篮子里的米撑着呢。

程兆儿默默的接过篮子,将汪氏和赵大娘对她的好记在心里,却是什么都没说。她知道说多少花言巧语是没有用的,只是心里觉得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报答汪氏他们。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对汪氏道:“嫂子,你别怪我多嘴,我上次跟你说的法子你等赵大哥回来赶紧试试,你的身体和赵大哥的身体都没有问题,没准一次就怀上了。还有一些食补的方法,我上次跟你说了好些,怕你记不清楚了。这些天我又想了想,你等着,我回去把这些方子都给你整理出来,回头请人给你捎过来。希望你早日生个大胖小子!”

程兆儿就是这样的人,别人对她好,她就想加倍的回报对方。如今,她能想到的让赵家人高兴的法子只有帮助汪氏,让她早日生个孩子了。她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想想,弄一个什么滋补豪华套餐,确保汪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受孕机率!

汪氏一听,也喜上眉梢,她虽然知道,自己和赵大郎都没问题,但是没孩子是事实,如今,已经成了一块心病了。程兆儿这么帮她,她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效果,但是至少她觉得她多了个支持的人,这条道路上不是她一个人毫无方向的在走了。

两人又依依不舍了很久,才各自抹着泪告别了。程兆儿把圆圆背在身后,包的严严实实的。左手臂上挎着篮子,往村口走去。

她爹程长庆还在那里呢。

其实那次,她已经从偶遇的嫂子陆氏那套出了点程家的情况,虽然只是大致的一些信息,但是,她自己串一串,也能摸出个**分了。

程兆儿的爹程长庆是家中长子,不知为什么,并未和程兆儿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奉养双亲。貌似关系也不是太好。

程兆儿的娘李氏前两年意外怀上了,给程兆儿添了两个弟弟程荣丰,程荣年。就是因为生这两个孩子,极大的伤害了李氏的身体。生完之后,就病倒了。一年中有大半年缠绵病榻,还有剩下的日子也是气虚的很,不能干什么重活儿。

本来这也没什么,程长庆和李氏感情好,自己又健壮,每日里种地干活儿,农闲的时候出去打打猎,小日子过的也是极为和美的。

再加上家里的长子程荣瑞也不小了,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跟着他爹打打猎,也能有些余钱的。又兼李氏是老童生的女儿,她一直教儿女们识字,那时候家里有些银钱,程荣瑞又是长子,自然是要读书的。虽然他天赋不在此,但是也算是一个这个时代的五好青年了。长的好、家境好、文化好、又孝顺、会干活,十里八乡盯上的不要太多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