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幽梦影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人们在世上生活总是会经历许多的坎坷和磨难,这时就像要寻得一种解脱的办法,什么才能使自己解除疲劳,忘记烦恼呢,于是人门就选择了“一醉解千愁”的美酒。古人说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可以看出借酒消愁是人们解脱的主要形式。于是作者发出了“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看似轻松的文字实则透露出对于实事的无奈。

芰荷可食

【原文】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原评】

张竹坡曰:然后知濂溪不过为衣食计耳。

王司直曰:今之为衣食计者,果似濂溪否?

【译文】

芰荷可以吃,又可以穿;金银玉石可以造器物,又可以佩戴。

【评析】

食用花卉、断绝烟火之物是道家修炼成仙的重要手段。这中说法在小说中时有体现。如晚明小说名篇《灌园叟晚逢仙女》:“自此以后,秋公日饵百花,渐渐习惯,遂谢绝了烟火之物。”不仅在小说中,早在屈原的作品中就有体现。如《惜颂》中:“持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舂日以为糗芳。”至于以芰荷制衣,则在《离骚》中有体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在古代,以芰荷做衣,以花为餐,都能显示人的洁身自好、不为浊世所污的高洁品格。

金石可以制成各种器物,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日常生活所用的锅碗瓢勺,乐器,兵器、国鼎等这些物品都与金有关。宝石能造器物,也是屡见不鲜。而它能够佩戴更为多见,如金甲可以穿,金缕、金蝉可以为饰。芰荷象征高贵,金玉象征坚贞,两者有相通的特质,所以作者在此将这两种物品写在一起。

宜于耳

【原文】

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擪(ye)管也。

【原评】

李圣许曰:宜于目不宜于耳者,狮子吼之美妇人也;不宜于目并不宜于耳者,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之纨袴子也。

庞天池曰: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巧言令色也。

【译文】

适合倾听又适合欣赏的,是弹琴,吹箫;适合倾听,不适合欣赏的,是吹笙,擪管。

【评析】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可是作为音乐不只是仅仅满足在听觉上,在视觉上人们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作者就是从音乐听觉和视觉上的不同进行分类。让人耳、目皆能欢悦的,有弹琴与吹箫。因为 ;琴、箫之声悠扬动听,弹琴、吹箫的动作也优雅、大方、自然,让人看了有一种高雅之感。而将吹笙、按管作为只适合倾听的音乐来看,吹笙、按管声音美妙,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在演奏中演奏的乐师一呼一吸,两腮或胀或瘪,这让观众看起来极不雅观。

不过从此我们可悟出一个道理,世上的事,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十全十美的事物是极少的。作为音乐欣赏,只要音色优美,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看来看问题不要过于苛刻,否则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样只能会更加失望。

看晓妆

【原文】

看晓妆,宜于傅粉之后。

【原评】

余淡心曰:看晚妆,不知心斋以为宜于何时?

周冰持曰:不可说!不可说!

黄交三曰:水晶帘下看梳头,不知尔时曾傅粉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