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幽梦影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张潮

【简介】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物也。

………开始阅读………

'1'一

读经宜冬

【原文】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物也。

【原评】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译文】

冬天适宜诵读经书,因为在冬天可以集中思想在经书里驰骋;夏天适合读史,因为夏天白日时间长,时间比较充足;秋季适宜读诸子百家,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人的韵致比较特殊,这时可以领会诸子精神的实质;春天适宜读诗词文章,因为春天可以体会出诗文的生机和春天散发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评析】

春夏秋冬时刻皆可读书。作者认为经书简奥深邃,须平心静气,仔细寻味,而冬季天寒,不宜走动,则人的精神容易集中,故冬季是读经书的最佳时机。史书记事,人事复杂,须慢慢梳理思绪,这样夏天长日漫漫,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品位,所以夏日读史最佳。读诸子百家,派别不同风格各样,思想不同,须有海纳百川之胸襟,秋天天高气爽,云淡风情,人处其间思绪宁静,显然适合阅读诸子百家文。诗词文赋是文学创作,春天生机昂然,适合敞开心扉对诗词文赋,所以读诗词春天最为适宜。时间不同,心境不同对文章的了解也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读书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后果。

经传宜独坐读

【原文】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原评】

孙恺似曰:深得此中真趣,固难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

【译文】

;《诗》《书》《礼》《易》《春秋》等著作适合一个人时静静的阅读,而历史著作适合和知己一起阅读。

【评析】

读圣人经传,乃为了进德修身,首先是个人的事,所以要独自读;经传简约深奥,不认真品味揣摩,难得其神髓,故必须独坐读。读史则可以广见闻,开心智,与友共读,既能相互切磋,互相发明,彼此启发,还可以达到学问共进,避免因个人阅历有限而误解误读丰富繁杂的历史。

经书这类作品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所以读这一类书须静坐冥思,细读慢慢品位其中的精髓,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修养,所以说经传易独自细细体味。而历史著作在于领悟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涉及面广,而且各个方面无一不包,所谓“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文章,这样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所以有些观点要和朋友一起探讨研究,这样才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问题,做到挖掘精髓的目的,从而真正的了解作品的主旨。读书不在多,在于精,只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式,才可能摄取前人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无善无恶是圣人

【原文】

无善无恶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之类),善多恶少是贤者(如颜子“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子路“人告有过则喜”之类),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其偶为善处,亦必有所为),有善无恶是仙佛(其所谓善,亦非吾儒之所谓善也)。

【原评】

黄九烟曰:今人“一介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徵曰: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