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谁能帮你赢利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因为妒忌,而去挑战比自己牛的人,只会自取其辱。

虽然牛人可能也有缺点,但是战胜牛人的缺点不是你的光荣。

最应该被挑战的是自己的内心。

记着别人的成就,看清自己的道路,想要超越别人,首先超越自我。

学习会让自己更成功,妒忌会让别人更成功。

将别人的成功当作一道风景来欣赏,而不是对自己的剥夺或威胁。

如果你看到100个比你牛的人,你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1个闪光点,你就有100分了,你就是最牛的牛人了。

遥望成功,你是崇拜?是眼红?是妒忌?还是学习?

人们对待优秀的心态,往往反过来决定了他们自己是否能达到优秀。

我想每个人都会承认,世界上总有比我们更成功的人。一般我们在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优秀时,通常会有这么四种心态:

第一种是崇拜:“他好厉害哦,我好崇拜他!”

有崇拜的心态,是因为你非常欣赏别人的成就,但知道别人的成就太高了,自己可能永远到达不了,所以仅仅停留在崇拜阶段。一般来说,对偶像的感情大多属于这种,崇拜刘德华、崇拜爱因斯坦、崇拜村上春树……,但是你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成为他们。

第二种是眼红:“他真是幸运,让他做成了。”

有眼红的心态,是因为你看到别人的成绩或境遇之后,自己也想得到。你可能眼红别人有份好工作,眼红别人有个好老婆,等等等等。眼红和妒忌是不同的,眼红从本质上说没有携带恶意因子:眼红是希望自己也能跟别人一样好;妒忌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第三种是妒忌:“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

有妒忌的心态,是因为你看到别人的成功之后,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而实际上往往比别人差一些甚至差很多,至少心态上输了一大截),为什么他成功而我没成功。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产生恶意的条件反射,总希望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妒忌心重的人,往往因别人的成就而感到怨恨,又要为中伤别人而处心积虑。因此,嫉妒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三国历史上,东吴大将周瑜是何等的英雄气概、雄才伟略,已是人中龙凤,但他却偏偏要妒忌诸葛亮之才,千方百计要害死诸葛亮,结果害死了自己。其实周瑜也是相当有才的,可惜妒忌心太重、见不得诸葛亮比自己有才,故而在军事会议上刁难诸葛亮令其立下军令状,欲置诸葛亮于死地,结果目的没达成,后来反而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死之前还发出 “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

最后一种是学习:“他原来是这样才成功的,我知道了。”

有学习的心态,是因为你看到别人的成功之后,深入观察和思考了别人为什么会成功,然后自己去借鉴别人成功的方法。学会接受他人的成功与幸运,并不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平庸与拙劣,而恰恰证明你的成熟与睿智。试想当初周瑜如果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千方百计整死诸葛亮上,而是尽量施展自己的才能或是学习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大可怀抱娇妻小乔做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甚至可以逐鹿中原为主上与曹操一决雌雄,而不至于落得个如此凄惨的收场。

克服妒忌(2)

此四种心态的人皆而有之,我们也很难统计出各占多少,且各个心态都存在不断的动态转变。不过我们可以就四个层次的优劣度来做个比较,以什么为评判标准呢?我想以各个心态所产生的结果来判断是比较妥帖的,或者说大多数人关心的也无非就是不同心态最终形成的结果吧。

我们来看下排序:学习>眼红>崇拜>妒忌。

显然,学习是最聪明的境界,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是自我完善的步骤。眼红是低于学习的一个阶段,因为眼红可能会产生动力,即上升为学习;但也有可能由于过度眼红,不去关心差距背后的原因而一味埋怨怨恨,便堕落为妒忌——所以眼红也是一个可上可下、灵活机动的阶段,看个人怎么把握了。崇拜只是远远地仰望,不会产生妒忌,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而妒忌就是最坏的一种了。妒忌,是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各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情绪。妒忌的人容不得别人跑在自己前面,凡是跑在前边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打击的对象。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缺乏聪明才智,但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被妒忌控制了,他们不怀好意地盯着跑在自己前面的人,挖空心思地用极其阴损的方法诋毁、陷害对方,让他受伤或倒下,以有机会嘲笑他,或显示自己已经超越了他。当一个人的心灵被妒忌占据便会丧失理智,一切的行为都被妒忌控制了,最终损人害己。所以说,妒忌会吞噬人心,妒忌的人是幼稚的,也是痛苦的。

妒忌的本质是你不如人家,却去否定人家,或去挑战人家

妒忌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妒忌?

我们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各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比我们好的人可能会产生妒忌,妒忌的产生是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别,或者说“差距”更合适些。天生的容貌、身材、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妒忌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人们妒忌的对象。我们绝不会去妒忌一个没落、潦倒的人,我们只会对比我们更优秀的人产生妒忌。嘴上说着“他有什么了不起!”,实则口是心非。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时候,我们其实也知道“他就是那么了不起!”。所以我们在妒忌一个人的同时等于先承认了自己不如他。

产生妒忌情绪时,实际上你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的,只是你想用否定别人、贬低别人,想办法让别人失败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