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刘胤很快便得了来自平阳的急报。(未完待续。。)
第977章 平阳告急(续)
文鸯占领上党,晋军的气势陡然间高涨了起来,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当然文鸯并没有因为得到了上党,就觉得可以安枕无忧,上党只不过是晋军进入并州的一块跳板,文鸯的目的,还是要以斩断蜀军的后勤补给线为急所。
苇泽关是蜀军补给线上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且是晋冀之间的咽喉要道,如果能抢占苇泽关,不光是可以掐断蜀军的补给线,而且可以直接将晋冀之间的蜀军分割开来,是晋军攻击目标中独一无二的好点。
但由于蜀军有所防备,晋军的偷袭失败,再想攻打苇泽关已经是事不可为,不过好在蜀军的这条补给线从蒲津关到苇泽关绵延数百里,晋军无论攻击那一段,都可以达到破坏蜀军后勤补给的目的。
当然,选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仅仅是掐断蜀军的补给线不难,难的是这个点必须可以起到分断蜀军的目的,同时应对蜀军的反扑也要有后续的手段。
别看蜀军对晋军占领上党漫不经心,可一旦晋军威胁到他们的生命线,必然会遭到蜀军的疯狂反扑。
所以文鸯对下一步具体攻击那一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除了苇泽关外,按理说是首选晋阳,晋阳处于并州之腹,是联结并州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如果能拿下晋阳的话,对控制整个并州局势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晋阳离苇泽关较近,离上党比较远,如果晋军翻越崇山峻岭到达晋阳的话,恐怕蜀军的大队人马早已经抢先一步拿下了晋阳,晋军如果落了后手的话,战局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文鸯认真地考虑之后,决定选择平阳为突破口,将蜀军的补给线一举斩断。
平阳郡是后来从河东郡中析置出来的,处于太原郡和河东郡之间,是联结并州南北通道的重要枢纽,蜀军的补给线也正是从蒲津关开始,一路向北,经平阳郡至晋阳再折向东行至苇泽关。
文鸯选择首先攻打平阳,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平阳离上党最近,上党郡的绮氏县就与平阳郡的杨县相邻,只需翻越一道山岭,晋军就可以从上党郡跨越到平阳郡来。
到达苇泽关的蜀军由于路途的关系,就算速度再快,也只能是赶到晋阳,对于平阳,他们就是鞭长莫及了,而晋军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完全可以抢在蜀军主力到来之际,抢先拿下平阳郡。
至于平阳的那么一点可怜的守军,直接就被文鸯给无视掉了。
现在平阳郡的驻军,总共也只有七千人,而且还是分散到各个县城的,平阳郡城之中,尚不足三千人马,就这么一点的兵力,当然不会让文鸯放在心上。
晋军突然地攻陷杨县,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毕竟距离晋军攻克上党,也才不过几天的时间。晋军大兵压境,整个平阳郡是一片恐慌。
驻守平阳郡的是太守杨定,他得到杨县失守的消息之后,赶忙找都尉姜源来商议军情。杨定忧心冲冲地道:“晋军数万兵马突然兵犯平阳,平阳只有三千守军,如何抵御得了,姜都尉,你看该如何是好?”
刘胤当初攻克陇西诸郡之后,各郡的太守依然还是延用了魏国的旧太守,不过对太守的职权进行了削减,最显着的变化就是各郡的守备兵由郡都尉统领,而郡都尉则是受骠骑将军府垂直领导,郡都尉不受郡太守的辖制,基本上做到了军政分立,这也就彻底地改变了自秦代以来郡守军政一把抓的弊端。
随着蜀国的地盘越来越大,所占领的郡县也越来越多,不过各郡太守和都尉的这种任命,却也就一直地延续了下来,太守主管民事总揽郡务,郡都尉只负责城防军事。
不过做为一郡之首,郡太守也不能对郡内的防务熟视无睹,两人基本上处于分工合作,如果遇到大事,则需要协商处理,杨定将姜源召来,就是因为平阳郡遭受到前所未有之危机。
杨定是长安人,文职出身,显然对晋军的凶勐攻势有些畏惧,而都尉姜源是益州广汉人,先前在蜀军阳安营中,担任过军侯。
象姜源这样出身的蜀军军官,后来大多转职做了诸郡的都尉,姜源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虽然此刻做郡都尉要比在野战军之中任职轻闲的多,但长期的戎马生涯,让姜源的胆略和豪气并没有随着职位的不同和时间的流逝而随之流失,姜维甚至比杨定知道晋军来犯的消息更早一些,很显然他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杨太守勿忧,晋军远来,虽然兵马尚众,但已经是疲惫不堪,想要攻克城防坚固的平阳城,绝非易事。平阳城中兵少,倒也无妨,我们可以速速抽调周围各县的兵力,来加强平阳的城防,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向骠骑大将军求援,下官听闻大将军已经兵至晋阳,从晋阳到平阳,也不过才三五日的路程,我们只城需坚守十余日,必可等到大将军的援兵。”
杨定愁眉不展地道:“抽调各县的兵力,倒是不无不可,只是各县兵力调一空之后,晋人必可轻松地占领之,有些县城关系到我军的后勤运输线,一旦失去,我军的补给线便向被晋人所掐断,此可谓是急所。”
处于这条补给线上的各郡太守,都会将保障这条补给线视为重中之重,因为上面下达的命令就是一定要保证补给线的畅通无阻,而且这条命令是压倒性的,各郡太守必须要优先执行。
姜源道:“各县守军多则千人,少则数百,如此少的兵力去守县城,根本就无法抵挡地住晋人的进攻,补给上被掐断是必然的事,现在也只有整合各县的兵力,集中力量来守平阳,只要平阳不失,便还有反攻的机会。”
杨定听从了姜源的话,一方面向晋阳紧急求援,一方面急调各县的兵力到平阳,做好防御准备。(未完待续。。)
第978章 坚守平阳(上)
晋军的进展神速,拿下杨县之后仅仅两天的时间,晋军便又攻克了平阳东南面的襄陵,对平阳城形成了两路包夹之势。很快地,晋军便开始强渡汾水,发起了对平阳城的攻击。
文鸯压根儿就没有将平阳的防御放在眼里,尽管蜀军这几日来是动作频频,放弃掉了周边的一些县城,将这些县城的守备军都调集到平阳城中去,但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在晋军数万大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之下,这几千人马显得十分的渺小。
更何况文鸯对蜀军的军制是比较了解的,上等的兵员都会被选派到野战军团之中,担任各城池守备任务的军队,其实都是次一等的兵员,无论在兵员的素质,训练和作战的水平以及装备配置上,都和野战军团有着不小的差距。
面对这样一支战力不强只有六七千人的守备军,文鸯确实没有理由来重视他们,文鸯的目光,一直盯着晋阳方向,刘胤派来的野战军团,那才是晋军的真正大敌。
不过由于路途的关系,蜀军目前的进展并不太快,根据刚刚得来的消息,蜀军从苇泽关出发,最快的先锋虎骑军才赶到了榆次,他们拿下晋阳文鸯丝毫不怀疑,不过晋阳与平阳还隔着五六百里的路程,蜀军就算来得再快,那也得需要好几天,这么一段时间,足够晋军从容地拿下平阳城了。
在蜀军主力赶到平阳之时,晋军拿得下拿不下平阳城至关重要,只有拿下平阳城,晋军才有和蜀军主力一战的资本,否则的内外交困,进退无路,那才是糟糕透顶的事。
所以文鸯才不恤军力,连续地高强度行军,以最快的从上党郡转战到平阳郡而来,就是试图用闪击战的方式,撕开蜀军防线的一道口子,将蜀军的补给线给生生地掐断,只要晋军可以在平阳站稳脚跟,那么蜀军将会陷入到粮荒的绝境之中。
平阳郡的守军全部都龟缩到了平阳城中,晋军强渡汾水没有受到任何拦截,这让晋军的行动显得很顺畅。
汾水流经平阳,比流经晋阳时宽阔的多,水量也更加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