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最后的三国 > 第369部分(第3页)

第369部分(第3页)

但钟会万万没有想到胡烈还是会背叛他,难道胡烈已经投靠朝廷了吗?这怎么可能,当初他杀的可是司马炎的皇叔啊,如此不共戴天之仇司马炎又如何可以轻易地赦免?而司马炎不赦免的话,胡烈这么做完全是自寻死路。

可不管钟会如何想不通,事实就已经摆在了眼前,胡烈已经是彻底地背叛了他,而且从现在的情形看来,这完全是一个有预谋的陷井。

钟会机关算尽,但到头来却掉入了别人的陷井之中,钟会不禁是气得抓狂,恨不得将胡烈碎尸万段,可惜在这乱军之中,钟会拿胡烈一点办法没有,而且不光是无可奈何,更要命的是胡烈的军队隐然有与晋军联合进攻的意思,钟会的军队腹背受敌,整个战局已经是无可挽回了。

夏侯咸和句安护在钟会的身侧,看到情势危急,遂对钟会道:“事急矣,大王速撤,不可恋战!”

钟会心中颇为地不甘,但大势已去,凭着他一个人的能力再想挽回来,已经是不可能了,钟会暗叹一声,只得下令各营各自突围。

叛军兵败如山倒,各营各自逃命,局面一发不可拾。

这时胡渊冲杀在最前面,一杆长枪,如蛟龙出水,一路横扫,看着叛军败逃而走,胡渊在马上高声疾唿道:“诸位兄弟,你们都是有父母亲人的人,不要再为叛逆钟会卖命了!大晋皇帝陛下有令,除钟会一人罪不容赦之外,其余将士,一律赦免无罪!兄弟们,你们可以回家了!”

胡渊的话,让这些叛军兵士们听来,都是一阵发呆,什么?晋国皇帝要赦免他们了,真有这样的好事?有的人将信将疑,有的人却是深信不疑,就连杀死司马亮的胡烈都回归晋国了,他们这些小兵小卒又有什么害怕的?

一名士兵率先的扔掉了兵器,举手投降,道:“我愿降!我愿降!”

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形势便不可逆转了,顿时唿拉拉地跪倒在地一大片,皆口称“愿降”,许多的士兵还当场地飙起泪,失声痛哭,或许他们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未完待续。。)

第962章 陷入绝境

谁没有父母妻儿,谁没有兄弟姐妹,但这支晋军十年前踏上伐蜀之路开始,就和父母亲人挥泪而别,十年来天人永隔,生死茫茫,再无相见的机会,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钟会来造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受到了胁迫和死亡的威胁,才补迫地选择了屈从。

从大多数人的内心之中,他们还是盼望着尽快地结束战争,好让他们尽早地回到父母亲人的身边。

但这个愿望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跟随着钟会造反,就等于是走了一条不归路,也许今生今世,再也无缘回归故土,再见上亲人一面。

当这种执念变成梦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痛苦中挣扎,没有什么比得上看不到希望让人更加地绝望了。

而希望陡然间又重新降临的时候,这些人的执念便又被重新地点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下现在的一切,只为那梦中的心愿甘愿俯首而降。

尽管也会有人怀疑这赦免令的真假,但这些士兵都知道胡烈那可是杀了扶风王的人,如果朝廷连他都可以赦免的话,那么其他的人自然都不在话下,所以没有人再抱怀疑的的态度了,一批降兵跪地之后,更大批的降兵跪了下去,整个战场上降者如云,除了少数对钟会死忠的分子之外,已经是很少能再看到负隅顽抗的叛军了。

钟会在夏侯咸和句安的护卫之下,总算是逃出了一条性命,看看身边只剩下廖廖的数百骑,钟会不禁是仰天长叹,七万大军,一战而全军覆灭,这样的惨败何其之惨烈啊。

胡烈!这一切都是胡烈导致,如果不是胡烈投敌背叛在阵前反戈一击的话,钟会又何至于有今日之败。钟会不禁懊悔不迭当初如果不重用胡烈的话,也断然不会遭到败绩,只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钟会当初不杀胡烈,终究还是埋下祸根。

钟会痛定思痛,最终还是引军退往了襄阳。

晋军此役大获全胜,除了钟会带几百亲卫骑兵逃走外,其余五万人,尽数被歼,如果再加上此前反水的胡烈,新野一役,钟会便损失掉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马,如此酣畅淋漓的打法,实在是多年未见。

众将对羊祜佩服地是五体投地,正是由于羊祜有远见卓识,宁可按兵不动,也要向司马炎讨下赦免诏书来。'

这赦免诏书,在新野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劝降了胡烈,而且里应外合之下,迫降了绝大部分的叛军,战果辉煌,比羊祜想象之中的还要圆满。

胡烈来到了羊祜的近前,滚鞍落马,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羊祜的面前,大礼参拜。

羊祜连忙是双手相搀,道:“胡将军何须行此大礼?”

胡烈泣道:“若无羊太傅向陛下求来赦免之令,我等迷途待罪之人还不知将何去何从,羊太傅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请受烈之一拜。”

羊祜淡然地一笑道:“胡将军言重了,钟会叛逆无道,必遭天谴,尔等原本是忠心于社稷之臣,只不过是受其胁迫,皇恩浩荡,赦免你们无罪,也正是顺应天意民心。胡将军此番阵前破贼,已为朝廷下立大功,足以将功折罪,陛下诏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