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第一强兵 > 第172部分(第3页)

第172部分(第3页)

“没,没……”糜芳连连摇头,“就是这茶……呃,是芳少见多怪了。”

糜竺被兄弟的失态搞得有些气恼,皱着眉头呵斥道:“子方,君侯驾前,你不要太随意了。”

王羽笑着一摆手:“不妨事,是我这茶的喝法比较特殊,子仲兄不妨也尝尝。”

“君侯的新法?那是一定要试试的了。”糜竺正好借机下台,端起茶杯,放在鼻端吸了口气,他神情顿时一动,“这茶似乎……敢问君侯,这茶也与今夭要谈的事有关么?”

这个时代的茶之所以是高档饮品,并不是因为茶叶本身有多贵重,主要还是喝茶的方法。此时茶道还没形成风潮,却也有了雏形,按照通常的方法,饮茶是经过相当繁琐的步骤,或者说礼仪,最后的味道也很特殊。

而王羽这茶,似乎就是将茶叶煮了一下,无论味道还是火候,都与世风不同。

王家本身是豪强之家,马上又要与蔡邕联姻,当然不会在利益方面出丑卖乖。这茶的问题,只能说是王羽有意为之。

做生意有成就的,多半都是心思机敏之入,糜竺更是其中翘楚,故而他当即便有所领悟。

“正是。”王羽点点头,“子仲兄所说,都是良法,不过也都有其优劣之处,某思得一法,或可解此难题,想向子仲兄请教。”

“不敢。”糜竺拱手辞谢,继而问道:“未知君侯之法……”

“某的办法就是针锋相对。”王羽本着一贯的作风,直截了当的说道。

“针锋相对?”糜竺看看手中茶盏,又看看王羽,一时有些理不清头绪。

“就是他们卖他们白勺,咱们卖咱们白勺。”王羽竖起一根手指,解释道:“粮食,没入能垄断得了,顶多就是囤积居奇,而青、徐,幽州联手,却足以垄断很多项产品,到时候,各涨各的,说不定是谁先投降呢。”

“……”王羽这番话里的新鲜概念太多,即便是糜竺这样的商道高手,也着实花费了些时间,才理解了个大概,“君侯的意思,竺明白,可这茶叶似乎……”

“茶是后话,”王羽摆摆手,“这种东西在中原不是必需品,垄断了也没多大利润,要垄断,就要找跟粮食差不多的生活必需品才行,比如……”

“盐?”话说到这份儿上,再想不到王羽要说什么,那就不是糜竺了。

青、徐以及公孙瓒的领地都临海,再加上他从袁绍手里夺到的渤海、乐安两地,整个北方的沿海地带,已经全部控制在了三方联盟手中。如果能达成协议,那么……多年的经验告诉糜竺,这是一笔大买卖,无论是利润还是影响力,都将是很可观的一笔大买卖!与之相比,糜家的亿万家财,根本不值一提!(未完待续)

………【二四七章 好大一盘棋】………

“明面上好说,不过,想完全控制住这么大的范围,恐怕……”

到底是名动一方的豪商,糜竺很快就从王羽描绘出的美好愿景中清醒过来,开始考虑起实际问题来。

垄断盐铁,并不是王羽的独特发明,而是前人早就干过的。

当年汉武帝为了集权,打击敌方豪强势力,就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财经政策。。。

之前没人想,是因为涉及的地方太多,在朝廷失去了权威的时候,任何一路诸侯,也不可能单独成事。

而王羽或是误打误撞,又或是提前布局,在整个北方沿海地带形成了统一的势力,垄断海盐的计划这才有了施行的基础。

不过,光有基础是不够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足够的利润,可以催生出足够的亡命徒。别说是王羽,就算当年的汉武大帝,也不可能完全禁绝私盐。

如果王羽以盐为武器,与冀州、兖州的各路诸侯交锋,盐的价格势必一涨再涨,其中的利润,将会使得无数盐贩子铤而走险。在利润面前,王羽的勇武之名,也只有靠边站的份儿。

另外,除了王羽提到的这些地方之外,还有江东。虽然那里的人口少,盐的产量也少,运到中原的路途也远,但若是有足够的利润可图,未必不能成为供应源。。。

再有,青州、幽州豪强少。但徐州可是繁荣之地,涉及盐铁生意的豪强不计其数。糜家就是最好的例子。陶谦对徐州的控制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开罪这么多豪强。

最后。如果盐价太离谱,最后苦的还是百姓,对王羽的名声也有影响。

总之,这个设想很不错,施行的难度却很高。

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糜竺将这些顾虑一一道来,一通长篇大论之后,也是口干舌燥,告了声罪。端起茶杯一顿豪饮。喝完,意外的发觉口中一阵清凉甘甜,对王羽这特别的饮茶方法,倒是来了兴趣。

“子仲兄想的果然比羽更周到些,不过,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