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晋王吕布传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啤!?br>

见众人都在那里点头,吕布淡然一笑,双手摊开,道:“如此一来,岂非道理非常明白,木工坊产出的投石机,乃是私财,大军所耗费的,是府库中的税赋,乃是公财,要用投石机,就需以公财向木工坊购置才行。”

“可是,官府乃至大军一应耗费,也都是为保境安民,完全可要求木工坊无偿制作投石机呀!”

发问的是韩浩,吕布转向他,答道:“这么说,表面上看没错,但实际上却难以行得通,木工坊辛辛苦苦造出的投石机,被官府或大军不花一枚株钱拿走,诸位想一想,有过一回后,木工坊还会不会再造投石机出来?”

众人中,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显是意见有些不一致。

没办法,吕布所知的一些后世常识性东西,在此世却因缺乏基础,想要解释起来,总是要费很多口舌,众人摇头的,是说木工坊不会再造投石机出来,可是点头的几人,却是想深了一层,木工坊当然不会自愿再造,可是,可以逼着他们再造啊。

吕布哈哈一笑,指向点头的徐晃、张辽和韩浩,笑道:“你们一定是觉得,木工坊还敢不造投石机,砍几颗头颅下来,看他们还造不造,对不对?”

三人点头称是,吕布接着道:“这么做,当然可行,可是现在,咱们要换种做法,在不能强逼的情况下。要让木工坊自愿去做,他们还会做吗?”

无需三人认可,吕布即自答道:“当然不会,任谁都不会,辛辛苦苦做出的东西,被人一把无偿拿走,谁还会再有这个积极性去做。”

贾诩手抚长须,点头插话道:“主公此说,倒是让诩想起一事来,昔年孝武帝欲北征匈奴。苦于蓄养的军马不足,便征调民马,北征匈奴大胜,缴获马匹牛羊无数,孝武帝却不以之偿还征调的民马。以致此后民间养马之风锐减,再征匈奴时。数度严下旨令。都难以征调到足够数量的民马。”

吕布双掌一拍,面向众人道:“看,先生所说的,正是以史为鉴,以孝武帝之尊,秉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最后的结果,民众可不如此以为,他们辛辛苦苦饲养的马匹。那就是私财,第一次征调,那可都是指望着能有回报的,一征调就不归还,哪怕天子想要征调,那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最后闹至公私两亏。”

三人中,徐晃最先点头,应道:“属下明白了,太史公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主公的意思,就是跟百姓讲利,让他们看到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踊跃鼓舞。”

“正是这个道理!”吕布大赞,点头道,“用强,只能收一时之利,无异于杀鸡取卵,得卵而无鸡,今后哪里再去取卵?可讲利,就大不一样,百姓踊跃,多多养鸡,是不是咱们得到的卵,也会因此而多上许多?”

众人尽皆会心轻笑,这么个在后世浅显至极的道理,在这里,吕布却费了这么多工夫,讲了半天,才终于让众人都明白过来。

吕布仍旧没有回座的打算,而是仍在堂中缓行,总结道:“跟百姓讲利,就得有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规矩,那就是双方都是明码实价,公平买卖,这个规矩,不光是要教育百姓遵守,各级官府,也需遵守。”

讲到这里,吕布已是有些晕眩,因为他发现,再深入下去,牵涉到的内容就会更多,比如商业社会的契约,仲裁与司法等等更为复杂的内容。

好在他很有自知之明,当即就此打住,转向其他。

一个木工坊,就此引出如此之多的内容,可一理通,百理通,余下的什么印染坊,冶炼坊,锻造坊,酒坊,乃至医师等等,均可照此执行。

思路一旦打开,众人的聪明才智就都能派上用场,随着商讨的深入,一个涵盖当前工、商各个行业的庞大垄断性经营组织,也就渐渐浮上水面,对于这个组织到底能为在座的诸人带来多少利益,能给这个时代带来多大的影响,哪怕才智卓绝于贾诩,也都完全想象不到。

可是吕布心里却有个大概的轮廓,深知如此一来,这么个革命性的组织提前问世,将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他对今后的道路,已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要改变这个时代,可不光光是能拨乱反正,一统三国乱世就可以,而是要能改变世人的观念,改变世人的生活方式,如此一来,哪怕将来乱世重临,这些已经改变了的观念,都会重新生根发芽,直至有一天,能够彻底改变这个时代。

比如就麻将,只是个玩乐的东西,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快就会风靡太原,乃至整个并州和大汉,可随着麻将一起,还有桌、椅这些源自胡人的东西,比之汉人的跪坐,可就要舒适多了,桌椅一旦被世人所接受,慢慢地,就能改变汉人跪坐的习惯。而更大的,还有服饰,这也是吕布在七里沟成立印染坊要做的事,至于造纸、印刷,作用之巨大,就更无须说,将来的某一天,吕布即可藉此影响并控制天下舆论,那些士人清流,又如何能与吕布这等行遍天下的舆论利器相提并论。

可是能够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那一天,吕布自信他是看不到的,世人观念的改变,本就极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做到,就已是奇迹,至于观念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终至改变整个时代,那就更不知要耗费几个百年的工夫了。

不过,即使是聚焦于当前,吕布都自觉他如今的所为,绝对是前无古人,光是想一想,天下争霸开始后,他率领滚滚铁骑在前,披坚执锐,身后则是为利益驱使的世家、豪右、民众,浩浩荡荡地一路跟随,每占领一处地盘,就将那里同化转变。

更何况,其间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如观念,如生活方式,如士气,如舆论等等。

如此大军,如此阳谋,天下何人能够抵挡!(未完待续。。)

ps:  卷三帝国挽歌结束,卷四天下无主,下一章开启。谢谢!

152 鲜卑攻略。商战的开始

瑞雪兆丰年,连场大雪后,初平二年(191)的春天,来得不但比往年要早,还风调雨顺,分外难得。

与农人们的笑逐颜开和忙碌相比,大汉十三州,却仿若尚未从天地封冻中苏醒过来,异常平静,就连年前闹腾得挺欢的青州黄巾,也消停了下去,一点动静都没有。

天下如此平静,让人以为,难道太平盛世就这么来了?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错觉而已,各州郡诸侯,此时都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一应耗费,当然是使用的各地的税赋,至于向朝廷上贡,就只有并州、凉州、关中、荆州、幽州等州郡而已,还都是象征意义更大些。

阳春三月一过,就连并州各地,也都开始日渐燥热起来,与之相对应的,雁门关一带,也骤然热闹起来,气氛更是热烈得足可用火爆来形容。

并州牧吕布对雁门关外鲜卑各部的攻略行动,已进入正式实施的阶段,云集在雁门关的大军,包括他麾下的四千精骑,三千锐卒,如再加上雁门关本就常驻有三千守备军,这里一下子就塞进了一万余兵马。

吕布虽然为并州牧,可雁门郡,其实只有一小半,是控制在他的手中,也就是雁门关内的忻州盆地,而雁门关外的大同盆地,连同更北的定襄和云中两郡,就是为已故鲜卑大王檀石槐的子孙所盘踞。

忻州盆地,大同盆地,太原盆地,都是后世的说法,吕布如此称呼,众人也都一听就明。更大感贴切。

至于五原和朔方两郡,就为拓跋鲜卑部所占。

鲜卑大王檀石槐,曾建立起横跨万里的鲜卑军事联盟,立王庭于弹汗山,中平年间,黄巾之乱爆发,檀石槐恰于此时身亡,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鲜卑军事联盟,也顷刻间土崩瓦解。

不然,以他的雄才大略。趁着大汉帝国内乱之际,势必会率鲜卑铁骑,大举南下,马踏中原。

此后,檀石槐的两子争位。次子和连胜出,杀其兄。登上王位。仍旧屯驻于弹汗山,其兄子魁头乘势南下,盘踞于云中郡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