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晋王吕布传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数十骑护卫着三辆马车缓缓停下,吕布大踏步迎上,就在第一辆马车刚刚掀起车帘时,已站到车门前,伸手扶住蔡邕,笑道:“蔡翁大驾光临,布不胜荣幸……”

“琰儿呢?”

吕布一愣,忙低声答道:“妹子就在马车里,自河东启程以来,她一直挂念着蔡翁和夫人。”

蔡邕眼圈一红,对着吕布点点头,没有说出话来,转头看过去,正见到数人迎上来,其中只认得西河太守崔钧,不由讶然:“州平,这是……”

“蔡翁!”

崔钧踏步上前,躬身一揖到地,恭声唤道,“使君新到,诸位同僚齐聚晋阳,听说蔡翁将至,皆喜不自胜,今日见蔡翁安好,小侄心安矣。”

蔡邕再次感动得语带哽咽,他当然知道,诸郡太守并非是在此专门等候他的,可他们能齐齐出城十里,迎候待罪之身的自己,这份情意,还是实打实的。

有崔钧在旁,为蔡邕一一引介王泽等人,吕布则扶着蔡邕,面带微笑,浑然不觉以他如今的身份,这么做有什么突兀。

见过众人,蔡邕抬头,猛然见到身前数步外,站着一个俏生生的身影,一身淡雅素色深衣,外套一件灰色皮毛大氅,头上带着貂皮帽,肌肤白腻,几可与四周皑皑白雪相媲美,双目泛红,就这么泪眼婆娑地看过来,正是他的宝贝女儿蔡琰。

“琰儿……”

蔡邕轻唤一声,脚下发软,迈不动脚,两行热泪滚滚而下,无尽的担忧,无尽的思念,终于融化在饱含温情的一声轻唤中。

父女两就这么四目相对,各自在那里无语泪流。

“琰儿……”

这时,蔡邕身后传来一声低唤,一阵香风越过蔡邕和吕布,扑向蔡琰,正是蔡邕的夫人。

她虽不是蔡琰生母,可蔡琰就是她抚育长大的,母女俩感情一直甚好,此刻母女俩抱头痛哭,令众人跟着心酸。

吕布扶持着蔡邕走近几步,劝慰道:“蔡翁,伯母,妹子,这个,野外风大,蔡翁伯母又是远途而来,车马劳顿,时辰也不早,还是先上马车,边赶路,边叙旧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蔡琰低低惊呼一声,瞥了吕布一眼,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即扶着母亲,登上她和蔡茜所乘马车。

两支队伍合并一处,启程往太原行去,吕布可没有乘坐马车的习惯,翻身上马,陪在蔡邕马车旁。

行出百来步,吕布隔着车帘,朝蔡邕问道:“崔西河(ps:即崔钧,字州平)似是蔡翁旧识?”

“州平乃是老朽好友崔太尉之子,其从叔子真先生,乃当世大儒,所著《东观汉记》,老朽昔在兰台时,就多曾诵读。”

蔡邕的声音隔着车帘穿出来,带点沉闷和沙哑,吕布很是有些郁闷地挠头,喃喃问道:“崔太尉?子真先生?”

还好,对吕布这般白痴般的问题,蔡邕心情大畅下,还是耐心地作答。

“崔太尉名烈,自威考,董。。。公入洛阳时,就是已赋闲在家的崔太尉护送帝和弘农王出北邙山,子真先生名寔,才情卓绝,忠孝著世,当年名满天下时,老朽还慕名拜访过。”

“崔烈,崔寔……”

吕布还是一头雾水,低声念叨着这两个名字,同时在搜肠刮肚地检阅记得的【后汉书】,可是他们所处的年代离吕布最感兴趣的汉末三国时期相距甚远,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崔氏乃是世家大姓,这一点,吕布还是很清楚的,崔氏真正的辉煌,是在魏晋南北朝后的唐朝,在五姓七望中,崔氏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不过吕布不太清楚,记得的崔氏望族,与眼前的崔钧,还有蔡邕口中的崔烈、崔寔,有什么关系,可他此时也无法向蔡邕求证,只得将这个疑问存在心中。

但既然崔钧之父曾官至太尉,叔父又是天下名士,想必崔家后辈还是有些人才的,吕布也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崔钧荐举些人才才行。

除他之外,还有王泽和郭蕴。

王泽正是晋阳王家的嫡系,兄长王柔,曾任护匈奴中郎将,司徒王允就是透过他试图招揽白波贼首郭太的。郭蕴则是界休郭家的嫡系子孙,叔父郭林宗,可是连吕布都时不时地听众人以万分崇敬的口气提起过。

透过他们两个,就可以从晋阳王家和界休郭家招揽些人才来。

主意打定,吕布也是心里一松,随着战马慢步摇晃着,突然之间,他全身一僵,双眼发直,喃喃念叨着:“州平,崔州平,崔州平,原来是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