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之后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他的政策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但是早在 6
月份已经开始而在 7 月份北伐军出发后加剧了的工人运动遭到镇压一事,却
使资产阶级从中得到了好处。广州根据地成了此后南京政府的战略的试验
场。1924 年 10 月广州商团的失败和被消灭;最富有的商人因逃避“赤色分
子”而出走;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系多,而与现代企业家联系较少这种为
时已较久的特点,这些都有助于这一政策的成功。
广州的资产阶级就这样被压服了。上海的资产阶级也正在被争取过来。
伊罗生和安德列?马尔罗的著名的解释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受到 1926 年 11
月和 1927 年 1 月起义罢工的威胁而作出的反革命选择。事实上,投靠蒋介石
是商人集团核心中进步分子的胜利。1926 年夏以来,在北伐胜利进军和此前
及同时的起义之后,群众运动已经迫使上海资产阶级居于守势。要么支持群
众运动,要么抵制它:没有真正的选择余地。可以选择的只是采取什么方法
来抵制。有的建议与浙江孙传芳所代表的本地军事力量结成同盟。另外一些
更精明或更了解蒋介石真正动机的人,则设法和国民党内的非共产党分子联
合。
1926 年 6 月进行的总商会选举清楚地表明了商人阶级内部的政治分裂。
在孙传芳的支持下,1919—1920 年间被排斥在外的老亲日派又恢复力量,重
新出现。为了对这一不公正的选举表示抗议,前任会长虞洽卿离沪赴日本,
150 名会员拒绝参加投票。他们的弃权反倒帮助一个清一色的、但代表性不
大的董事会取得权力。银行家傅筱庵(宗耀)在执行任务中碰到麻烦,人们
对他担任这一职务是否适当一直有争议。①商会核心里的多数人就这样被击
败,它被迫从根本上重新调整政治方向。虞洽卿担任商会会长的时期(1924
—1926 年)恰巧和内战开始及大军云集江浙两省同时,他曾想方设法使上海
及其附近地区维持中立,让聚集在市内和江南制造局成为难民的败兵撤退。
他同样努力推进淞沪特区的建立,打算使之成为自治市,摆脱省政府的控制。
②虞洽卿信守本地精英的思想与做法,他的行动受到上海人,也受到北京政府
的欢迎。
孙传芳急于恢复对上海和它的财源的控制,在 1926 年提出了他自己特殊
的大上海市计划。他把这个计划交给胡适的一位朋友地质学家丁文江去组织
实施,但一开始他即限制它的管辖权限,将其置于省政府之下。③商界的一个
大派系反对这一政策,他们聚集在虞洽卿周围,开始鼓动自治。这一运动在
1926 年秋变得特别强大。④但自此以后孙传芳得到了商会的支持。商会不反
对重开江南制造局,会长傅筱庵还将他担任董事的招商局的轮船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