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衙内 全集 2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柳俊掏出烟来,递给柴绍基一支,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沉吟着问道。

柴绍基就是一怔。

这些日子,眼见得自己离职已成定局,柴绍基很是心灰意冷,不过还是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在争一口气,不能叫人家看扁了。

除了做官,还有一个做人不是?

但柴绍基的眼光和思路,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认认真真做好手里头正在进行的工作,说到区里的整体规划,甚至是今后几年的长远规划,柴绍基还真没想过。

操那份闲心干嘛?反正做了规划也不能实现!

没有哪一个领导干部。会真正的做到萧规曹随。当然,那种自己一手提拔起来,接替自己位置的干部是一个例外。盖因前任作出来的规划方案,也有自己的意见在内。

“这个,柳书记,我还真是没有好好思考过……请柳书记指点!”

柴绍基不愿意假装高深,老老实实地答道。

他对柳俊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些变化,一开始的时候,是叫柳书记,透着一种守规矩的客气。后来就变成了书记,那就是表示亲近,想要好好配合柳俊做一番工作。现在又转回为柳书记了,意思是保持距离,都要调走的人了,往后大家不过是普通熟人罢了。搞得太亲热,挺腻歪的。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指点谈不上,大家一起探讨吧。我认为,长河区作为城乡结合部,作为副地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眼光不能局限在招商引资上头。我们招商引资的目的是什么?建设工厂!那么建设工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可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收入那么简单……”

柳俊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柴绍基已经被柳俊的话题吸引了,点了点头,说道:“柳书记说得很正确,建设工厂的目的,主要还是搞活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逐步富裕起来。”

柳俊笑了,高兴地说道:“绍基同志此言很有道理。其实整个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才是最终的目的,民富则国强!具体到我们长河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总体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将长河区与玉兰市区,真正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整体,让玉兰市区的面积,大幅度的扩大!”

柴绍基大吃一惊。

这位还真是敢想敢说啊。

长河区去年年底还是一个烂摊子,好不容易这几个月有了些起色,引进了十几亿的外资在搞开发。可是说到要与玉兰市区形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就是要按照省城的标准建设长河区了。

这可能吗?

玉兰市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是足足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

三年!

嘿嘿,柴绍基可是连做梦都没有这么想过。看来不管柳俊面子上装得多么沉稳,骨子里头还是掩饰不住年轻气盛的傲气!

柳俊也知道他不信。

前不久与崔福诚谈了一下,崔福诚表面上大为夸赞,事后就没了声息。估计也是全然不信。将这个当成了年轻人的信口开河。崔福诚那天找柳俊的目的,无非就是拉拢一把,将两人的关系拉得更近一点罢了。

柳俊不在意人家信不信,在这样的大事上,他有自己的规程,很少受别人的影响。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也不是毫无可能。”

柴绍基有些乐了,便试探着问道:“那么具体的实施步骤该怎样做呢?请柳书记指点!”

倒要看看你如何吹牛!

虽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可这个却是要见真章的,你不能指着一大片低矮的平房,愣说省城的建筑就是这样子的!

柳俊淡淡道:“第一点,当然还是招商引资。今后三年之内,长河区招商引资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都要达到二十亿美元以上!”

柴绍基就是一阵眩晕。

二十亿美元,一百多亿本国货币啊!这个数字,几乎是过去三年,A省招商引资的总和。不过对于这一点,柴绍基倒是将信将疑,毕竟柳俊招商引资的能力摆在了那里,眼下已经到位的资金,已经接近二十亿了,也就是三亿美金。柳俊到任不过半年而已,照这个速度平均发展下去。三年引资二十亿美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柳俊原先的计划是利用五十亿外资,后来与小青和巧儿商议了一下,又扩大了许多。

“外资引进来,建设三到五个规模化的工业产业园区,这个是基础!就业问题和财政收入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柳俊继续阐述自己的发展规划。

“第二点,商业也一定发展。目前我们省里,只有一个成规模的建材市场,而且规模偏小,南部和东部的许多城市,都去邻省批发建材。光这一块。我们省里就流失了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因此,区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规划这个建材市场。就在合水镇与市区之间,规划一整块地皮出来,建一个超级建材市场,不但要做到规模全省第一,在东南数省,都要排在第一位!”

柴绍基眼神一亮,说道:“柳书记,这个主意不错……建材今后几年,应该会越来越热……”

整个国家都卯足了劲在搞建设,建材市场前景看好,后续发展潜力可观,绝不会成为一个面子工程,而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