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新武林恩仇录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广普冷笑道:“孙教主大前天晚上对皇上特使七彩郡主说,他曾一口气跟踪了贫道三年。他刚才又说,贫道十一二年中找遍了这山谷中的每一处山岩,每一寸土地。那么,请问孙教主,这可是你亲眼可见?”

孙德彧道:“正是贫道亲眼所见。”

老七彩神巫说:“传说孙教主与正一教张教主仍是中原屈指可数的少数高人之一,却原来也对千古一道的藏宝那么关心!岂不是失去了修道之人应有的操持?”

孙德彧笑道:“倪夫人见笑了。贫道对何真人的藏宝一点也不想得到。但何真人仍我道教全真教中唯一能与邱祖师并肩而立的一个高人,他在隐世不出之前,据说有一篇驳我邱祖师《大还丹论》的经学著作,约三千字,他在白云观邱祖殿中半天喝完百五十斤酒时,中间曾唱过这篇经文,只是吐词不清,当时观中的人也无法记录。他说他要将这三千文字以指力刻在一处大山的岩壁上,让天地可鉴!全真教众也曾找遍天下每一处大山,却根本不见这篇经文的只言片语。千古一道乃我全真教道人,他的东西又岂容佛门染指?所以广普禅师那么痴愚地遍天下找,贫道没办法,也只好也那么痴愚地跟在后面。一旦发现,贫道是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广普阅读或抄录的。贫道随身带了一柄精钢打造的小铲,下决心看见了就将之铲平,以免为害世人。”

七彩神女大惊:“那么你可是看见了,并且将之铲平了?”

孙德彧笑道:“这个么?广普大师应当知道。”

广普怒道:“贫僧为何应当知道?”

孙德彧说:“你曾在昆仑山的一处无雾的峭壁上看见了,贫道制了你的动穴,当你的面将那经文铲掉了,你为何不向天下人讲述此事呢?”

广普大怒:“以孙真人那哗众取宠的武功,当真能制了贫僧的动穴么?”

孙德彧笑道:“或许当真不能,但那一次却无巧不巧制了你的动穴。正一教主三十八世张天师可以作证。”

附近山头上传来了正一教主张与材的声音:“贫道十数年前确曾在昆仑山看见过有位大师被一位道长制了动穴,还被数落了一通,只是那位大师是谁,又被数落了些什么,贫道却不记得了。”

刺乞列道:“张教主既然来了,何不现身共叙一堂?”

张天师道:“下面乃是非之地,贫道下来作甚?改日贫道当专程前去大都宣政院看望大国师。”

刺乞列听张与材的口气话语,其中执礼甚为周到。他笑道:“张天师不下来相见,大约只怕沾惹了俗气,贫僧也就不勉强了。请问张天师,广普大师十一二年曾找遍了这山谷中的每一处岩壁和每一寸土地。那么,这山谷就不当是千古一道的藏宝之处了。天师以为如何?”

张与材声音含笑道:“广普大师并没有找遍每一寸地方。”

在场之人一听,顿时不约而同地“噫”了一声,只有孙德彧与广普面无表情,一声不吭。

张天师的声音继续传来:“那只长满了专食腐尸的红色线蛆的大水塘,广普就没有下去找过。”

广普叹了一口气。默默无语。

全真教主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广普啊广普,你身为佛门高僧,却尽做为大道所不齿的事情。你去海边抓了三名潜海捞珠的潜水高手,带来此地。你强迫利诱他们下这水塘为你寻找。你总算还有一点仁慈之心,你用软牛皮制成密不透水的人形统子,以长长的气管伸出水塘上面通气,目洞处用透明的薄玉片以隔离脏水和食肉红蛆。第一个被你推下去的,吓得一叫,一挣扎,牛皮统了缝线处破了,直沉下去,眨眼间就死了。第二名第三名见逃也是死,不下去也是死,便要求二人同下,以便照应。两潜水高手下去了,但许久不见上来,你们以预先栓在潜塘者腰间的长绳,将他们扯了上来,却发现他们已经全死了。统内是干净的,没有脏水,也没有食肉红蛆,但牛皮统内却灌满了臭气,那二人是被臭气闷死的。”

全真教主说到这里,只听广普大师一声大吼,一个身形如怒箭离弦一般直向谷外撞去,撞翻了无数个黑袍帮众。甚至撞翻了一匹马,眨几下眼皮的功夫,他就飞掠出谷,逃离了众人,从此不知去向。其后武林闹得天翻地复,也始终不见他再现江湖。广普他提前退隐武林了。

其实这正是广普最好的结局。

广普欲战,打不赢全真教主,欲辨,全真教主正一教主,这两个在朝在野都一言九鼎的人咬死了他,他是欲辨无辞,欲辨无势,欲辨无能。他是只有逃走一条路可走了。

全真教主孙德彧竖起单掌颂道:“无量佛!贫道无事可做,也该回山了。这就告辞。”

全真教主言毕,立即身形飘动,向谷外飘去。

刺乞列喊道:“孙教主何不留下与我等同饮一杯?”

全真教主边飘边说:“张天师不是说此乃是非之地么?张天师都走了,贫道一人又饮什么酒?异日修真有暇,贫道当专程去大都宣政院讨杯酒喝。”

这孙德彧也真是太利害了。张天师言辞语调,甚为周到,是想到这一个大教派,要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兴旺发达,当然不能持处处为敌的态势。他说的是“改日贫道当专程去大都宣政院看望大师。”而孙德彧说的是“异日修真有暇,贫道专程去大都宣政院讨杯酒喝。”宣政院是元帝国专管宗教事务的一个权力机构。你宣政院帝师请他喝酒,他没空陪你喝。他异日有空了,却要专程来你专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宣政院讨杯酒喝。这个讨字,大有深意大有讲究。是文“讨”?还是武“讨”?是平等之“讨”?是居高临下之“讨”?是有事求人之“讨”?是求公平之“讨”?还是……其它什么“讨”?那就只有当时当地才能就事论事了。

全真教曾因刊行《老子八十一化胡图》而大败于佛教。所以全真教主取文明的敌对态势仍是理所当然(后人又称之为“冷战”)。这佛道两教的最高层人物,遇大事,搬弄王法相搏,又岂会为只言片语而挥动老拳,失了王者风度?又岂会小不忍却乱了大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