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使与魔鬼结伴而行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有一位著名的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出版了《细胞病理学》一书,提出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整个病理学就是细胞的病理学”等一系列的诊断。用今天的观点看,比如基因工程的出现等已证明了这一诊断的偏颇,但无疑,从细胞生物学,尤其是从癌症发生的观点看,这是正确的。

分裂,是生命成长的本源。没有分裂,也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没有分裂,也就没有新世界的形成。而分裂的前提是结合。当一对恋人终于走上红地毯。在鲜花与祝福中走向他们新生活的婚床。灵魂与肉体在爱的幸福中结合了:一个个体在母胎里,从受精卵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开始,直到出生,直到死亡,细胞分裂总次数大于10的16次方次。这些次的分裂,是在几十年漫漫人生路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正是由于如此巨大数目的细胞,要进行如此频繁的分裂增殖,而且又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此,难免有时要出现“差错”。

分裂太快,没有控制;染色体分配不均;染色体阴差阳错门不当户不对地结合在一起……

——谁也说不清这是一种怎样奇怪的“婚姻”。而恶果很快就会显示出来:一旦结合,便无限度地疯长,而按正常的生命规律,它们必须自生自灭,其“生育”须有计划有规律,并且一代一代正常地死亡以维持平衡。

分裂是正常的。没有分裂,如何有婴儿的出世?

死亡是正常的,没有死亡,生命将诞生在哪里?

错误是难免的,但错误决不该疯狂,疯狂的错误即是“癌”。

那么,医学家得出结论了:癌的形成,固然与细胞结合的错误以及后来的过度生育及不协调有极重要的关系,但更与应该死亡的细胞逃脱基因的控制而挣扎着不死,并且无限度地疯长同样有着重大的关系。

原来,除了神经细胞与人体同寿外,其余细胞都有相对较短的生命,即是说,它们要么更新(分裂),要么死亡。目前科学家将细胞死亡分为两种,一是细胞损伤引起急性病理细胞死亡,特点是细胞趋向于肿胀与溶解,细胞成份溅出细胞外间隙,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病理学家称之为“坏死”。另一种是生理性细胞死亡,这是某些细胞从机体的需要,服从大局,自觉自愿地在适当时机“自杀”。

蝌蚪要变成青蛙了。

尾巴上的所有细胞为适应整体需要,自杀了。

科学家告诉我:人也一样,早期人的胚胎也有短短的尾巴,慢慢地,一批批“尾细胞”自杀了。在人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指间细胞也必须自杀。否则,人手就成了“鸭蹼”。

但这种生理性死亡是不会诱发炎症的。这种细胞不是肿胀与溶解,而是收缩、裂解,并且很快地被相邻的细胞或巨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没有细胞成份的外溢,所以也就不会有炎症。

秋天到了,树叶必须凋落。

迎来了春天,是树叶的再生。

科学家说,人与树木一样,这叫“细胞凋亡”。就像四季来临,万物的生长、发育、成熟、凋亡一样,细胞的死亡是编好了程序的,医学家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现代科学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癌细胞的形成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原因:一是错误的结合导致细胞生育过多过快;第二,任何一个正常的细胞,当然更包括已形成肿瘤的细胞,她应该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适时地“自杀”,而正常细胞忘记了“自杀”,逃出了“程序”(也即基因)命令的控制,像孙大圣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划去了自己的名字,使自己跳出了“五行”之外,成了“长生不老”者一样,这时:——癌,形成了。

同时,医生诊断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重大依据是:错误细胞的生育过程(医学上称之为分裂相)。如“生育能力”不强,生育数量不多,良注;否则,恶性;兼之:死亡能力尚可,死亡数量并不太少于生育数量,良性,否则,恶性。

癌,你是面目狰狞的天使吗?如何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夜晚,你以如此让人恐惧的面孔如此不容置辩地带给我这样一个生命主宰者的声音?

男儿多情,少女温柔。人体是上帝的杰作,男人说,魂儿被那女孩勾去了;女孩是内向的,而那魁伟的身材总让人有着无尽遐思,形与神的吸引,俱在顾盼流连之中了。专家告诉我:不管是从艺术美学,还是从生物医学的观点看,人体之完美与奥妙,尽在区区10的13次方个细胞之中了。

癌变——正常细胞误入歧途。

而误入歧途,即是首先破坏了美,进而破坏了生命。

故而,当我们感到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树儿枯萎,当我们感到深邃的海洋及清澈的小河被污染,我们可以断言:一定是有什么东西误入歧途了。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管这细胞核是居于细胞的中心还是边缘,我们说,它是最重要的,一旦没有了细胞核,无论是生理性的(如红细胞始于骨髓内是有核的,而进入外周血之前其核即告消失),还是非生理性的(如在药物作用之下死去等),都表明:细胞已不再具有增殖能力,而其功能、活力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如红细胞的携氧功能)最后消亡。

细胞的分裂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正如蜜蜂分家,总是由蜂王“招兵买马”重建家园和王国。

细胞的绝大多数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核外有核膜,膜上有孔,藉此,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通讯联络与物质交换,这就是细胞的生命活动。

染色体,核仁,核基质(或称为核内架)——细胞核的重要要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含有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仁的主要成份是核糖核酸(RNA),核基质的主要成份是一种蛋白纤丝交织而废的网络系统。

分裂,主要是染色体及核仁的分配,核质维持核的形态,提供分裂的“背景”。

说过了,癌细胞就是这最实质性的东西的分配不均或是分配得“门不当户不对”。

使科学家和所有人困惑的是:好端端的正常细胞,为何该死的不死,反而恶性膨胀?

细胞是有灵性的,这无疑议。那么,它也有善恶之分吗?

细胞的灵性是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科学家推测:每单个细胞的基因即有200万个。正是这极小极小再极小极小的细胞中的200万个基因(我们多么惊叹于生命的至复杂或者说是至崇高!)才赋于细胞各种功能及人种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千差万别。

而这千差万别的细胞却都构成了不同的近乎至善至美。这不同的至善至美均耐得“风刀霜剑严相逼”,使生命延续数十年,甚至“度百岁乃去”。

生命是个谜: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体被系统……为什么能如此高度地谐调统一有条不紊,让许多人都可“尽享天年”?

死亡、歧变更是个谜:为什么好端的一个正常细胞一旦“揭竿而起”竟能如此迅速地成为肿瘤,成为癌,让机体如此不容分说地陷入瘫痪,陷于死亡?而这一个细胞在人体10的13次方个细胞中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啊!

人生像一场戏,有悲剧,有喜剧,有正剧。

癌细胞的一生也像一出戏,但这出戏却仅仅是一场悲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