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管理三国志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赤 壁 之 歌

(成君忆作品《管理三国志》主题歌)

词:成君忆   曲:方 石

那天晚上,有一轮月亮。月亮的下面,是一道长江。

月光如水,水波荡漾,梦幻人生费思量。

噢……噢……噢……噢……

战火冲天起,映红长江浪。

曹操梦中犹未醒,醒来吓得心慌慌,一路逃跑没主张。

曹操梦中犹未醒,醒来吓得心慌慌,一路逃跑没主张。

噢……噢……

人心如水,不可测量。谁是曹操?谁是周郎?

斗智斗勇,剑拔弩张,数黑论白争短长。

噢……噢……噢……噢……

商场如战场,翻起千层浪。

你为名来我为利往,编成一张互联网,爱你骗你没商量。

你为名来我为利往,编成一张互联网,爱你骗你没商量。

噢……噢……

对酒且当歌,歌声多悲壮。

曹操的歌声穿过了千年的时空,掀起我心中的巨浪。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自序

我于2002年创作《水煮三国》,不幸成名。此后,常常为《水煮三国》中那些精彩却失于轻佻的论述而惶恐。就发了一个宏愿,要认真研读历史,于学成之后写一部《三国正义》,作为改过自新的证明。

之所以要写《三国正义》,一方面是为了正本清源说三国,另一方面是为了返璞归真话管理。然而,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正本清源和返璞归真,不仅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更重要的是看待历史的眼光。所谓眼光,其实与心性有关。心性若有迷失,就很容易误入闻善而疑、闻恶而信的误区,如何写得了《三国正义》呢?

如今,《三国正义》一字未写,却先有了题为《管理三国志》的系列讲座。从《水煮三国》到《管理三国志》,时隔五年,我那种轻佻而易于激动的资质似乎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虽然常有惊人之语,却往往不够严谨和恰当。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讲座毕竟为《三国正义》打开了一条令人可期的通路,使得我正本清源说三国、返璞归真话管理的创作初衷,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我的眼里,历史就是管理学的案例,无论是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还是企业的历史。所谓以史为鉴,就是对这些案例的研究与借鉴。从历史学的路径来看管理,从管理学的路径来说历史,应该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吧?于是有意将我讲座中使用的课件和录音资料整理成书,与各位读者分享之、共勉之。同时也期待着各种批评意见的反馈。

值此机会,向为我提供讲学和创作资助的卢瑞华老师,还有朱新月和张明帅两位贤兄表示我的感恩之情。

成君忆,2007年2月,岁在丁亥。

学管理  读“四书五经”(1)

1、

茫茫书市,浩如烟海,读书也是需要有人指点的。有人善加指点,即可得门而入。这种读书的门径,是一门学问,古人称之为“目录之学”。清朝的王鸣盛说过:“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也。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则终是乱读。”

常常有人向我询问经济管理类图书的目录。我自问学养尚嫌浅薄,不敢胡乱指点,惟恐耽误了读者。尽管我也算得上是一位研究管理的学者,却很不愿意谈论那种经济学意义上的管理技术。我以为,与其谈论功利,莫如谈论历史,能够以史为鉴;与其谈论商业,莫如谈论因果,能够劝人为善;与其谈论经济,莫如谈论园艺,能够培植爱心。如果有人执意要我推荐,我宁可向他推荐“四书五经”。

为什么要向读者们推荐“四书五经”?因为“四书五经”讲述的是人生的大道。如果你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你就能够理解财富、理解爱情、理解生命成长和成熟的规律。所以,有俗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谷满仓。”这部书,指的就是“四书五经”中的《书经》。

可惜的是,很多人看不懂“四书五经”,也无法理解什么是孔孟之道。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被看成了一种博取功名的方式。人们以为,通过读书可以当官,通过当官可以聚敛财富。这种世俗的理解方式,很明显曲解了“四书五经”的原意。几年前,我提出了一个“新古典主义”,希望人们能够用理解的方式去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这年头,人们总是在评论,却很少有人在理解。

2、

近年来,有某教授自称是“中国式管理之父”。前年他出版了一套书,请我在封底上写几句推荐的话,做广告用。我当时觉得,这年头居然有人到处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实在是难能可贵,于是一时糊涂,竟然答应了。事后拜读了他的大作,就感觉很有些不对。

第一个不对的地方,他讲的都是一些权谋。这种权谋论会让人心变得险恶。如果你的老板学了这样的管理学,你会觉得老板居心叵测。如果你的员工学了这样的管理学,你会觉得员工居心叵测。人人都在勾心斗角,谁来对工作负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