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生命的呐喊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张大师开口就问父亲:“张国卿,这份家业够你们全家几辈子享用了吧?”

“对对对,多亏张大师的恩泽,要不我张国卿哪辈子能挣来这么大一份家业?”父亲急忙笑着回答。那确实是一份很大的家业,大大小小七个山头。

张大师沉默了片刻,开口道:“张国卿,我跟你说件事……”

“您说。”

“你二弟媳妇年轻轻的,总得找个人家。我看你就把她娶过来做二房吧。”

那个年代,娶小纳妾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二婶是父亲弟弟的遗孀。再说,二婶的右手小拇指长了一个“瘘”,常年流脓淌水,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呛人的臭味儿。而且,父亲早就听说她是道长的私生女……

父亲说:“张大师,您看这事……不太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男人娶妻纳妾,天经地义!”张大师大为不悦。

父亲急忙赔着笑脸说:“张大师,您知道我家戴素芳知书达理……”

“张国卿!”没等父亲说完,却被张大师厉声打断了,“我让你必须娶她!”

“我就不娶!”父亲也火了,开口顶撞张大师。

《生命的呐喊》 第二部分 《生命的呐喊》 第二十节(2)

两人越吵越凶,反目成仇,彼此都说了绝话。

“你不娶她,我凭什么白白送给你这么大一份家业?”张大师终于道出了实话。

“我告诉你,我从不稀罕你的家业!”父亲虽然出身贫寒,但却生就一副宁肯受穷也不肯受辱的刚烈性格,“是你让我来继承的!”

“那我就废了你的过继单!”

“那你就废好了!我等着!”父亲破门而出,听到身后传来啪的一声巨响,好像茶杯摔到了地上。

这天夜里,父母的婚姻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

母亲出生于富豪人家。我姥爷家是马寨一带有名的首富,家有良田四十多垧。家里雇有四名炮手、两名厨师及十几名雇工。母亲姐仨儿每天骑着毛驴去村里读私塾的情景,成为全村男女老少最羡慕的风景。直到晚年,母亲还能读书看报。后来,姥爷怕被胡子绑票就举家搬到了铁岭。土改时,姥爷家的四十多垧良田只剩下四十根垄了,庞大的家业都败坏在抽大烟、耍大钱的舅舅手里,所以被定为富农。

出嫁前,母亲是远近闻名的戴家二小姐,心灵手巧,精明过人,为姥爷管理着全家的账目。可她十六岁那年瞎了一只眼睛,从此断送了本该不错的前程。二十三岁那年嫁给了比她小六岁、已是二婚的父亲。父亲的第一个妻子是难产死的。

母亲说,她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刻就是出嫁那天,姥爷派出四名炮手护驾,八抬大轿,十二辆马车,十几名挑夫,车载人挑,全是嫁妆,浩浩荡荡的阵势把沿途老百姓都看呆了。陪送的嫁妆应有尽有,炕琴、座钟、八仙桌、对箱、金银首饰、四十套带领衣服、四十套无领衣服、十二床被褥,还给我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每人都做了鞋、袜、绣花枕头……

不久前,我在大姐家看到母亲陪嫁时留下的一对枕头顶,看到母亲八十多年前的刺绣手艺,我惊呆了,那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出生时家境早已衰落。我只记得炕梢摆着一台镶着花瓷砖的炕琴,还有一口座钟。听父亲说,钟盘上的数字是什么罗马字。钟盘下方有一幅荒凉而古老的图案,图案上有一个男孩儿遥望着远方驶来的一辆马车。看着这图案,我常常想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想那个男孩儿的家住在山外哪个村子,离我家的山沟远不远……

父亲的家境很穷,靠租地为生,二十多口人住着三间草房。奶奶从没穿过棉裤,母亲结婚后给奶奶做了第一条棉裤。父母结婚就跟爷爷奶奶挤在一铺炕上,直到分家以后才各自单过。

母亲的陪嫁虽然十分丰厚,但后来我家却穷得叮当响。所以,母亲不止一次地对我发着感慨:“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当初,你姥爷给我陪送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个穷。人哪,都是命!”

母亲长得不漂亮,很瘦小,体重只有八十多斤,又瞎了一只眼睛。在娘家时,她一直是有人侍候的二小姐,但嫁给父亲以后,却成了里里外外非常能干的农妇。我从没见过像母亲那么洒脱、那么勤快的人,干活风风火火的。说来,这得益于她的一双大脚。那个年代的女人都得裹脚,就像冯骥才先生写的“三寸金莲”,把女人的脚裹成巴掌那么大。但母亲念过私塾,有文化,也有主见。她觉得好好的脚硬给缠成那么小,太痛苦了。所以,姥姥每次给她用白布条缠完脚,她都偷偷地放开来。姥姥发现后派我大姨和小姨看着她,结果姐仨儿都长成了一双大脚。

这天夜里,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一夜,父亲和母亲坐在炕沿上愁了一夜。

母亲对父亲说:“你可以娶二婶,我带着儿子和闺女回娘家。”

“你胡说什么你?我就是想娶二房也不要她!”父亲气呼呼地嗔怪母亲。

“你不要她,张大师能饶了你吗?”

“不饶我能咋的?还能把我送进监狱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