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说奥巴马筹款神奇,不仅在于他的筹钱总额,更在于他的筹款大多来自于中小选民。拿
2008年
6月的筹款记录来说,其总额中有
65%来自于小于
200美元的小额捐款,而麦凯
恩只有
33%。可以说,奥巴马的大多支持者们真的是省吃俭用来支持他。真的粉丝,敢于
直面惨淡的钱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的竞选代表了民主选举的真义:千千万万
普普通通的人,在给民主竞选提供动力。
从一个大款操控候选人竞选资金的四分之一,到无数个
200美元汇成候选人筹款的
65%,这本身就说明了金钱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意义的变迁。不错,钱在选举中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但它代表的不再是“资本家的垄断利益”,而是无数普通国民成为“民主股东”
的愿望。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竞选资金没有必要全盘公款化,因为筹款本来就是
个动员过程,能带动普通民众去参与、去思考、去影响这场选举。当一个大学生将自己省下
来的
20元钱捐给一个候选人时,他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这个候选人的支持,而且是一份实践
公民责任的意识。花数十亿美元去挑选一个总统也许太贵,但用这些钱买来普通民众对民主
制度的信心、对自己国家的责任,却又物有所值。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福利—平等篇
他人眼中的刺
07年
3月,我国发布了一份“美国人权记录”,列举了美国的种种人权劣迹,其中有一条指
出,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6年
8月
29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美国有
3700万贫困人口,
占总人口的
12。6%,有
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平均每
8个美国人中就有
1个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毫无疑问,这个信息是言之有据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确出台了这些数据。但是我觉得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