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
薛仁杲投降。
是日,俘其精兵万余人、男女五万口
交谈
薛仁杲投降了,但将士们有些不解,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将士问:一开始大王(李世民)在野战中破敌,他的主人还有坚城,大王你连攻城武器都没有,也没什么步兵,为什么能攻下呢?
是啊,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马又不是壁虎,难道让骑兵爬墙壁吗?
太宗答(就这么叫吧):“我用权术压迫他。(意思:我打心理战)他的计谋不能顺利执行,内心急躁,所以能胜利。
等等,心理战最多只能威慑敌人,难道能当超能力来杀敌吗?
太宗又答:罗某这小子,以前老是胜利,又有精兵良将,看到我不出战,就一直当我草包。我好不容易出去了,他又欣喜若狂,合兵一处。如此骄傲,如何不败?
“我虽然击败了他,但没能俘虏败军,要是他们进了城:薛仁杲安抚之后,那就很难打下了。”
“而且他的兵都是陇西人,一战败就会败退,而且一定会一去不回头,回到陇外(就是故乡),这样折墌城就空虚了。”
“我军如果跟上去压迫,那么主帅就会畏惧而降”
然后,太宗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用兵之道!”
诸人叹服:“这实在不是凡人能达到的啊!”
虽然平淡无奇,却显示了太宗高超的军事思想:以有生力量为目标,心战为上。
说完了,该去看看俘虏了。
要说这一战,真是便宜多多,获得了不少兵将。
然而太宗下了个让人摸不着头的命令:让薛仁杲兄弟和罗某等带领原部。
奇怪,要是他们反了呢?
李世民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他的心理战让他们诚心归附。
战胜后,李世民亲自出去和他们去打猎,估计还问候了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然后就出现了史料中的这一幕:
这些人因为太宗有种震慑人的气质,于是他们愿意效命。
这种气质以后还要提到,贞观时的某些事就和这种气质有关。
曾经有些科学家说过,一个什么样的人,就长什么样的脸,爱笑就多皱纹;刻薄就会嘴唇厚等等。这么说来,李世民应该是有一种成功者的资质,让他有如此的魄力,目光如此有力精准,让人不寒而栗。
三国时,曹操怕自己难看,在会见匈奴使节时自己扮作卫士,让崔季珪代替自己,然而匈奴使节说:那个卫士,才是真英雄。
明朝的时候,胡惟庸曾经对视过朱元璋的目光,但是他吓得发抖。
不胜枚举。
我认为,都是这个原因:震慑。
这是一种气质,由经历和才华打造的气质。
是的,李世民,加油,这个时代属于你!
他不是神人,却是猛人。
历史在继续。 。。
第五章 刘文静的覆灭
刘文静是一个是是非非的人。
作为头号种子级别的龙套,他在唐朝的舞台上只出演了两处,只有两处。戏份少不说,还被老李导演一把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