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怪的是,这两条狗身边明明没有人跟着并发出指令。
这也太怪了一点吧!
这是什么情况?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开始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个究竟。
慢慢地,跟上去的人看出了门道,领头的是那条帅气的边牧,他是不是会从嘴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吠叫,然后两条狗立即改变动作。
靠,这也太神奇了一点吧!
那条边牧是在遛狗吗?可它自己明明也是一条狗啊!
慢慢地,杨牧和王子身后跟上了好几位看热闹的人。
杨牧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呆着王子朝大草坪方向前进。
我是一条神奇的狗,你们需要慢慢习惯我的神奇之处!
杨牧心里这么想着,有些小得意。
这是必须的。
既然他想通过狗的本事来赚钱,那训狗就会成为经常的事,对于自己即将表现出来的各种神奇之处,见多了也就会慢慢习惯了。
这道理跟他颠覆米粒的认知一样。
大草坪很快就到了。
第53章 狗和人的社交
对于小区里的老人们来说,他们的生活是孤独的、寂寞的。
他们大老远地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名义上是跟着儿女们来大城市享福,可实际上,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能做的事,就是每天帮儿女们做做饭、带带孩子、搞搞卫生。
在白天,儿女们要去上班,他们只能窝在家里。
而到了晚上,儿女们可能还会去应酬,去吃喝玩乐,去过他们的潇洒日子,而老人们却只能孤苦伶仃地在家苦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下楼,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小区里散散步,再认识几个老年朋友,聊聊天、打打牌,打发一下时间。
在这小区住了两年多后,杨牧对周边很多老人都已比较熟悉,见面时有时还会打上一个招呼,只是大部分他都叫不出名字。
他觉得,要想对王子进行社会化训练,最合适的对象先是这些老人。
老人比较包容。
在小区里,一条没被狗绳牵着的狗,很容易被人诟病。
哪怕是在训练有素的狗,年轻妈妈看到后,会说这样容易吓到孩子,年轻男人看到,会说这样很没公德心。
唯有老人不会。
哪怕不喜欢狗、怕狗的老人,大多也只会默默地闪到一边,等狗过了后再继续前行。
而那些不怕狗、喜欢狗的老人,则会停下来,跟狗打声招呼,再尝试摸摸狗,甚至可能会喂它点好吃的。
跟老人在一起,狗不用担心会挨踢、被揪尾巴。
那种事只有熊孩子才干得出来。
抵达大草坪后,杨牧并没有继续带王子去接近老人,而是带着它在草坪上撒起野来。
训练需要劳逸结合。
而且,狗是一种需要撒野的动物,它们需要经常奔跑、追逐一下。
杨牧自己也需要。
仅仅是散步、小跑的话,他觉得达不到他所需要的运动量。
要知道,一条工作中的边牧,每天可是要跑上几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