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情搞定了,因此受到了老板的赏识。因为公司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张扬就出生在那个城市,并在那里长大,本来想他一定会主动承担起这份工作,出乎意料的是别人顶替他去办了这件事,因此,大家都对他的工作能力产生一种歧视的感觉。

其实,许多初入职场的人都被一种害怕失败的自我意象蒙蔽着,因此,我们就要在工作中具备一种强烈挑战自我的愿望,并把这种愿望付诸自己的行动之中,这样才能够打破自己以前的思维惯势,并最终把自己导向成功。

当我们具备了这种强烈挑战自我的愿望后,此时,我们的大脑中就开始塑造一种相应的新意象,我们的行为就开始接受这种新的意象的指挥,并开始踏上追求成功的道路。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任何一个人都会由他的主宰“引导着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种超越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你自己”。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记住:我们行为中的成功机制都是接受自己强烈挑战自我的愿望所指挥,因此,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在踏入职场的一刹那,就要让自己具备一种强烈挑战自我的愿望,这样,我们在日常工作的行为中才能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成功和追求上进的行为。

当然,一个人摆脱大脑中固有的害怕失败的途径和方法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权利和见解,并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愿望。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已习惯于一种内向行为,其结果是求得一种内在的自我满足。现在这些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尽管变化不是那么迅速和明显。

静止不动,裹足不前,往往使遭到困难的人变得神经紧张,感到“被动”与“局促”,甚至造成肉体上的病症。

所以,在工作中你应该彻底把情况研究一下,在心里想像一下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向,以及每一种方向可能产生的后果,并选择一个最有前途的方向前进。

我们如果要等到完全肯定和有把握之后再去行动,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为你在行动时随时都可能犯错误,你所作的决定也难免失误。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追求的目标。你还必须有勇气承担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你一向前走就可以矫正前进的方向;在你保持原状,站立不动的时候,你的自动导向系统就无法引导你。相反,它甚至还有可能把你引向导致失败的边缘。

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1)

“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

要在乎困难,这也许是一种幸运的开始。

何大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那时是1997年的夏天,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他的父亲也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病倒在床上,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何大山感觉自己好像挑起了千斤重担一样。因为他是自费生,毕业后工作也是自己找的,在单位里也是低人一等。但是,他没有气馁,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每天早出晚归,渐渐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有一次,公司安排他到东北一个城市去联系几家经销商,路途遥远,从无一点业务经验的他真是无从下手。此时,又是他的父亲——那个正病倒在床上的老人,鼓励他:“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因此,他拜托一位友人照看自己的父亲,然后轻装出发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何大山不停地奔波忙碌,费尽心思地向一些目标客户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因此,他赢得了别人的信任,顺利地完成了公司交代给了他的任务。回到家后,他的父亲病也好了,可以自己照料自己了,而他也凭自己的勇气和刻苦工作的精神获得了老板的赏识,成为了一名区域经理。现在,他已经走出了那家公司,自己开创了一番事业。

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也向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对于一个懂得心理平衡的人,就会依靠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去战胜困难。

人生如战场,试想一下,如果你身临战场,当你遇到困难和敌人时就赶紧后退,其后果如何?把事情做好,把困难解决掉,这不也是一种“作战”吗?因此,当你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碰到困难时,一是做给别人看——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一个胆小鬼。即使你做事失败了,你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也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如果你顺利地克服困难,这就更加向他人证实了你的能力!

二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碰到点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要把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与磨练。也许你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在智慧、经验、心志、胸怀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收获,会对你日后面对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至少学会了如何应付。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所积累的经验和信心将是你一生当中最可贵的财富。

“攻击是最好的防御”。这是一条军事原则,而且它不仅仅适用在战场上。所以,在面对困难时只要你不回避而是面对它们,它们就不会成为大问题。轻轻地触摸蓟草,它会刺伤你;大胆地握住它,它的刺就碎落了。

吕剑刚毕业就进入一家进行公共关系咨询的公司担任一名底层的推销员。他虽然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却希望把其范围扩大一些,他最感兴趣的是对人的研究。在经过几年学校里对理论的研究之后,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有些人不能和周围人和睦相处的原因,但是对他来说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演讲的经验,而无法将自己的发现公开表达出来。

有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自己的这个大心愿。他知道,自己惟一的演讲经验,不过是在推销汇报会上对那一小群推销员讲话。所以,每当他想到自己要面对一大群听众时,就吓得讲不出话来。他绝不相信自己会讲好一篇演讲词,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他想道:我为什么可以神态自若地对着我的推销员讲话呢?于是他躺在床上,重新找出并且抓住自己对一小群人讲话的那种自信和成功心情的细节。接下去他就想像自己正在对着很多听众发表人际关系的演讲,同时心里仍保持着自己面对一小群听众时的那种泰然自若和自信的心情。他在心中想到应该怎么站,自己就可以感觉到脚踏地板上的压力。同样,随着他想的,他可以看到听众脸上的表情,也可以听到他们的掌声。他活生生地看到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这时,似乎是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跳动一样,他感到兴高采烈。也就在这一瞬间,他相信自己可以办到这件事了。他已经把过去的那种成功及自信的感觉,搅和到想像的未来事业的画面中。对他来说,那种成功的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使他产生“一定能办到”的感觉。他已经得到了我们在这章中所说的成功的心理,而且从这一刻起,这种心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虽然当时他还看不出自己有什么道路可走,而且看起来自己的梦想似乎也不太可能实现,但是仅仅过了3年,他的这个梦就变成了现实,而且几乎和他想像中的一模一样。

现在,他已经成为人际关系问题的权威,经常在一夜之间就赚进几千元。上海已有200多家公司花钱请他去对职工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训练,并对症下药地开导职工们。而他的著作已经成为这一学科的经典之作。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他幻想中的一个画面,以及那种成功的心理。

对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则成了最好的挡箭牌。你也许听过许多人把失败原因归咎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对这些人来说,假如他们真正上了大学,他们仍能为自己找出许多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而不是找借口去规避困难。

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2)

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告诫,如果你面临真正的危机关头,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兴奋感。兴奋感在危急关头会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如果你过分地估计了危险或困难,如果你对错误的、歪曲的或不真实的信息作出反应,你就可能产生过度的兴奋。由于威胁远远不像你估计的那样严重,所以这些兴奋感就得不到适当的利用,不能通过创造性行为将不利因素排除掉,于是,它们就留在内心深处,封存起来,成为“烦躁心理”。极度的过量兴奋对你的表现有害无益,因为由此产生的过度兴奋是极不适当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