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品封疆 > 第45部分(第1页)

第45部分(第1页)

“陈家那孙媳妇担心自己丈夫在锦衣卫手里吃亏,又心疼自己家的粮食,被炎卿拿来平价出售,自然就有怨言。也是合当有事,蕊珠过来送茶点,她不知蕊珠是姑娘家,只当一个俊俏的郎君可以自由出入你的内宅,又不知我的身份,说话自然难听了一些。”

李炎卿自知,那言语不是难听了一些那么简单,不过张若兰见大敌当前,不欲生事,有意的把话说的含蓄。他冷笑道:“香山十一都中,只有陈荣泰这老儿不好。又老又顽固,不让他见识见识我的厉害,还当我好欺负。”

“其实这说来也不奇怪,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陈家是做粮食生意的,若不是你先用白条收了他们的粮食,现在他们就可以利用围城之机,大肆抬价,把粮食的价格一路推高,赚上一大笔银子。是你绝了他们的财路,他们不恨你才怪。再说,他陈家长房嫡孙,还在锦衣卫那押着,他的娘子不急才怪。”

“这话倒是没错。不过这也是他们不知我的厉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官报仇,从早到晚。若是骂了我,我只当没听见,反正我被骂习惯了。但是敢骂我的若兰,我非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百里侯的威风!”

“不提他们了,那个宝珠你也看到了吧,挺好的一个姑娘。秀外慧中,温柔可人,当真是我见犹怜,炎卿难道就不动心?”

梁瑞民这老油条第一个看出张若兰身份不简单,不知是哪来的大家闺秀,有意让孙女和她多亲近,将来也算拉个靠山。

再说这也是变相与李炎卿拉近关系,便把孙女送到后衙来,只说是外面不安全,在后衙可以不出意外。既然都在一个院子里,就难免碰头。

惊鸿一瞥间,李炎卿也见了这梁宝珠的庐山真面。不怪王子厚愿意为她当赘婿,确实是个世间少见的美貌女子。不仅皮肤白皙不似沿海普通女子那般粗糙,最难得的是那股柔柔弱弱的气质,让人一见,就大生怜惜之心,想要把她抱在怀里,百般呵护。

许是李炎卿威名太大,在院里二人见面时,梁宝珠如同见了鬼一般,急匆匆低头离去。可是这失礼的表现,却让人生不出愤怒,反倒是让人觉得理当如此,吓着了这样的妙人儿,才是天大的罪过。

可是美归美,李炎卿对她却未生出什么念头。他抱住张若兰道:“我有了你这么个大美人,哪还看的见其他美女?再说她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你总惦记她干什么?难道我还能干出什么强抢民女,逼人为妾的勾当,这又不是话本故事。”

“哼,什么大家闺秀,不过是个小乡绅家的闺女,还不是嫡出,纳了她做妾,是抬举她。这事你别管,自有我来操持,你当初可答应过,内宅的事都听我的,难道你房里添人的事,我做不得主?”

“做得主,做得主。不过这不不是时候么,眼看大兵在外,咱们守城为先,其他事顾不得。再说梁瑞民不是什么好鸟,他孙女能好到哪去,非把她弄进门来,不是给咱找事么?”

“宝珠那姑娘人不错,心地好的很,真如一块无暇的美玉,若是把这样的好姑娘错过了,我都替你悔的慌。”

梁宝珠美丽、温柔、彬彬有礼、心地善良,除了这些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好欺负。伤春悲秋,看到花残叶落,也要难过许久,活脱就是相公说过的那个什么林黛玉。

这么个老实头,让张若兰觉得不欺负她一下,都有点对不起自己。而且这样的女人,既能满足娶妾娶色这个条件,又不会真讨李炎卿欢喜,不必在意和自己争宠。

这乱兵一退,自己怕是就要回京了。离开的这段时间,用梁宝珠替自己看住丈夫,既显示自己的大妇风范,也不怕养虎成患,宠妾灭妻。这个小姑娘,我是要定了。

第一百零七章 围城(六)

李炎卿此时倒是无心讨论纳妾的话题,只是问道:“这澳门的佛夷,是咱这次安排的后手,也是克敌致胜的保障,怎么只见反贼添兵加将,却不见他们动手。我这话只同你说,我心里其实也无把握。”

“那些乱兵的军心不齐,这种事佛夷这些洋人,可是看不明白端倪的。他们只看到乱军有千人之数,而他们的兵力比起乱兵来并不占优势,此时让他们动手,则有些强人所难。他们担心自己的伤亡,锦上添花会有,雪里送炭全无。不过你放心,即使他们不发兵,我们也非没有救兵。我那家书就是调兵的虎符,吴桂芳断不敢见死不救。只是那救兵一到,我的身份就露了底,怕是要被抓回家里去。不过你放心,我就算死,也不会嫁到国公府去。”

“若兰,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别动不动就把死字挂在嘴边,我要你好好活着,不管怎么样,都得活下去。你放心吧,你前脚走,我后脚就进京师,到老泰山府上提亲。”

“哼!你欺负了我,还敢到我家提亲,不怕我爹一声令下,将你活活打死?家父在朝为官宦,家奴小厮万万千,把你拿到大堂去,打板子上夹棍,叫你前进容易退后难。”

她拿腔做调,学起李炎卿教她的京剧武家坡,居然也有几分味道。李炎卿笑着唱道:“娘子何必巧言辩,为夫岂怕到官前。衙内衙外来打点,定把个夫人断与咱。那京师就是龙潭虎穴,老泰山即使是要命阎君,我也要闯上一闯。我宁可让他打杀了我,也不会看着你嫁到什么见鬼的国公府。”

张若兰心内半是甜蜜半是酸涩,既怕乱兵真打破了县城,却又盼着救兵千万不要来,自己能与丈夫多享几日欢乐时光。

城外面,三路军头各有一路白莲教人马支持,各自都有一腔宏图壮志,既想要破城夺关,大发横财,又怕损失太大,被另外两路人马拣了便宜。到时候钱没赚到,反倒把枪杆子都要丢掉,那便愚不可及。

这一来反倒是便宜了香山,初时城下有两路人马,还要放几排枪应付。结果现在城下来了三路人马,上千军兵,却连城都不攻,这放枪的场面都免了。

城下人马倒也不放松,每天拉出来操练阵势,确实有几分威风杀气,看的出是一群能打仗的兵。而且这些人马颇有血勇,为了争个抢粮的地盘,或是为了争夺一顿可口的饭菜,乃至为了争夺妇人,都可以打的头破血流,死战不退。

李炎卿在城头用千里望看着,也不住点头赞许“吴军门不愧国朝干城之臣,瞧他麾下这人马,打起架来真是不要命。称的起是我广东的一支劲旅,我手下的衙役巡检,可是打他不赢。”

白莲教那三股势力彼此也是互相看不顺眼,互相言语挤兑,制造谣言,到后来公开到对方部队里挖人,直到演起了全武行。这三路人马都是江湖好手,与官兵动手打架又自不同,打的甚有章法。

但见拳风呼啸剑气冲霄,几十种绝学上演,直杀的血肉横飞,人头乱滚。若是有武林中人观摩此战,说不定受益良多,足抵十年苦修。

这么一连打了三天,乡下征粮日益困难,当初划分的辖地,早已经因为狼多肉少而宣告作废,三支人马的徒手营为了抢粮食妇人,天天打的天翻地覆,眼看粮食见底,三个军头只好各自带了心腹凑在一起商议克敌之法。

“依我之见,还是得用个拖字决。城内粮食吃尽,自然就无力维持,只好开门受降。到时候我们杀进城内,男的杀光,女人全都带走,等玩腻了就卖到海外去,还能换取军饷。”

“扯淡,你看看我们还剩多少粮食?若是用这拖字决,先垮的一定是咱们的儿郎,这计策用不得,依我看,还是得打。”

“二哥高见,那就请二哥带领人马负责正面主攻,我们两路人马在后为你打接应掠阵,包准万无一失,一定能走马得关。”

“这个……我还得在考虑考虑。我的部队在广州损失很大,一直没得到补充,现在攻坚战力量不足,我还得捉一批青壮来补充队伍才好。”

“好说好说。咱们哥们谁跟谁,那是过命的交情,不就是要兵么?昨天儿郎们刚抓来一百多人,都补给二哥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