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风暴 > 第132部分(第3页)

第132部分(第3页)

“俞国振,我就是变鬼,也不会放过你!”

他横刀于颈,猛然一拉,血从刀口狂涌出来,然后尸体仆倒在地。

“这厮倒是性烈,原本还想生俘……不过也是,若换了献贼这般积年老寇,只怕见势不妙立刻投降了。”俞国振随口说道:“好吧,剩余的人,全捆起来,派人去给史参议他们报平安……唔,顺便跟他们说,若是想要更大功劳,可以出城击敌了。”

俞国振无意把一切事情都包下来,此次守城到现在,他想达到的目地几乎都实现了,练了兵,立了功,还获得到了足够的声望。

而且,此战只是消灭了张可望,尚未抓住张献忠。就算是俞国振,对于张献忠接下来的反应,也是猜测不出。他心中隐约有个想法,张献忠可能根本没有将无‘为县当成一回事,他的真正目标并不在无‘为县。

对于张献忠来说,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从来不放在心上。

“是。俘虏如何处置?”

“先押入营中,等待甄别,该杀的杀,该徒的徒。”俞国振嘴角微微弯了弯:“至于张可望的尸体……一起送给史可法,让他看看如何分润功劳吧。”

俞国振一点都不怕史可法贪占功劳,史可法能力可能不太行,但这点人品还是有的。他到时候肯定是来寻自己,两人商议如何决定功勋分配之事。

高大柱应了一声,然后吩咐一个家卫前往衙门传信。

这个时候在衙门当中,史可法倒还是保持了镇定,西城处传来的炮声、铳声和厮杀声里,他危襟正坐,开始写遗表。

遗表中他回顾自己与流寇交战的经历,总结出数条教训,然后言辞肯切地提出一大堆建议,第一条还是老一套,一定要任用正人君子,至于谁是正人君子,当然就是东林一脉。为了加强自己建议的说服力,史可法还特意回忆了一下当初与阉党争斗时他老师左光斗等人的“功绩”,却全然不提,只是在当今皇帝继位之后,才一举擒杀魏忠贤之事。

遗表写了一半,却还没有等到流贼上门,史可法觉得这是老天给他机会。而罗之梅与严觉,则坐不稳,已经几次出门去看,又回到史可法身边,将挂在屋梁上的白绫拉了又拉,犹豫着是否现在就将自己吊上去。

就在这时,门口终于传来喧哗之声,罗之海与严觉以为最后时刻来临,一个个眼含双泪,然后互揖告别,将那白绫套在了脖子之上。

然后,他们听到外头传来的大叫声:“胜了,胜了,俞公子伏击贼渠张可望得手,我们大胜!”

两人一激动,不小心便将脚下凳子踢翻,顿时挂在梁上手舞足蹈起来。

#c

二一一、妙算激风雷(一)

罗之梅梗着脖子,背着手老在城墙之上。

他脖子下的红印子,过了大半夜,仍然还存在,原本这是个勋章,他身为无,为州知州,与城共存亡,敢于以身殉城。但是,因为这是在得到大胜消息之后过于兴垩奋,踢翻了垫脚的椅子结果挂上了……这可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了。

罗之梅知道,自己衙门里的那些差役们可不是什么嘴巴能牢的家伙,自己的糗事,已经传遍了舍城那些差役们的大多数,如今都是听捕头贾太基的,反倒不怎么将他这个知州老爷放在心上。

这也是他以前觉得很无奈的事情,不过现在,罗之梅倒觉得无所谓了……昨夜贾太基领着一般衙役和民壮,跟在官兵之后,狂追了三十里,不仅缴获无数,还逮着了一条半大不小的鱼,便是那个扫地王的心腹爱将牙白水。这可是一个大功劳,贾太基名义上总还是他任命的捕头,他也少不得一个……用人得当指挥有方的功劳。迎面,无为知县严觉打着呵欠,很没有形象地走了过来,与罗之梅一般,他的脖子上也有同样的红印,不过严觉没有丝毫要掩饰的模样,他的神情也比前些时日轻松多了。

“罗知州,这几日承蒙款待,罪员实在是感激不尽。”他向着罗之梅便行礼。

“严知县神清气爽,再无前两日的晦气,当真是可洗可贺。”

“唉,完全是靠史参议与俞公子如今下官总算是可以缓口气……广

严觉并不避讳罗之梅,他们二人都是当事人,自然知道俞国振在这次大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而且两人如今对俞国振,当真都是感激涕零。

“俞公子,直是古之虬髯客一般的人物!”既然提到了俞国振,罗之梅低声赞道:“这天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