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八路军与于学忠有协议在先,所以行动也比较快。7月4日和12日,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命令鲁中区和滨海区部队分别向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进军。从7月中旬到8月上旬,八路军与在日军支持下的张步云部、吴化文部和厉文礼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基本上控制了日莒公路以北的诸日莒山区和青(州)沂(水)路以东,安(邱)莒(县)边区以及青沂路以西的北沂蒙地区等原东北军驻地。另外,在八路军进攻厉文礼的据点时,还击毙了窝藏在那里的国民党山东别动队司令、太河惨案的罪魁祸首秦启荣。至此,八路军又开辟根据地2000多平方公里,并且在山东境内已无国民党主力部队。各地方顽固派群魔无首,乱成一团。山东八路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大改善了对敌斗争的态势。

在控制了诸日莒山区和北沂蒙地区后,罗荣桓又把重点转向南面。

早在7月下旬,罗荣桓和黎玉就作出了在天宝山区或蒙山山区乃至鲁中区的腹地击退或歼灭李仙洲北犯部队的部署,要求慎重初战,并集中兵力在运动中寻找歼灭李部的机会。

8月13日至18日,鲁南军队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按照罗荣桓的指示,集中主力第3团和5团以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天宝山地区刘春霖部的侧翼实施打击。顽军虽然受到损失,但仍越过滋(阳)临(沂)路窜至费县北,接着又遭到鲁中第2团的打击,只好退回滋临路南,盘踞在平邑以南的流峪、常庄一带。

与此同时,津浦路西的冀鲁豫军区,也开始反击李仙洲的主力部队。9月,在曹县阻击进犯鲁西南根据地的李仙洲部,毙伤顽军2000余人,俘虏6000余人。

李仙洲在八路军这里没有占到便宜,日本人又狠狠地“扫荡”了他一下,损失了不少部队,真是雪上加霜。他刚进入山东时有2万余人,到此时就只剩不到8000人了。

李仙洲看到大势已去,北进无望,只得灰溜溜地撤回安徽北部。其先头部队刘春霖部,也于9月5日在邹县北过津浦路,向西而去。

这下,在山东各种力量的角逐中,八路军大获全胜。当时罗荣桓兴奋地说:“这就了却了我们多年来的心事。”良好的机遇,再加上正确的战略,那胜利就是十拿九稳了。

第十五章 鬼子的末日来到了

第十五章 鬼子的末日来到了

1943年,是世界法西斯集团迅速走向衰落的一年。在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已迫使德军转入全线防御。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国军队打垮了日军的外防御圈,日军被迫退守以菲律宾为支点的内防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把它的全部国防力量都投进战场。陆军的大量兵力当时已深深地陷入中国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不出脚;海空军的主要力量,也都分散在广阔的太平洋海域上,越来越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抗战初期,日军的进攻处处得手,占领区的范围越来越大,战线也是不断延长,在华兵力已感不足,太平洋战争又需要从中国占领区内抽调部分兵力,这无疑加重了在华日军的负担。到1944年初,日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在山东,日军的兵力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上的更多。到1944年春,在山东的日军只有第59师团和独立第5混成旅及临时编成的独立第1旅团大部,一共只有2.5万人左右,是抗战以来日军在山东兵力最少的时期。虽然伪军增加到20余万人,但总体上讲,日伪军的力量是下降了。

日军曾经在东南亚有恃无恐,但这时已走向没落。这正像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中唱到的一样:“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了。”

1944年春季,八路军在其所控制的解放区战场上陆续发起了反攻。反攻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局部反攻,时间约为一年;二是全线反攻。在局部反攻的一年时间内,全国八路军就从日军手中夺取了375个县,在全线反攻中又夺取县城144个,这充分显示了八路军的强大战斗力。山东军区的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也在其所控制的解放区内,迅速实施局部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日军不断走向衰败的同时,山东八路军的力量却在不断壮大。当时山东八路军的总兵力已达到9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却只有7万人。在山东三大力量的较量中,共产党的力量大大增强了。

“雷公打豆腐”

八路军在山东的地位明显地提高了,罗荣桓等领导人的心里都十分高兴。李仙洲入鲁失败后,国民党在山东的武装力量仅剩下7万人左右,大小共21股(其中千人以上的12股)。这些国民党军队,有的与日军保持秘密联系,配合日伪军“扫荡”八路军;有的既接受伪军番号,也挂着国民党军的牌子,实际上同伪军已无多大区别。他们已失去统一的指挥中心,有如树倒猢狲散,内部矛盾重重,甚至互相火并。这与山东八路军的团结一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有些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

一次,山东军区的《战士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把打击日军形容为“雷公打豆腐”,并以此作为醒目的标题。这反映了当时山东八路军中的很多人对形势的基本估计过于乐观,有轻敌麻痹思想。

罗荣桓认为,这种轻敌思想和情绪对今后的作战十分有害,如果不除掉,山东的大好形势就可能被葬送。于是,他在报社举行的庆祝《战士报》发刊第100期的纪念会上,对这种提法提出了批评。他风趣地说:“既然鬼子都成了豆腐,还用雷公干什么?”

1944年6月15日,罗荣桓在山东分局党刊《斗争生活》第30期上发表了《紧紧掌握对敌斗争,巩固成绩,反对自满》一文,指出:

“我们绝不能因胜利而有丝毫自满,困难并没有过去,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并未改变,我们的成绩还不够大,还不巩固,我们还需要埋头苦干,咬牙坚持,更正确地掌握对敌斗争,紧紧掌握依靠群众,生息自己的力量,为反攻和战后作准备。”

在这篇文章中,罗荣桓两次提到为战后作准备,这反映了他不只是考虑到眼前的斗争形势,而且还考虑到将来日本人投降后山东的斗争形势,他已开始着手为今后国共两党在山东的斗争做准备了。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他们不是只顾眼前,更重要的是看到长远。敌人只看一步、两步,而共产党人则要看到第三步、第四步。

其实,这些问题罗荣桓已考虑很长时间了。1939年,他就提议把鲁南建成由共产党单独领导的根据地。实现山东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之后,他想的就是要把山东建成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根据地,以便为战后做好准备。在精兵简政中保留骨干,训练骨干,充实基层,并千方百计地阻止其他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山东,还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军,着手培训特种兵,争取大股伪军起义,等等,这一切都是为反攻乃至战后做准备,也就是为防止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的进攻,准备一块完整的根据地,并积聚强大的武装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