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势中原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说起当时的情景,参加过高山铺战役的老同志给笔者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第54团1营通信员马来山在高山铺战役时刚满18岁。敌人被3连击溃,放羊般地乱跑。马来山见机端起枪冲到敌人中间捉俘虏。他找不到自己人,刚好发现不远处有一座房子,便捉一个俘虏往里送一个,像往笼子里关鸡。后来敌人捉得多了,他就挑了一个俘虏军官,替他站在房子门口看守。他满山遍野地跑,把敌人往房子里赶。战斗结束,他清点了一了,共捉70个俘虏,缴了两挺轻机枪、24支步枪,还有两匹大洋马。

2营司号员刘金才是在汤阴解放过来的。总攻开始,他跟着部队冲下山,先用手中的号嘴顶住敌人的腰眼,空手夺过一挺手提式机枪。打着打着,他和部队失散了。一股敌人向这边跑来,他也忘了就他一个人,大喊:“缴枪不杀!”这一喊倒把敌人震住了:谁晓得有多少共军?就把两挺机枪、一大堆步枪整整齐齐放在地上,举手排队投降。刘金才数数,吓出一身冷汗:10个!

又有五个敌人扛着一门追击炮过来。刘金才冷静了,原汤原药加了点花招:“同志们,扛炮!敌人送炮来啦!”敌兵如惊弓之鸟,就地放下炮,不敢再动。

第49团7连王丑则是全军出色的机枪射手,每次战斗他都给大家留下说不完的故事。因为他耳朵聋,同志们都叫他“聋英雄”。

在高山铺战斗中,王丑则只身端着机枪到村子里搜索。他发现在一个院子里窝着一堆敌人,就用机枪堵住门口,命令一个敌兵替他收武器。共俘敌105人,缴步枪36支、轻机枪3挺、小炮一门、手提式机枪两支、电话机两部。事后别人问他,缴械时敌人都说了些什么。他说:“我光顾乐了,啥也没听见。”

第52团1连文书岳巍洪是第17旅的模范文书,打仗的事却总轮不到他。这次他也随全连“撵鸭子”去了。没有手榴弹,他就边跑边扔石头。一块石头飞过去,敌人便以为是真弹,轰地散开了。他见同志们有的赤着脚,就捡敌人跑掉的鞋追着分送给大家穿。在一个山脚处,他捉住敌人五匹马,刚要往回赶,从山上又跑下来1OO多匹马。又是轰,又是赶,一个人忙前忙后,成了地地道道的“牧马人”。

在高山铺战役中,最清闲的是各旅的卫生所。一仗下来,竟没有几个伤员。

第18旅卫生所的医护人员闲得难受,听着漫山遍野的喊杀声,商量着出去和部队一起捉俘虏。突然,一大群敌人排着队闯过来。气氛顿时紧张。未料,这些敌兵全都自己放下武器。再看:全是伤兵。像回到他们自己家似的,要求包扎伤口。

医生们问:“是谁送你们来的?”

俘虏们答:“没人,我们自己摸来的。”

医生们全笑了。他们还没遇过这种事:两军对垒,伤兵自己找上门,要求做俘虏。

送饭的炊事员带回20多个俘虏;

查线的电话员捉了七、八个军官;

一个战士俘虏了一个连的兵;

三个战士缴了一个营的枪;

这样的故事几乎说不完。

正午12时,枪炮声完全停止。六架敌机出现在高山铺上空。公路上行走着一队队身穿国民党军服的漫长行列,连绵不断的山沟里、缓坡上也是黄龙般的俘虏队伍,看不出一点与共军交战的迹象。敌机判断国军大概已经解围,于是俯冲盘旋,把从武汉装运的大饼、馒头统统投下来。

飞机越飞越低,几乎已经触到山尖。守在山上的第19旅又捡了一次“洋落”,无数挺机枪一齐开火,一架飞机立时中弹起火,拖着长长的黑尾巴撞在山坡上,摔得粉碎。

在山野里捡大饼、馒头的战士们一片欢呼。

高山铺一战歼敌第4o师和第82旅l200余人。都说打得顺,过瘾。

湖北黄冈 胡凉亭 1947年11月3日

霜降已过,立冬了。大别山的清晨茫茫一片冷清的色调。树梢上,房顶上,草叶上,凡裸露在大自然中的景物都挂上一层厚厚的霜,仿佛罩了一件白色的大斗蓬。

连着几天,邓小平清晨起来没有外出散步、做操,刘伯承也改了雷打不动的看书习惯。他们起床后,简单漱洗一下,就和全军将士一样,忙碌地做着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裁制冬衣。

高山铺大捷使陕北的毛泽东感到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对周恩来说:“高山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灭了1万多敌人,也不仅仅因为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刘邓已经在那里站住了脚。倘若10万大军的冬装能在近期解决,那么天王老子也赶不走他们了。”

这之前9月13日,周恩来致电刘邓:

被服解决可能性如何?如无,准备派10纵护送。

三天后,毛泽东致电刘邓:

你们全军冬衣准备,不要将重点放在由后方按时供

应上面,而要放在自己筹办上面。你们如能努力收集棉

花布匹,每人做一件薄棉衣或做一件棉背心,就能穿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