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势中原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陈布雷也狐疑地看着蒋介石。

“要中外记者都参加。”

蒋介石又补充了一句。

鲁西南 济宁 1947年7月19日

羊山恶战之时,羊山东北的重镇济宁也在激战之中。

攻城的是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唐亮率领的西线兵团。

陈唐兵团是6月30日开始执行外线出击任务的。当时,刘邓大军正在渡河。陈毅、粟裕、谭震林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严重形势,决定实行紧急分兵方案——派陈士榘、唐亮率华野第3、8、10纵队西取津浦路,叶飞、陶勇率第1、4纵队绕过敌人重兵,直下鲁南,只留下第2、6、7、9纵队在鲁中坚持,以便三方呼应,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7月2日,中央军委回电,除指出陈、粟、谭分兵部署甚好外,还要求陈士榘、唐亮的三个纵队“在打泰安得手后,……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的通道”。此后,中央军委又决定叶飞、陶勇的两个纵队也向鲁西南挺进。

陈、唐、叶、陶接到电报,顿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粉碎敌人在山东的重点进攻,又要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时值山东连日暴雨,山洪横溢。20多个日夜,顶着瓢泼大雨,蹚着齐腰深的泥水,西线兵团神速进军,一举斩断津浦路,拿下泰安、宁阳、大汉口等重镇;进入鲁南的叶、陶纵队也先后收复费县、枣庄、峰县等地,正向津浦路挺进。

蒋介石简直弄不清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究竟在哪里。津浦路连连被击破,刘伯承、邓小平又在鲁西南步步紧逼,兖州、徐州等重要军事基地受到严重威胁。他感到一种剜心的疼痛,不得不从进攻鲁中山区的九个整编师中抽调出包括精锐第5军在内的七个整编师,于6月12日匆忙西援,企图在津浦路上消灭转人反攻的华野外线兵团。

蒋介石又走了一步臭棋。

至此,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遂告破产;华野外线兵团完成了第一个战略任务。

为了发展大好形势,直接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任务,予敌以更大的震动,陈士榘、唐亮挥师直指济宁。

战斗从7月17日开始,已在风雨中打了整整两天。

午夜时分,兵团司令员陈士榘在电话里再一次向攻城的部队下达命令。滚雷伴着暴雨,电话不时中断。身材瘦高的陈士榘似乎在和雷公比嗓问:“王建安,把你的8纵拉上去……对!何以群的3纵已经攻了两天两夜,你们……你们上去后,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攻城的气势……攻城的气势……搞得更大些!”

兵团政委唐亮接过话筒:“建安同志,知道为什么要把你们拉上去吗?蒋介石……蒋介石已经到了开封,正在部署新的作战计划。刘邓首长正在鲁西南打羊山……打羊山……陈粟首长在鲁中也已转入反攻。我们现在打济宁,如同在两个战场的接合部给敌人拦腰一刀,攻击的声势越大,越能把两个战场的敌人吸引到我们周围。告诉同志们,我们的口号……口号……为彻底打乱敌人的部署两战!我们多消灭一个敌人,刘邓大军的胜利就多了一分2我们多箱制一股敌军,陈粟首长的压力就少了一分!”

“明——白——了——”王建安在电话那头喊。

雷更响了,闪更亮了,济宁城在天光与地火中熊熊燃烧……

陕北靖边 小河村 1947年7月20日——21日

毛泽东跟胡宗南玩了一阵捉迷藏,在小河村安顿下来。

清凌凌的小河水绕村而流,黄土地上的细沙随风打着滚。

这几天,不时有骑着马、带着卫士的人过河来到小河村。河滩上那十来间砖砌的瓦房式窑洞打扫得干干净净,毛泽东站在院子里,亲自指导卫士搭凉棚。卫士们砍来很多柳枝,挖了坑,埋了柳杆,横一枝竖一枝地架起来,棚顶扎得像彩楼。

毛泽东望着,高兴地从衣袋摸出一支烟,点燃,猛吸一口。

他明显地瘦了,皮肤干燥、松弛,少了往日的光泽。

周恩来、任弼时也忙得进进出出,看到凉棚竣工,连声叫好。

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即将在小河村召开。

最先赶来的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员贺龙。他骑着一匹大白马进村。

毛泽东迎出窑洞。

贺龙跳下马,并不忙跟毛泽东寒暄,径直进了作为会场的凉棚。他瞧瞧粗木桌,摇摇嘎吱作响的旧木椅,说:“主席啊,在黄河那边,我的司令部有电灯、沙发,你看你们这……”

毛泽东挺满足地摇着头:“不,贺老总,你的司令部比不得我这山村野趣。”

彭德怀急匆匆从战场赶来。

习仲勋、王震也前后进了村。

林伯渠来时拄着拐杖,胡子眉毛挂着尘土,黄乎乎的,连眼镜片也变黄了、成了地道的十老汉。

陈赓进村气派,他的大洋马后面跟着四匹高头大骡子,驮着小山一般的货物。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都迎出来。

毛泽东握住陈赓的手:“陈赓,你把太行山搬来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