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闺袭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诗言不说是多聪明的一个性子,但到底是一等丫鬟,因而也不算笨,可现在做出来的法子,确实真的蠢。

求谁,居然求到了老太太那儿去。

老太太听着诗言说完,心里一分一分地沉了下去。世子的婚事她不是没有看着,她娘家,如今王府的当家嫡出姑娘就是个好的,人她也见过,模样性子都是极好,她是满心满意的,但就是顾忌着如今是在孝期所以没有提,想着是等一出了孝期,就立刻将亲事给定下来,免得出岔子,也省的有的人再错了主意。

结果,没有人错了主意,可是人家比你眼疾手快的多,还在孝期就暗暗地将亲事给定下了。

她能怎么办?总不能为了娘家,连自个儿家里的面子名声都不顾了。勋贵人家注重承诺信用,若是这桩亲事她都敢插手,尹家在京中的地位,可就一落千丈了。

觑着老太太的神色,诗言却不敢多说。

朱嬷嬷轻声唤了老太太,老太太这才如梦初醒,看着一旁的诗言,脸上浮现笑容,拍着诗言的手:“好孩子,你做的很好。再有什么消息。你来告诉我便是。”

诗言有些着急:“老太君……”

“你放心。”老太太道:“你是我指派过去的通房,有什么事儿,我定是护着你的。”

诗言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说出口。

若是届时尚了公主回来,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不说,做过富贵人家通房的女子,哪怕是什么都没做,人家会信吗?往后可还怎么嫁人?

诗言带着一肚子的忧心走了。

等诗言走了,朱嬷嬷才犹豫着开口:“老太太……”

“我知道。”朱嬷嬷相伴老太太几十年,老太太的打算她知道的一清二楚,朱嬷嬷的担忧老太太也心知肚明:“可既然已经定下,咱们总不能做那背信弃义的人。至于小外甥那儿,我便只能让他给香姐儿寻个好人家,别耽误了香姐儿。”

第六十三章 风光底下

小外甥便是如今王府的当家,香姐儿就是如今王府嫡嫡出的女儿。

老太太的语气里充满了遗憾,大有要硬生生将香姐儿给娶进来的意思。朱嬷嬷眼看着老太太就要犯了当年的糊涂,唯恐老太太再糊涂一些,连忙出声劝慰:“香姐儿是个好福气,有老爷和您护着,还愁找不到好人家吗。老太太您呐可就放宽了心吧!”

老太太经朱嬷嬷一提醒,这才幡然醒悟过来,想着方才脑子里差点儿就错了主意,连她自己也是有些吓到。

她如今已经和长房的生疏到这样的地步,可不能再叫人同自己生分了。

这里诗言前脚刚从荣喜堂回来,还埋头在账册里的尹箢就已经得了消息。

今儿三姑娘难得回府,其实就是看看尹箢身子如何,因为除了去荣喜堂给老太太请安之外,迎春堂都没有踏进去过。

看着九岁的小娘子被一堆账册给压着,人都还没有账册高,三姑娘的又是看的好笑,又是觉着心酸。

若是大夫人还在,哪里需要这样一个才九岁的姑娘家看这么些账册呢!

看着三姑娘一脸悲天悯人的模样,尹箢好笑地叫人看茶,才道:“这么些账册看的我头的疼了。”

这是账本儿,三姑娘怎么说也不是大房的屋子里的人,因而也没法儿帮上忙,只能在旁道:“大哥和四弟就不帮帮你?”

尹箢叹了口气:“这都要过年了,年下的时候,偏偏大哥又让皇上上调去了军机处,自个儿都忙的脱不开身,哪有功夫帮我?四哥倒是会帮我一下,但锦衣卫的事儿也多,大伙儿都很忙,我就只好自己来了。”

三姑娘想了想,倒也是,都是年节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是最忙的时候,朝廷每回年节,靖王都几乎看不见身影,可见是有多忙。

各处地方的消息上报,各种东西的总结,朝廷,才是最忙的地方。

至于那个和八妹一起管长房事宜的姨娘,这些账目都是大夫人的陪嫁,怎么可能假手一个姨娘看?

“我从荣喜堂过来的时候,刚好看见诗言从祖母的房里出来,我进去的时候祖母好像还有些不快,我没敢问,就回来了。”

关于诗言,三姑娘从前见过几次,而更多的影响,则是被老太太赐给尹恒做通房的时候。这事儿她知道了,也觉着老太太的做法很是奇怪,可也不知道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

尹箢眨了眨眼睛,她早就着人盯着诗言的事儿总不能让三姑娘知道,三姑娘人虽仗义,可很多事还是不好和三姑娘说。

“诗言本来就是祖母身边的人,去一趟也是无碍的吧。”

小娘子的回答很是天真,三姑娘叹气,无奈道:“阿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