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好吗?”金燕子疑惑道。
“皇帝的责任,是分派任务。将最适合的事情,交给最适合的人去办,如果真的事必躬亲。岂不是说朕养的这些大臣都是一帮废物,我神武帝国朝中无人?那样的皇帝。其实真的挺悲惨的。”卓傲无所谓道。
“夫君总是能为自己的懒惰找到道理,偏偏又让人无法辩驳。”金燕子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开始梳妆。
“那是当然,这么多年的皇帝当下来,如果被你这个小女子说服了,那才奇怪。”卓傲欣赏着金燕子的背影,微笑道。
当初因为武曲星的那场意外,让他又多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来,为了完善当时匆匆建立起来的锦衣卫。
对于杨四郎,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但一个朝廷,一个体制的存在,要尽量避免特权阶层的数量,人人平等那种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真的实现,但只要将特权阶层控制好了,他这个帝王才能做的长久。
但锦衣卫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破坏平衡的存在,权柄太大,但能制约的却只有卓傲这个皇帝,诸葛元朗的事情,让卓傲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的脆弱,当帝王的,不能一直将内部的稳定寄托在臣子的忠诚之上。
要让一个帝国能够长治久安,并且积极向上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质,让手下的人没有滋生叛逆的机会,而不是依靠手下的职业操守,这才算是一个完善的形态。
可惜,这种完美的形态,是不可能存在的,人总会有私心,两人便可成江湖,更何况偌大天下,亿万人口,想要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他能做的,只是不断的根据实际来一点点完善这个结构体系,让他能够更稳定。
为了避免官员的恐慌从而形成消极形态,卓傲在武曲星的案子过后第二年,建立了东厂,用来制衡锦衣卫的权利,若锦衣卫在处决贪官污吏的过程中,出现冤假错案,可以向东厂申报,经东厂核实之后,进行翻案,并对造成冤假错案的锦衣卫进行处罚。
同时,在东厂之后,又设立了西厂,主要负责收集天下情报,东厂对锦衣卫的审查,必须在西厂的监督下进行,同时西厂并不具备抓捕和审判权利,却又很好的弥补了锦衣卫情报方面的不足。
三个直属于卓傲的机构之间,相互制衡,不至于让权利失衡,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有一个能够镇得住三方的皇帝,就如卓傲前世历史上的明朝,随着一代代昏庸皇帝出现,东西二厂以及锦衣卫不但失去了最初的初衷,反而畸形膨胀,成为朝廷的毒瘤。
不过这样的情况,至少在卓傲手中应该不会出现,除非哪天卓傲性情大变,或者突然变成白痴,甚至直接挂掉,那这些情况就会浮上来了,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死后的事情,卓傲也懒得管了。
杨四郎在锦衣卫步入正轨,东厂成立之后,就被卓傲调回了军队,毕竟杨门虎将,更大的作用还在战场而不是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上面。
“陛下。”门外传来********童公公的声音:“刘厂尉求见,说是关于匈芽人的各项资料已经整理出来了。”
“这么快?”看了看金燕子俏皮的眼神,卓傲无奈的起身,难得偷个懒,皇帝还真不是一件好当的差事,对着门外道:“让他在偏殿等朕。”
“是。”门外脚步声渐渐远去,卓傲在金燕子的服侍下穿戴好衣物,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来到偏殿。
二十年前,卓傲在西厂初步建立的时候,就开始让西厂关注塞外诸国的动向,不过随后却发现一些诡异的事情,就拿匈芽人来说,尤其是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已经不足以说明他们生活的滋润,根据粗略统计,相比于二十年前,如今草原上匈芽人的人口至少翻了两倍,马背上的民族,那可是全民皆兵的民族,人口翻了两倍,也就代表着他们的战斗力呈几何倍增长。
不只是匈芽人,包括西域的龟兹,更北边的大秦,往西一些的罗刹,如果细心打听,就会发现这些年,老天爷似乎特别眷顾他们,几乎没有因为资源掠夺的战争发生,物产丰腴一直用来形容神州的形容词,如今已经可以往他们头上冠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就算老天爷再怎么不公,但特殊的地狱注定这些土地贫瘠的地方,是不可能一直这么风调雨顺下去,一旦恢复了过去的气候,那这些年爆发式膨胀的人口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以草原、西域那点资源,就算这些年有所储存,也绝对支撑不了多久,卓傲已经可以预见这些草原、西域之人大举南下入侵的局面恐怕不远了。
也因此,卓傲在西厂建立之初,就开始有意识的将情报网向周边国家渗透,随时了解周边国家的一举一动,这一次,正是西厂在草原的探子察觉到不对,才立刻传回消息,并将近几年收集的最新资料传回神州。
“臣西厂厂尉刘晋云,参见陛下。”偏殿中,早就等候在这里的西厂厂尉刘晋云见卓傲进来,连忙参拜道。
“起来吧。”挥了挥手,卓傲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向刘晋云道:“各项数据已经总结出来了?”
“不错,经过诸位大人彻夜计算,匈芽、龟兹、大宛、月氏这些草原和西域大国的资料已经汇总出来,至于更远的大秦国和罗刹国因为信息量太大的缘故,还未能统计,但就目前所统计出来的数据,臣以为,必须尽快让陛下知晓。”刘晋云点头道。
“说。”卓傲点点头示意道。
“是,陛下。”刘晋云打开一卷卷宗,沉声道:“根据吏部郭大人统计,只去年一年,匈芽人的成年人口已经达到两百万之巨,但相应的,去年一年草原上的牛羊马匹没有如往年一般再度暴增,群年一年中,匈芽人因为牛羊争夺而爆发的战争,有记录的就有八十七次,几乎是往年的十倍!”
两百万人口?
卓傲摇了摇头,在二十年前,匈芽人的人口都是以十万来计量的,二十年间,人口上升到百万级别,这还只是成年人口。
“除此之外,西域大宛、龟兹等国从去年开始,各项资源开始减产,同时西域胡商开始加大在我国对于铁器的购买量,仅去年一年,西域诸国从我国购买的铁器几乎是前十年的总和,另外……”(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意外的导火线
偏殿很静,整座大殿,只有西厂厂尉刘晋云一人的声音在回荡,匈芽,西域,说起来,一直都是神州历代皇朝的外患,不过局限于地域和环境的问题,生存艰难,加上作风彪悍,来去如风,神州历代皇朝虽然都有过将其重创的经历,却始终无法将这些外患彻底根除。
刘晋云的汇报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才停止,偏殿中,陷入短暂的沉默当中,良久,偏殿中才响起卓傲沉稳的声音。
“西厂加大对塞外各族的渗透力度以及情报的准确性,无论塞外各族有什么样的风吹草动,朕都要在第一时间知晓。”
“是。”刘晋云小心的看了一眼卓傲的脸色,但却依旧平静如常,心中惴惴,不知是否陛下对于西厂的情报工作不满意,微微躬身之后,告退离去。
“传朕旨意,命赵云、徐达、杨家四将即刻入宫,御书房见朕。”空荡荡的偏殿中,只有卓傲一个人,此刻仿佛是对空气说话一般,但快,随着卓傲的话音落下,偏殿中响起一声幽幽的回答:“是,陛下。”
若是胆小的人在这里,恐怕会被吓得胆裂,但卓傲却并没有一丝意外的神色,起身,离开偏殿,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很快,得到传讯的赵云、徐达等人先后分别来到御书房中,参见卓傲。
眼见六人到齐,卓傲将手中的资料放下,看向六人道:“情况有些严重,塞外各族不久之后当会入侵中原,而这幕后,朕怀疑,有天庭的影子。”
“陛下。臣愿领兵,为陛下扫清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