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世界因你不同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然而,微软在中国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只有一百人左右的研发队伍和一两百人的上海技术支持中心,而且根本没有任何的外包项目。我总是在想,中国有同样优秀的人才,而且成本更低,我怎么才能把这里大量的外包转一部分到中国呢?

微软总部的印度员工力量强大,为人也强势。相对来说,较早加入微软的中国台湾人,往往是博士出身,他们文质彬彬,很少像印度工程人员那样强势,而较早加入微软的中国内地人则是在美国还没有信心,不太敢表达。另外,他们还都保留着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回到美国的时候,我发现,微软美国公司里面印度人和华人的比例大约相等,但是印度裔的副总裁就有六个,华裔的副总裁一个都没有。当我回到中国以后,也就只有我和凌大任两位。如果比较总经理、总监、架构师,印度人和华人大约也是3:1 的比例。当我回到微软时,发现微软总部已经有几千个中国员工了,但是他们都认为晋升存在“玻璃天花板”,他们也看到微软在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中国的成长,士气不免低落。

回到总部以后,我发现了这种情况,决心不但要帮助公司里的中国员工鼓舞士气,还希望能够提升中国市场在总部的地位和认知程度。

为了鼓舞中国员工的士气,我参加了CHIME 组织,并成为了主席。所谓的 CHIME,就是 ChineseMicrosoft Employees(中国微软员工)的缩写,这是所有在微软总部的中国工程师的定期聚会。比如春节的时候,他们会自己举办春节晚会。后来,我不但自己参加,有一次还请鲍尔默来参加这个很特殊的“春晚”。

另外,当我知道这个组织需要经费时,就主动从副总裁的弹性预算里拨出一些资金,让中国员工有机会多聚在一起组织活动。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在微软总部的中国员工提升信心,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努力帮助他们突破“玻璃天花板”。有些时候,我也会作一些演讲,告诉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有时候,我请中国驻西雅图领事来总部演讲,或者请职业培训师来总部做讲座。

我参与了CHIME 以后,确实对中国员工士气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在提高微软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上,我也做了一些工作。其实,当时这不属于我的工作范围,而我看到公司当时在中国的一些情况很难解决,心里也十分着急,并且总部的其他高管也时常来向我咨询公司有关中国事务的处理方法,于是就想尽办法助中国一臂之力。

比如,我会向盖茨、鲍尔默、凯文·约翰逊(KevinJohnson,微软全球销售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就是

向他汇报)发出一些建议。不过,我发现很多事情当

总部开始重视的时候为时已晚。比如,我建议总部要考虑如何接待大陆和台湾的来访官员的问题,总部一开始没有重视,后来终于酿成比较大的麻烦。另外,我提出大中华区和中国区的重叠设置问题,总部没有采纳,事后发现,几乎每一任的中国区总裁都因此遭遇了“滑铁卢”。

2001 年底,微软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政府采购中出局,这让所有的人眼镜大跌。当时北京市政府公开软件采购招标结果,众多国产软件榜上有名,而大家眼中的软件巨头,微软的产品却没有一件中标,因而媒体评价,此次竞争“上演了一场 Linux和中国国产软件的绝对胜利”。

而这个事件,也让微软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跌倒了谷底。微软在中国的舆论形象几乎降至冰点。

微软总部终于意识到,自己在中国市场已经处于一种“四面楚歌”的境地,盖茨和鲍尔默对中国市场十分担心,意识到必须开始修正微软在中国的表现。当时,我正在Windows Vista 团队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找到我,担忧地说:“不能让微软在中国总是犯低级的错误。”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个新的危机正在酝酿!当时,微软和中国国家发改委签订了备忘录,承诺微软在华3 年签订1亿美元的外包项目,就意味着中国政府终于和微软改善关系,准备启动合作了。无数中国的软件企业都为这个合作感到高兴,因为这对于中国软件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过,微软签约的负责人后来居然认为,这l 亿美元是微软总部外包给微软中国研究院和研发中心的。这么一来,岂不就相当于把钱从左兜倒到了右兜里吗?

媒体记者是最敏感的,马上就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把微软总部的任务派发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怎么能算是给中国企业的外包和帮助呢?这不是天大的玩笑吗?”这类质疑开始铺天盖地,令这项外包协议终于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我赶紧去找鲍尔默。“斯蒂夫,你知道你上次在中国签的约,承诺了1亿美元的外包吗?”“知道啊,他们说就是把研究院和研发中心算进去了。”“这怎么可能呢?你觉得这样算合理吗?你觉得中国政府会接受吗?现在中国媒体已经开始报道这个事件了。这个问题要赶快解决,否则微软在中国的形象就完了。”

鲍尔默大怒:“是哪个白痴作出这种承诺的?我要炒了他!”

我劝他:“先不急,我们先处理这个问题吧。如果我能找到合适的外包公司,和印度差不多的,你愿意转移 1 亿美元的外包从印度到中国吗?哪怕就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好吧,但愿你能找到。”

这么一来,中国的外包公司有希望了!我可以用鲍尔默的“圣旨”去把以前外包给印度的项目,更多地转让给中国,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中国政府的承诺。

虽然有了鲍尔默的支持,这件事还是充满了风险,因为中国的公司在软件外包方面的经验实在太欠缺了。但是,有了对中国政府的承诺,我必须说服微软总部把给其他国家的外包工作转给中国。

有一天,我把所有负责外包给印度的项目经理都找来,对他们说:“公司在中国的形象要靠你们来维护。你们不能只考虑印度,我们一定要3 年内在中国做到1亿美元的外包业务,因此,总部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为了确保所有的细节不会出问题。我找到了微软全球战略联盟经理韩大为,一起列出了有能力承担微软外包业务的中国公司,我们把这些中国公司的名字一一写了下来:神州数码、中软、浪潮、博彦、文思、创智。长得斯文白净的韩大为是芝加哥大学的MBA。他特意对这几家公司作了细致的分析:这些公司中有些英语能力较强,有些项目能力较强,还有些在测试或其他方面有专长,有些对微软中国的业务有帮助。所以这6 家公司与我们是可以合作的。

为了在微软总部很好地完成这项外包转移工作,我绞尽脑汁,找到了一位“中国女婿”,他叫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来帮助我负责这个项

目。所谓中国女婿,就是娶了中国妻子的美国人,他想常带妻子回中国看看,最重要的是,他既是测试经理又有外包经验,也愿意尽全力来帮助我说服更多的外包项目转到中国,他用中国公司相对于印度公司的种种优势(拥有懂日语、韩语的人才,很多员工是名校计算机系科班出身,更低的价位等),帮助中国争取众多的外包项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