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世界因你不同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封面

感谢

目 录

引 言 人心选择

第一章 顽童

第二章 飞往美国

第三章 我的大学

第四章 博士生涯

第五章 工作在苹果

第六章 SGI

第七章 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第八章 西雅图五年……

后 记 走近李开复

引 言从心选择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

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选择的力量

2009 年8 月5 日,美联航UA888 次航班缓缓地在加利福尼亚州降落,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再熟悉不过的港口城市——旧金山。

我曾经在这里起飞、降落过无数次。现在,眼前的一切如同油画般慢慢展开:阳光一如既往,温暖地照耀着水面,空气里有股微甜的清新味道,远处旧金山湾的海水,灰中微微荡漾着湛蓝,横跨在海面上的那座著名的砖红色大桥,刚毅挺拔,泛着陈旧的岁月光芒。

坐在车子的驾驶座上,我摇下车窗,深深地吸了一口早晨清冽的空气,好像在用心感受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心情。我闭上眼睛,再问自己一遍:“你,准备好了吗?”“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作出回答。

我知道,在这里,我将作出又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

尽管前面充满了悬念,但是我依然相信内心的声音。我知道,只有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拼尽全力

向下一个目标靠近。一如过去很多选择曾带给我类似的人生体验。

我无法忘记1990年夏天那次来到加州的情景,那时我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选择。当时年仅28 岁的我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以得到tenure(终身教授)的职位。这意味着终生的安稳,可以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计算机系中作研究。但是苹果公司希望我放弃这一切,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苹果公司的副总裁戴夫·耐格尔对我说的话,他举着一杯透亮的自酿葡萄酒对我发出邀约:“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改变世界?”

这句话直击我的软肋,点燃了我多年“世界因你不同”的梦想。“Make a difference”——“让世界因我不同”,一直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的哲学老师最为推崇的人生态度。想象一个没有你的世界,让有你的世界和无你的世界作出对比,让世界由于你的态度与选择发生有益的变化。老师说,这就是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Make a difference,将人生的影响力最大化,提供给我一种思考与世界观。

1990 年,我作出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重要选择,我放弃了对终身教授职位的追寻,加入了“改变世界”的队伍。这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在苹果公司,我感受到做产品的无穷乐趣,我和同龄人一起畅游在市场前沿,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市场竞争。在一个叫Mac III 的小组,我们尝试着把语音识别的技术融入电脑里,试着让躺在纸上的学术论文变成现实。一年之后,我成为苹果研发集团ATG 语音小组的经理,后来成为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在苹果,我的团队发明了QuickTime,这个产品点燃了多媒体革命,也帮助促成了像iPod、iPhone这样的奇迹。经过在苹果的成就与挫折,我逐渐理解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做产品必须与实际相互结合,要做有用的创新。

这次选择奠定了我今后的道路,我放弃了一个铁饭碗,却开始拥抱更精彩的人生。

在这之后,我不再害怕放弃。我相信,只要从心开始,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片新的世界。当一个机遇来临,只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潜能,融入对人生的理解,就能获得这片新的世界。

1998年,当我选择回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时,身边相当多科学家都认为我颇具“冒险精神”。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学术环境不佳,人才不够优秀,生活条件艰苦。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成功的可能性不高,这样的选择很可能“自毁前程”。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我追随内心的决定,因为我一直受到父亲的影响。

我的父亲出生在四川,晚年一直在台湾生活。他从来没有忘记对祖国的爱。不管是早年在书房里埋头撰写有关中国的书籍,还是晚年到美国陪我生活时透露让我回国的愿望,我都能深刻地感觉他内心那一份深厚的感情。父亲在临终之前告诉病榻之前的我,他梦见自己在水面捡到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四个字——“中华之恋”。父亲的中华之恋震撼了我,也给了我选择的勇气和决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