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白天使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了两个词:“祝贺你,阳光!”

到底为什么这一切如此简单?为什么贝克汉姆的身价比费戈、齐达内还有罗纳尔多低了这么多?在贝克汉姆加入皇马6个月后,我把这两个问题分别扔给了4位不同的皇马最高层管理人员。不管对于哪个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耸肩。其实他们也一直闹不明白。知道现在依然闹不明白。但是一旦他们开始检验所有导致这一结局的因素时,他们发现,当前三位“银河舰队”成员加盟的时候,他们的身价得到了原先俱乐部的严格评估。

所有的操作都要求佛罗伦蒂诺拥有无比的坚韧,还有生意场上的狡黠,当然金钱也时必不可少的。然而贝克汉姆几乎是被扫地出门的。曼联当时的态度是:“来吧,把他带走!我们再也不想留着他了。”不过这不是彼得·凯尼恩的态度,虽然他对流失贝克汉姆所应负的责任很小,可是他发现自己几乎无能为力,只有以极低的价格把贝克汉姆送走,至少这一价钱比他自己估计的要少得多。名义上凯尼恩是首席执行官,但曼联的实权并不掌握在他手里。

他的背后另有其人,限制了他的主动权,对俱乐部事务具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在皇马成功引进贝克汉姆的时候,有人充当了皇马的神秘武器,或者说无意中充当了皇马的盟友。如果没有他,曼联绝不会放走贝克汉姆。在2002年仲夏,当贝克汉姆在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开始的时候,不管曼联的球迷,还是曼联队员,还是曼联这个当时世界最富有的俱乐部的管理人员都不曾经想到英格兰国家队队长会离开他们而去。如果当时有人提出转卖贝克汉姆的话,他们一定会用大发雷霆来回应这样的提议以保护贝克汉姆。所有人都会这样想,除了佛罗伦蒂诺的“盟友”、曼联历史最强权的人物、也就是这支球队的主教练、活着的传奇、大英帝国爵士阿历克斯·弗格森。

第19节 无与伦比三冠王

让我们回到两年半之前的2000年秋天,弗格森刚刚推出了一本新书——《无与伦比三冠王》(TheUniqueTreble)。1998-99赛季对于曼联来说是无比辉煌的一个赛季,他们在那一年成为了史无前例地夺得英超联赛、足总杯赛和欧洲冠军杯三冠王,这本书就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详尽叙述,每场比赛都有提及,而且配上精美的图片。

那时,我飞往曼彻斯特采访他。在位于柴郡郊外的曼联卡林顿训练基地主楼一个悬空的接待厅里,我们会面了。这里距离老特拉福德只有20分钟的车程。这幢建筑又长又矮,有着光滑的金属线条以及一块块的青绿色的玻璃外墙。换言之,随着现代化的、跨国的、多媒体的、大规模商业推广计划的展开,曼联有限公司已经进入了弗格森时代。

我们谈了很多,也谈了贝克汉姆以及现代足球运动中的明星效应。他说,很不幸,他亲眼目睹了很多足球运动员一夜成名、瞬间暴富。但是当时的贝克汉姆,对他来说并没有造成任何问题。恰恰相反,“大概百分之三十五的曼联入球来自于贝克汉姆。”他赖以成名的传球所造成的突破渗透,对于曼联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他让我们惊叹,真的惊叹,”弗格森说,“他总是对比赛那么投入,对于技术的他总是精益求精,他传球的距离实在是太惊人了。简直难以置信。他的视野、他对于足球聪明异常的处理、他的大角度横传、他的短传还有他的边路切入,都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

弗格森确实担心过,担心贝克汉姆的明星地位会影响他的职业足球生涯。就在不久前,很多曾在弗格森手下效力、极有天赋的前曼联球员就因为名利,令人惋惜地堕落了。保罗·加斯科因曾被誉为四十年以来英格兰技术最好的球员。但是名望蚕食了他的足球天赋,让他的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显得如此短暂。“是的,没错!”弗格森说,显得有些不耐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足球运动员的形象变化多大啊!而他们非常清楚,他们这种形象是与足球相脱离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要买花哨的跑车,有些人要戴上耳环。那么你必须对自己说,到了什么程度才叫丧失自我控制?到了什么程度我才能说行了,已经够了?我永远都会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有这样才能判断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那么怎样才算过分呢?“当他们的状态因此受到影响时。”但是现在,我问他,他是否知道,何时才应该把一件事情和另一件事情联系起来?他的回答从很大程度上映射了他与贝克汉姆之间的种种矛盾。

“如果你看到他们不断变换个人形象时,那就说明是时候管管他们了,”他说,“因为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他们的改变。我希望他们能把精力都放在球场上,我希望他们能珍视自己的出身,我也希望他们回到父母和妻子身边的时候,能保持原来的本色。我不想看到很多自大狂们四处招摇。”

贝克汉姆不断变化的形象是他亲眼所看见的,而且他看够了。2000年,贝克汉姆在英国已经非常有名了,而到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已经是全球范围内超级巨星了。全世界,至少是除了北美以外的全世界,已经完全被他的球技和魅力所征服。而足球只是他广受欢迎的部分原因而已。贝克汉姆在全球娱乐圈里越出名,他的教练就越难控制他。相比之下,弗格森倒是更喜欢那个他从青年队起就开始指导的、还没有出名时的贝克汉姆——性格内向、羞羞答答、不善言辞、腼腆纯真。

但是当贝克汉姆在球场上的成功让他不得不更多地在公开场合露面时,独立的他似乎要脱离弗格森的管教了。其实贝克汉姆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自披头士乐队之后最有名的英国人。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克汉姆在性格上终于还是转型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婚姻给了他更大的自信。事实上,与更有名“辣妹”合唱团成员维多利亚·亚当斯共结连理使贝克汉姆的名气更大。弗格森从来就不喜欢维多利亚,而维多利亚也不喜欢这个苏格兰老头。

他对于女子在一生中所应起到的作用有着非常传统的观念。在很多因素的驱使下,年轻的维多利亚下定决心,要同时在婚姻、家庭和事业上一齐取得成功。这让弗格森心里很不舒服,不过在贝克汉姆离开曼联之后,他才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辣妹的感觉:“他天生就精力充沛,是我在曼联见到的球员中精力最好的球员,”贝克汉姆出走几天之后,他对美国《体育画报》杂志说,“在训练结束后,他依然后练习、练习、再练习。但在遇到他的妻子后,他的生活改变了。她是流行歌星,大卫的形象也改变了,逐渐变成了一个时尚人物。我目睹着他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说得基本上都是对的。可是如果在任何事情上弗格森判断失误,那就是他对贝克汉姆看法的变化。贝克汉姆的转变远没有达到“变形”的程度。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大部分的英国民众倍感伤感。而贝克汉姆,一个管道工的儿子,填补了黛安娜的空缺。从某种意义上讲,贝克汉姆的出现,帮助英国社会填补了一个公众偶像的空缺地位。各种小报,是这个国家有关品味的仲裁者,把“辣妹和贝克汉姆”选为英格兰最受欢迎的现实肥皂剧夫妇,就此替代了戴安娜和查尔斯。

如果看到贝克汉姆在公众场合与另一个女人谈话,如果他和维多利亚在某家餐厅里,似乎像是要吵架的样子,如果他们的儿子布鲁克林的呕吐物粘到了母亲的裙子上,如果贝克汉姆给自己买了件时尚衣物,或是一辆新车,甚至是一个新皮包,这些小报的摄影记者们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报纸上会用大量篇幅进行“地毯式”报道。既然贝克汉姆承受了如此的“侮辱”,就应该给予他极大的同情。他也和戴安娜一样,从一开始,他和未婚妻很喜欢媒体的这种“侵犯”,不过到最后,他们偶尔也声称非常不喜欢这样。不过,无论是戴安娜还是贝克汉姆夫妇都不急于逃离这个充满是非的娱乐圈。

第20节 二月份的“飞靴事件”

贝克汉姆的转变,弗格森本应看得很淡。他注意到,贝克汉姆在场上的表现依然出色,感情生活和明星身份并没有影响他对足球的热情和投入,或许他只是以一种幽默的语调在和贝克汉姆调侃,就像队友们一直和他调侃一样。吉格斯在贝克汉姆即将转会皇马前说:“自从我认识贝克汉姆以后,他就没怎么变——一直都是个华而不实的伦敦饭桶。”但是弗格森并不是取笑明星贝克汉姆,因为贝克汉姆已经严重威胁了弗格森的权威。从前贝克汉姆似乎对于弗格森有着一种恋父情结,他总是把弗格森称为自己的父亲,但是弗格森却因此更加饱受其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这个“足球儿子”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飞靴事件”就是这一种矛盾的集中闪现——“父亲”对“儿子”暴跳如雷,而儿子恨不得杀了“父亲”,不过冲突的种子早在之前就已经种下。

事情始于2002年11月英国女王的一次接见。弗格森对于这次皇室会面的反应充分说明了贝克汉姆的成功已经让他丧失了理性。贝克汉姆在他的自传《我的立场》中谈到了此事。当时他因为肋骨断裂处于养伤阶段,但是作为英格兰国家队队长,他得到了女王的邀请。而弗格森显然认为贝克汉姆对于白金汉宫的访问或多或少地延缓了他的恢复。不管当时出于何种心态,但至少可以说,他和贝克汉姆在下一次会面时所说的话令人费解:“当我看见你出现在白金汉宫的时候,我开始质疑你对曼联的忠诚。”而贝克汉姆在书中评论道:“这句话刺痛了我。说实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我在这家俱乐部已经呆了13年了。”随后,他这样回答弗格森:“我热爱曼联,我想留在这里,但是如果你不想让我留下,你应该告诉我。”

弗格森的确没有告诉他。他什么也没说。对于贝克汉姆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很明显,弗格森已经觉得,老特拉福德一山不容二虎。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弗格森不断地显示出对贝克汉姆的敌意:总是找贝克汉姆的茬,为了些小事对他大声斥责,故意冷落他,甚至使出他最无情的“杀手锏”——把贝克汉姆排除出主力阵容之外。

贝克汉姆说,这是他在曼联13年里最糟糕的时期。斯塔姆,优秀的荷兰中后卫,在一年前被弗格森打入冷宫。他非常清楚贝克汉姆心中的感受,在接受一家英国的星期日报纸采访时说,不管什么原因,一旦弗格森觉得你不再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时,那就再无挽回余地了,那时你就会像是一堆不再被需要的垃圾。你也不得不衡量一下,如果没有上场机会,留在队中无所事事是否值得。斯塔姆觉得你只要接受这一切,要是确定了被遗弃的事实,那就没有什么恰当的方式来重新赢得弗格森的心了,除非把板凳坐穿。

与斯塔姆的经历一样,传递给贝克汉姆的消息清楚而又响亮。

佛罗伦蒂诺在此之前早已下定决心,贝克汉姆是组建“银河舰队”过程中的下一位巨星。确切地说,之前在2002年9月2日,当罗纳尔多在与皇马合约上签字的墨迹还未干透时,佛罗伦蒂诺就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了。其实从国际米兰挖来巴西人的过程并不轻松。但当他的笔落在与“外星人”合约上的那一刻起,佛罗伦蒂诺的心里就开始盘算下一步该收购谁了。确定人选,他只用了一秒钟。“贝克汉姆很有天赋,全球影响力巨大,”很久以后他告诉我:“除了贝克汉姆,没有任何一名球员让我如此确定。”

佛罗伦蒂诺严格执行着每年夏天签下一位巨星的政策。不过自从引进贝克汉姆的那个赛季之后,如何选择下一位巨星则让他犯愁。在他眼里,还有4个人选:阿森纳队的蒂埃里·亨利和帕特里克·维埃拉、罗马队的弗朗西斯科·托蒂还有曼联队的路德·范尼斯特尔鲁伊。他还一度考虑过第四位“不在皇马效力的世界最佳球员”——利物浦队的迈克尔·欧文。但是贝克汉姆是他确定无疑的目标。

巴西国家队队长已经被他收入帐下,英格兰国家队队长一定是他的下一个猎物。但怎样“捕获”贝克汉姆?他又是如何得到贝克汉姆的?一开始,他什么也没有做。就像隐藏在森林钟的猎手(这也是佛罗伦蒂诺喜欢的形象),披着动物的毛皮躲在暗处静候——眼镜睁得大大的,耳朵极度警觉——相信早晚,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机会总会来临。他从一开始就疑心,收购贝克汉姆的最佳时机会在他说说的贝克汉姆与弗格森之间发生“家庭矛盾”时出现。但是一直到二月份的“飞靴事件”才让佛罗伦蒂诺明白,情况对他来说多么有利。不仅仅时因为这种“家庭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还因为佛罗伦蒂诺更清楚明白地知道,曼联希望赶走贝克汉姆的愿望越强烈,他们的开价就越低。当卖家出货的愿望变得不再是秘密时,对于买家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报纸对于此事的嗅觉也相当灵敏。两件事一直是足球报道中的“家常便饭”:比赛和转会新闻。比赛前一天通常都会有赛前预测;比赛结束后一天又会有赛况报道;如果这是场重要比赛,在做赛况报道的那一天之后的一天还会有比赛分析。考虑到一支球队一周至多只有两场比赛,那么每周你至少有两天(通常为三天)能在报纸上找到足球版面。

转会——大多数时候都是转会预测——总会适时地填补进来,不让这些版面闲置。那么如何让转会预测堂而皇之地登报呢?有时候人们会制造传言,但通常这种创造性显得并不必要。经纪人与俱乐部之间非正式的谈话,有可能被记者们记录下来。有时候经纪人与俱乐部甚至会在报纸上制造转会传言——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有关方面的兴趣,或抬高或压低球员的身价。也有时候,记者只需要与了解最新内幕消息的经纪人交上朋友,就能在无意中发掘很多交易细节,为俱乐部谋取利益。(在恰当的时候,经纪人当然也会让记者为他们做同样的事情,一切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

第21节 弗格森的关系恶化到冰点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飞靴事件”之后,报纸上充斥的就只有两个内容:一是贝克汉姆即将离开曼联;二是他很有可能把皇马做为目的地。从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几乎每天都有不同来源的消息透露出来:矢口否认、半遮半掩的否认、欲盖弥彰的暗示、心照不宣的几乎肯定。放话的人有署名的,有匿名的,有与贝克汉姆相关的人士,也有曼联和皇马的人员。直到皇马被抽到与曼联争夺欧洲冠军杯半决赛名额的时候,这样的消息就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尤其是4月7日晚上,此时距离伯纳乌之战仅有24小时,真相在不知不觉中被泄漏了出来。在一个叫《那天之后》的电视节目中,曼联的西班牙籍替补门将里卡多,在其驱车穿行于曼彻斯特的街道时,无意中对着摄像机的话筒说:“几天前当我问他(贝克汉姆)今年夏天是否真的要转会皇马时,他却开始问我一些关于马德里小学教育质量的问题。我告诉他那里的学校是世界上最棒的。”这显然是里卡多未经仔细考虑后说出的话,因为很明显,他只不过是在和车内的一名记者进行很随意的交谈。既然如此,事情肯定假不了了。

贝克汉姆转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