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富农的儿女们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永良是在新中国的红旗下长大的,看过的电影大多是战争题材的片子,《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小兵张嘎》……影片中塑造的都是一个个军人的英雄形象,看过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红岩》、《平原枪声》、《战火中的青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反映军人题材的作品,潜移默化地就受到影响,让他感到做一名军人是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事情。也崇拜在部队上涌现出的一个个英雄人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罗盛教破冰救朝鲜儿童,王杰、雷锋忠于革命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就有长大后当兵的愿望,有当一名战斗英雄的理想。

回到农村以后,考大学成了泡影,当兵的愿望就更加强烈。虽然说参军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是,农村中的一部分青年根本没有尽义务的机会。近几年来,当兵越来越吃香,那是从庄稼地里走出去的一条出路。因此,为了当兵,几乎都要打破脑袋,挤折阎铁山家的门框。太平庄每年只分配一个名额,能够争到这一个名额的,不是贫农就是下中农,还要跟阎铁山有着特殊的关系。永良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中农成分不是不可以当兵,但要排完贫农和下中农,才能排上中农。再说,父亲跟阎铁山也没有特殊的关系,当兵没什么希望。

天黑下来,一家人开始吃晚饭。永良一想到当兵的事,饭吃到嘴里都没了滋味。

郑万僧煞有介事地对永良说:“征兵开始了,你抓紧报个名,听说今年的兵去北京,那可是个好地方。”当兵的希望尽管渺茫,可所具有的诱惑力让永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永田给永良泼冷水:“报也没用,白跟着瞎掺和,当兵的好事,哪能轮到咱头上?”郑万僧说:“有枣没枣打他一竿子。”

永田说:“为当兵都争破了脑袋,该掂量掂量咱吃几碗干饭。你们想想,农村的适龄青年,有哪一个不想去当兵?这样的好事,先是村干部,后是贫下中农,最后才能轮到咱这中农。一个村不下五六十个报名的,一年给一个指标,难道能轮上我哥?”

永良听永田一分析,有些泄气地说:“咱要是贫下中农,兴许有希望,咱这个成分的,的确没有希望。咱村当兵的,大概是周根长,根长去年体检合格,政审过了关,支书答应今年让他走。”

母亲对永良说:“咱才不当那行子呢,等打起仗来,闹不清哪一会儿就没命了。谁愿意当谁当去,咱不红眼。”郑万僧说:“永良,甭听你妈的,报名又不交费,咱该报就报,报了也别抱希望,跟着瞎掺和呗!万里要有个一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十六章(5)

永良说:“我考虑考虑再说。”郑万僧说:“还考虑什么?该报就报。”永良没有言语。郑万僧说:“咱没权没势,像玉龙似的找个工作,连想也甭想。想离开庄稼地,只有当兵这一条路。闹好了在军队上混个一官半职;闹不好,当兵回来,兴许能安排个工作;最次了,找不上工作,家里还能闹个军属呢,跟贫下中农们也能平起平坐了。”

永水埋怨父亲:“爹,你包屈就包在精打细算上。当初你要不数算过日子,咱家也定个贫下中农成分,俺们当兵也不至于这样遭难。”郑万僧有些后悔地说:“咱没长前后眼,要是长了,土改前吃喝玩乐,肯定能闹个贫下中农,这都是咱的命不好。”

又一天的劳动结束了。高音喇叭又广播起来:“适龄青年,想当兵还没报上名的,马上到大队里来报,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永良刚收工进家,郑万僧就问:“你报名了吗?”永良说:“没有。”

“你要是不报,我现在就去替你报。”关于报名的事,郑万僧已经催永良好几次了。

永良看父亲真想替他报名,只好说:“我自己去报好了。”

大队里冷冷清清的,只有郑喜财和民兵连长在聊天。

民兵连长问永良:“你也是来报名的?”

“是。”永良说话没有一点底气。民兵连长对郑喜财说:“给永良写上。”永良走到郑喜财跟前问:“大伯,有多少报名的了?”郑喜财把报名单递给永良:“你自己看吧!”永良翻看了一下报名表,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四页,足有五六十人。看报名的那么多,永良感到更没什么希望。郑喜财拿出一张单独的表格,对永良说:“回去把它填写好了,明天准时交上来。”

永良拿过表格来看了看,抄起桌子上的一支钢笔,两分钟就填好了。表格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姓名、年龄、家庭出身、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成员、社会关系。上中学以后,这样的表格已经填写过很多次了,根本不需要考虑就能填写出来。

永良交上填好的表,刚要出办公室门,就听郑喜财带着讽刺的语气说:“多会儿都有打鱼的,也有跟着混水的,一个中农跟着瞎掺和,这叫没有自知之明。”永良知道是说给他听的,当作没听见,看来是没找他的内侄女而把他得罪了。

凡是报名当兵的都按时交上了填写的表。

阎铁山召集齐全体支部成员,按照报名人填写的表,逐个进行政审。如果弄虚作假,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体检合格后还有第二次政审,政审前都要对本人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调查来的材料都装入档案里。出身没问题,但社会关系中有政治或历史问题的,一律被刷下去。用了半天时间,太平庄第一次政审结束了。报名的有二十八个人不合格,连参加目测和体检的机会都没有。

永良顺利地通过第一次政审,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去公社目测的通知。

目测在公社中学的操场上进行,每天安排五个大队目测,抓阄排先后顺序,太平庄的排了个第三号。排在第一号的队列上场了,其他大队的人就站在旁边观看。目测实际上很简单,无非是让人们走走步,看一看腿脚有没有毛病,会不会左右转和稍息立正。能否通过,都是由部队上挑兵的人说了算。

永良看着挑兵的沈保国有些眼熟,就去问他们大队的民兵连长,那人是不是玉龙的姐夫,得到证实后,心里格外高兴。

农村人结婚后的第一年,到了大年初二的这一天,都要去丈人家认门,这是从老年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实际上就是去拜年,接受当门家族的宴请,等人们宴请完后,论着向新姑爷叫姑父或者是叫姐夫的,都要大闹一番,就像跟新媳妇闹洞房一样,直到新姑爷掏出钱来去买烟买糖为止。那年沈保国来认门,永良也随着人们到玉龙家去了。沈保国大大方方地给人们五块钱,人们都跟着拿钱的去了小卖部,可永良没走。他喜欢沈保国的那身绿军装,喜欢帽子上那颗闪闪的红五星,也喜欢沈保国那威武的样子。沈保国问永良,怎么你不跟人们去买糖?永良说我不喜欢吃糖,喜欢您穿得绿军装。沈保国说你喜欢当兵?永良说喜欢。沈保国说等你长大了,我把你招到部队去,到时候你可别哭鼻子。永良天真地说,我不会哭鼻子,要是不招我你可就是小狗子。沈保国说一定招你。永良伸出手来说,你记住,我叫郑永良,咱们拉勾。沈保国不得不把手伸出来,与永良的小手勾在了一起。

永良想到沈保国以前许下的诺言,走向前去问:“姐夫,还认识我吗?”沈保国打量一番面前的小伙子,然后拍了一下永良的肩膀说:“你是郑永良?跟我拉过勾的调皮鬼?”永良笑了笑,庆幸提了干的沈保国还能认识他。沈保国问:“你想去当兵?”永良说:“是的,可别忘了咱俩曾拉过勾的事。”沈保国说:“没忘,只要你各方面符合当兵的条件,我争取把你招到部队去。”永良说:“那就多谢了。”

永良看沈保国正忙着,也没再多说,就站在一边等着目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