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富农的儿女们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阎铁山站在外屋里,隔着门帘听玉龙和他母亲在屋里对话,越听越长气,一掀门帘闯进去,朝玉龙发火:“我就不让你找周淑兰,不吃饭拉倒。”然后拽着四妞往外走:“你别管他了。”

四妞把一碗饺子偷偷地给玉龙放进屋里。

阎铁山在东屋里吃饺子时一句话也不说。四妞泪眼巴巴的,尽管给玉龙端进了饺子,可还是惦记着他不吃。儿子不吃,当母亲的吃起来也无滋无味,难以下咽。平时吃两碗饺子的阎铁山,只吃了一碗就不吃了,放下筷子,吩咐四妞:“后半晌别干活去了,在家里看着玉龙,他吃不吃都要如实汇报。 ”

四妞答应着。

阎铁山生气地说:“他不是不吃饭吗?我管他个够,看谁能犟过谁。”

夜深了,当玉龙在另一屋里偷吃鸡蛋时,阎铁山正躺在被窝里嘬牙花。玉龙连着两顿没吃,非常心疼,有些后悔说了那些气话。他只有玉龙一个儿子,还指望他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支撑门户,以后做革命的接班人呢。假如真饿出个好歹,真会后悔一辈子,那就让村人解了气,看了笑话。在他的印象中,儿子并不是一个有钢火的人 ,原以为不吃饭,由他母亲一哄就会好的,不可能真跟自己叫劲。自己的想法看来错了。他从心里非常反感与周金祥做亲,可玉龙又坚持己见,以绝食来软磨硬抗。人一顿不吃就饿得慌,要是一天不吃恐怕就会百爪挠心,那么两天不吃,甚至是三天不吃呢……真不敢往下想。自己一个堂堂的大队支书,能把全村一千二百多号人管得服服贴贴,让哪一个趴着哪一个绝对不敢站着,对待儿子几乎就没了办法。也许到了明天,玉龙饿得太难受,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他这样安慰着自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章(7)

第二天早晨,玉龙装作痛苦、一副爬不起来的样子。母亲端进一碗鸡蛋汤,里面还放上两个囫囵鸡蛋。玉龙很是眼馋,可为了让父亲答应他的要求,把脸扭向一边,对母亲说:“你端走,我不吃。”

四妞央求玉龙:“你吃点吧!妈求你了。”

玉龙说:“爹什么时候答应我,我就什么时候吃饭。”

大地刚刚解冻,地里没有什么农活,作为大队干部,也没有多少要紧事,既然每天拿着工分,有事没事也要呆在大队里,有时学习,有时开开会。支部班子开完会,周银祥打开扩音机,想播放一段样板戏听,却被阎铁山关掉了。

周银祥是周金祥的弟弟,淑兰的叔叔,土改的时候,家里划了个下中农成分,他从那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村里贫民团里的一名成员。入社以后,担任了大队副支书,一直跟随阎铁山当村干部多年。周银祥搞不明白,一向爱听样板戏的支书为什么关掉扩音器。

阎铁山表面上装得没事人一样,实际上心里烦透了。晌午回到家,饭做好了,玉龙又一口没吃,老婆心疼儿子,就跟他又哭又闹,闹得他也没吃饭。他同样心疼儿子,可又不想轻易做出让步,左右为难,一向办事果断利索的他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决定答应玉龙的要求,当他来到西屋,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玉龙的气色并没大的变化,马上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往下拖拖再说。

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电话是年前才由公社给各个大队统一安装的,是一部手摇的机子,旁边有两节干电池。向外打电话,先是摇通公社分机的接线员,再转到所要找的单位,向本公社的机关和大队打电话方便一些,如果打给县上的各个部门,还必须由县邮电局里再转一次。有了电话,主要是接听上级的指示方便,就不用通讯员骑着车子各村下通知了。

大队会计郑喜财拿起电话,听是找支书的,立刻把电话给了阎铁山,电话是公社下的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各大队支书到县里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会期三天,到县政府招待所报到。

阎铁山明天就到县里去开会,大队的工作就交给副支书周银祥来主持了。

天还没黑,阎铁山提前回到家。明天去县城开会,又不是去工地出夫,也没有需要准备的,反正到县里管吃管住,眼下最要紧的是解决与玉龙之间的矛盾,否则,去县城开会也松不了心。

阎铁山看四妞眼睛红肿着,知道玉龙还在另一间屋里躺着没起,坐下来叹了一口说:“真是儿大不由爷。太平庄一千二百多号人,我谁都管得了,就是管不了儿子。”

四妞劝说道:“管不了你就依着他。你也承认,淑兰那闺女不错,咱找的是媳妇,找的又不是周金祥。玉龙自己愿意,你就来个顺水推舟。”

阎铁山就坡下了驴:“玉龙自己愿意,看来咱们只能是依随了!”

四妞看阎铁山同意儿子找淑兰,感到特别地高兴。

阎铁山才对四妞说了明天去县城开会的事。

四妞马上向阎铁山讨主意:“去周金祥家提亲,找谁当媒人合适?”

阎铁山有些不耐烦地说:“随便找个人就行呗!周淑兰找咱玉龙,是图咱家条件好,图咱有势力。成不成,难道还在乎谁给当媒人?”

四妞想到了周银祥的老婆史美朵,她是淑兰的婶子,也是愿意管事的人,就问阎铁山:“让史美朵行不?”

阎铁山点了一下头,觉得谁当媒人都一样的,周淑兰这只金凤凰巴不得地想落到他家这棵梧桐树上呢。玉龙年岁也不小了,从县城开会回来,就给他们举行定亲仪式,也算了却一桩大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富农的儿女们 第三章(1)

周银祥年轻时领回的媳妇几乎是太平庄上最漂亮的。

那个时候,周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殷实,当父亲的心气挺高,想供出一个读书人,把宝完全压在二小子银祥身上。在本村上了四年小学,就送他到青龙镇的姥姥门上继续念高小。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以后又让他去了清安县城上中学。中学才念了两年,日本鬼子占领了中国,在县城建起一座座炮楼,当先生的无心教课,做学生的也无心上课。父亲看眼下不是读书的世道,就把他叫回家来,不是担心别的,而是担心他加入这个组织那个团伙的。周银祥回到偏僻的太平庄,干庄稼活觉得屈才,就又回到县城,在一家杂货店里谋了一份差事,给人卖卖货、管管账。晚上没事,经常到“梨园会”里去听说书的,时间一长,就跟在那里为人斟茶倒水的史美朵熟悉了。史美朵是老板的女儿,长得像一朵花,能说会道,十分地讨人喜欢。两人有了感情,一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周银祥领着史美朵回到了太平庄。父亲是个特别传统的人,没有明媒正娶,儿子就擅自领回了媳妇,气得他火冒三丈,只骂了儿子几句,倒在地上一口气就再也没有上来。周金祥作为当哥的,也只能认下史美朵这个弟媳。开始在一个锅里拉马勺,周金祥作为一个农民,知道庄稼日子的艰难,处处省吃俭用,可周银祥两口子连洼也不下,花钱大手大脚,总嫌家里的饭菜不好,实在混不到一块,只能是分家了。分开的一段时间内,史美朵不愿意在一个院子里住。周金祥就扒了两边的厢房,去了二亩地,在隔壁的闲院子上盖起四间挂斗的砖房,周银祥搬了出去,老宅子就归了周金祥,房子的差价由家里的地来找齐。周银祥两口子又馋又懒,种庄稼也是二五眼,没钱花了就卖地,到搞土改闹平分时,地几乎就卖光了。因此,他家落了个下中农成分,而周金祥勉强划了个中农成分。

史美朵嫁给周银祥,总的来说过得还算舒服。土改之前,她几乎没下过地,也没让肚子包过屈。入社的前些年,一家一户地过日子,她也很少下地,粮食不够吃的,她也不操心,都是周银祥厚着脸皮到他哥家去背。入社以后,有了两个小子一个闺女,孩子并不算多,可日子仍然混不上个流来,吃赈济是头一份。如今,大小子根长都到了找媳妇的年龄,连盖新房的一块砖一根檩条都没准备。关于儿子结婚后住房的问题,从没考虑过,她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周金祥看不起他们,他们也看不上周金祥家过日子的那一套,觉得他们活得太累。她不喜欢做饭、拾掇家务、做针线活,喜欢戳街,喜欢凑热闹,喜欢说东家道西家,村人根据她名字的谐音,给她起了个“是非多”的外号。

太阳升起老高了,干活的下了地。史美朵收拾打扮一番,拿着鞋底子开始朝外走。别人手里拿着针线活,她戳街时也要装装样子,刚要出门,碰到了阎铁山的女人四妞。四妞原来怕耽误半天工分,打算晌午再来找史美朵,可玉龙不干,非让她前半晌来。

史美朵看四妞光顾她家,十分热情地说:“嫂子,你可是稀客,快屋里坐。”

四妞跟着史美朵进了里屋,屋里又脏又乱,柜子上有一层厚厚的尘土,炕上码着的被子根本分不清颜色,穿的衣服和鞋子扔得哪儿都是。她以前只是听村人说周银祥家脏和乱,也没想像到会脏乱到这样的程度。 。。

富农的儿女们 第三章(2)

史美朵忙抻下个褥子铺在炕上,让四妞坐,自己盘腿卧脚坐在对面。

史美朵问:“你这忙人,怎么有空儿串门?”

四妞坐下来说:“我是来求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