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揭竿而起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田臧。寡人太了解了。此人颇有心机,对寡人也忠心耿耿,只是胆大妄为,犹如无羁之马,一旦脱缰,很难驯服。想想他当陈县城防官的时候,胡作非为,给寡人惹了多少麻烦。不过,他既然提出这么个想法,虽有挤出假王,意在占巢之嫌,毕竟是解荥阳困境的好主意,寡人是得考虑考虑。孔非,此事到此为止,你知道其中的厉害。好啦,你速回军中,告诉田臧,一切听命于假王,决不许节外生枝,扰乱军心,自行其事。若和假王离心离德,一旦查出,严惩不贷。你在军中的角色,一切以大局为重,切莫仗势,目中无人,尤其听从假王调遣。”

“是!大王。”

孔非从张楚王宫出来,总觉得此行枉费心机,不由得想起田臧临走时的再三叮嘱:必须说服大王提防假王积怨生变,目的很明了,是想通过他,挤走假王,由他统帅荥阳兵马。为此,田臧不但贿赂了孔非,还拿了不少礼物,让孔非打通张楚王身边的几位宠臣,尤其是上柱国房君、内宫总管王选以及孔王妃。虽然大王这儿无功而返,可送礼都一一笑纳,也算没有白跑一趟。

孔非回到军中,假王吴广根本不在乎,可田臧却急不可耐,匆匆来见。

“监军大人此番回宫,一定称心如意吧?”

“称心如意?一切都不象都尉想的那么简单。”

“大王什么态度?”

“还不是偏向同盟兄弟,并一再告戒你我,要听令于假王,违者军法从事。”

“上柱国可有什么话?”

“上柱国老谋深算,我怎么能直言不讳。当我把礼物送上,他竟然假意推辞,二话没说。”

“只要他收了我的礼,就会在适当场合替我说话。孔监军试想一下,房君身为上卿,颇得大王倚重,但却不满足,常为假王的特殊地位耿耿于怀,因此,在削弱假王的势力方面,肯定与我们殊途同归。”

“看来大王真是慧眼识人,说你田都尉颇有心机,一语中的。我没想到田都尉身在军中,却对宫中大臣的事了如指掌,确实有心机的人啊!”

“不知敌情,何以打仗?不知朝政,何以为官?田臧时刻不敢怠慢。”

“此次我回宫告御状,无功而返,你不感到心灰意冷吗?”

“田臧一人说假王的坏话,大王认为别有用心;监军大人再说假王坏话,大王可能考虑一下;如果上柱国也说假王的坏话,大王就会产生怀疑;一旦这些坏话从四面八方涌来,而且源源不断,不绝于耳,大王必然感到振聋发聩,结果不言而喻。”

“大王将不在受假王蒙蔽,假王也必然失去大王的信任。”

“说的不错。其实,大王已经有所觉悟。这次监军奉命来到荥阳,肯定是上柱国的主意,也证明大王对假王心存异议,最起码承认假王攻城不利,有负圣望。我们只要再烧上几把火,说服大王调假王西征,荥阳不就是监军说了算,省得再受窝囊气。”

“言之有理。我们要尽快搜罗到假王贻误军机、私通李由的证据,同时要放出风去,让士兵们知道,荥阳之所以久攻不下,是假王私通李由,订立了城下同盟,使假王失去威信,也为田都尉日后统率军队,打下稳定军心的基础。”

“监军大人的话田臧时刻记在心上,一切唯监军大人是从。”

“事不宜迟。”

田臧点头应允。

杨都尉自军事会议上领命,回到大帐以后,心潮难以平静。虽然在众多将领面前表现的大义凛然,可内心里清楚,此次进城说服李由,如入虎穴,凶多吉少。既然此策是自己出的,那么虎穴就得自己闯,至于生死,别无选择,因而坦然,置之度外。他唯一想法,在临行前看上一眼父母妻子儿女,可军令如山,没有机会了,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只能向着陈县,在心中默默祝愿。这牵肠挂肚的家事尽管放不下,一种赴汤蹈火的使命感,更让他思绪万千。他原本想躺下来静静理理思路,如何不负使命,并为赴汤蹈火做好心理准备。可是他更担心假王的处境,张楚国刚立,就有了奸佞小人兴风作浪,最可怕的是张楚王已对假王心存猜疑了。他似乎看出了义军内部渐渐暴露的内讧端倪,因而他面对生死,仍为张楚国和假王忧心重重。

杨都尉和吴广本是同乡,同为募征戍卒,从大泽乡起义,一直跟随吴广,结为生死兄弟。在他心中,假王堪称大将之材,具有王者风范,假王封号当之无愧。可是令他不解的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能洞察战场的微妙变幻,却对田臧这个阴险小人,竟然看不出他的真面目。也难怪,君子坦荡荡,一心只为张楚大业,哪有闲心和卑鄙小人一般见识呢。恰恰没有防人之心,给了小人背后捅刀子的机会。杨都尉明镜知道,田臧每在假王面前,总是甜言蜜语,可背底里恨的咬牙切齿。他曾向假王揭露田臧的阳奉阴违,可假王付之一笑。假王虽然智勇双全,却不会玩弄权术,常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这次自己要离开假王身边,真担心田臧这只咬人不露齿的恶狗,从背后下口。想到这里,杨都尉决定在临行之前,假王召见之时,彻底揭穿田臧的真面目,提醒假王,千万提防田臧。

假王吴广原打算举行隆重仪式,为杨都尉出使荥阳壮行,思前想后,这攻心之策是自己力排众议做出的,成功与否,很难断定,还是不张扬的好,假王决定单独设宴,以酒践行,杨都尉心领神会。便宴就设在中军大帐里,假王和杨都尉分宾主坐下,假王一挥手,屏退左右,大帐内静静的连空气都要凝固似的。假王端起酒杯开口说道:“杨清啊,壮士出征,以酒践行,本该轰轰烈烈,以扬壮士英名,以壮张楚军威。你是聪明人,我不想多说,等破了荥阳城,我一定为你庆功。”

“为张楚国效力,义不容辞,为假王分忧解难,也是我的愿望,人的一生,得一知己,死亦足矣。”

“好!为张楚大业干杯!”假王庄重举起酒杯,杨清双手捧杯,怀着沉重的心情,一饮而尽。

“杨清,想起我们从家乡从军,大泽乡起义,攻城略地,结下生死之缘,我们都有同生共死的愿望,可这次你奉命出使荥阳,独闯虎穴,生死难料,一切见机行事吧。”

“假王,我虽然掖着脑袋闯荥阳,但必竟兵临城下,威慑敌军,料他李由也不敢把我怎样,起码他得为自己留条活路吧,顶多把我囚禁起来待破城时,好作一个活命的条件。”

“本不该你去的,可军中无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此策出自我口,理所当然由我挺身而出。更何况田臧心怀鬼胎,逼我出使荥阳,我义无返顾,就是让这个小人知道,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大义凛然。”

“田臧反对说服,当然与你唱反调,说些过头话,也不该往心里去,都是生死弟兄,到什么时候都要友善为重。”

“假王,你平时对弟兄们非常严厉,可你有副菩萨心肠,向来是坦诚待人,不分厚薄,若和君子相交,必然情投意合。可是遇到小人,如果宽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会遭到小人的暗算。据末将观察,田臧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嘴上花言巧语,背底里却阳奉阴违。这些天,他总往孔监军那儿跑,二人勾勾搭搭,不知挤出什么坏水来,现在军中散布的流言蜚语,都与田臧有瓜葛。谣言惑众,扰乱军心,假王切莫听之任之。”

“田臧身为张楚将官,大王待其不薄,怎么会做出如此下流的事呢,这军中谣言,不过是攻城不下的某种情绪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