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儿稍微想了想以后的情景,忍不住在心里边打了个寒颤。
她没有见过灾荒,可她还记得,以前在电视报纸上边看到的地震——即便只有三四天时间,当人类处于一个无法和外界沟通、没有食物、没有秩序的环境下,道德和法律已经完全成了可以抛弃的东西。
烧杀抢掠,都只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可惜他们不像镇上的城里的人那样,有坚固的城墙保护着。
自从那次给铁生送过东西以后,改花就常常到外边去。两家的男人合到了一块去,再喊上蓝渡,冒着雨默默地加固家里院子外头的围栏。
杨郎中果然如兰花儿所想的那样,并不愿意到赵家去。
后来还是兰花儿让狗蛋带了话,说村里边实在是需要个郎中先生。否则到时候闹起瘟疫来,可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也不要先生的钱。先生家里边没有粮食,我也是知道的。只求先生在赵家,照看着赵家的人。我们就是有吃的,可要在这种时候病了,没有了先生,村里边的人得怎么办。先生还是过来住吧。我也不是要先生欠我人情,也不是胡闹,是希望保住先生一身手艺。何况先生是赵家恩人,过来住着又怎么了。”
杨郎中想了好久,最后才终于答应了。把家里边仅存的粮食给收拾上了,跟着改花和狗蛋到了赵家去。
二百二十七灾情
连日的暴雨好像终于有了一些疲缓的趋势了。不过这也只是兰花儿自己的感觉罢了,可能外边的雨一如既往的大,只是她已经习惯了暴雨,对雨量麻木了,才觉得外头的雨势有所减缓也不一定。
不管雨势怎么样,现在村里边的人都已经几乎不怎么出门了。现在地里边已经没有作物让大家去劳作了,外头的道路上走的都是些无家可归的灾民,饿得两眼发红的,又淋得浑身湿漉漉的,简直就像是从什么地狱里边爬出来的饿鬼一样,无神的眼睛里边透着绝望,又因为看到了人或者是食物而稍微闪现出一丝亮光来。
那种光芒十分的吓人,兰花儿甚至怀疑如果有村民独自在外边走动,会不会真的被那些饥饿的灾民拖走杀掉,当成了动物烤了吃。
她以前只是听说过一些吃人的事情,还并不怎么放在心上的,总觉得很难才会到哪一步。当亲眼看到那些灾民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在饥饿面前,道德法律什么的已经完全被人们所抛弃了。
只有活下去这个信念才是所有人心里边唯一的真理。
刚开始的时候她觉得村子外边的那些灾民实在是太可怜了,还琢磨着能不能在自己家里边粮食都还宽裕的情况下,紧巴紧巴着日子,将一些粮食拿出来熬成稀粥,让给那些灾民吃。
可改花跟臧狼都果断地回绝了她这个想法。就连长梧和杨郎中都并不同意。
赵家的存粮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她能允出来一些食物,也并不会很多。村外边的灾民那么多,熬了粥又够几个吃,能吃上几日。等那些灾民吃了一天两天的,看到了希望,突然粥又断了。到时候就该冲进赵家来了。
村里边的人都没有那个救助的意思——不是不愿意,是实在不敢——那赵家也不能打这个头。毕竟村子不像镇上城里的,还隔着一道城墙,能将饥饿的不满的灾民拦在外头。灾民一旦冲撞起来,小小的村子又哪里有地方能拦得住那些灾民。
在这种时候,把粮食送出去,说不定就是连同自己的命一起送了出去。
兰花儿想起以前灾年的时候,有人用自己仅剩的馒头去救活了身边晕倒的人,就愈发地觉得难过起来。她做不到像那些人那么无私,那么大义凛然。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她便觉得格外的不高兴。
可比起活不下去,她实在是宁可不高兴着。她已经死过一次了,她现在有喜欢的人。也有喜欢她的人,她舍不得。
改花他们将屋子外边的围栏加固加高了一圈,又将两家的围栏都圈到了一块儿去,甚至慢慢地开始在中间搭起了一个过道。毕竟现在阿茹是个双身子的人,也好有了一些日子了。时不时的也要让杨郎中到那边去看一看。两家围栏连起来了以后,也方便了杨郎中能时刻到铁生家里边去看看阿茹。
虽说现在阿茹已经稳定了下来,也还没到生产的时候,可大家都还是先将这些事情给提前想好了。阿茹这样的情况,就算是要生产,其实也是该找稳婆的。可村里边其实并没有稳婆。每次村里头有孕妇临盆,都要到隔壁村去提前将稳婆给请过来的。
可现在天气都已经这样了,谁还能到隔壁村去把稳婆就请过来。
如果真的到了阿茹要生的时候。说不得也只能让杨郎中一个男人指挥着兰花儿来了。
蓝渡家和赵家隔得也很近,虽然并没有将两家人的围栏连起来,可也跟着仔细地加固了一圈。因为颜家住得远,关雎干脆拉着颜大郎两个人搬到了蓝渡家里边去。反正关雎和方甯嫒以前就跟姐妹一样,如今相互在一块。也好有个照应。
他们家是刚刚新建的房子,房间也好多。就是多了关雎和颜大郎,也不觉得房间不够用。
这样一来,赵家、铁生徐家和蓝家就成了个小小的三角,大家相互离得近了,家里边男丁多了,也跟着让人舒心了一些。
兰花儿早早地将家里边的肉给熏好了,分散着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