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武少年 > 第63部分(第1页)

第63部分(第1页)

听到皇帝李贽的询问,李玉又赶忙起身,应答道:“皇儿对季丞相所言不敢苟同,儿臣也是从未上过战场,但时下,还是应好好分析一下,那大同郡尉姚启星仅凭几万人马就敢有那叛国之心,然又为何叛乱,若已常人之态略加分析,就能知道,此事甚为怪异离奇,假若那厮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支撑,我们此去不是危险重重,想我以皇储之尊,亲临陷境,难道父皇和各位群臣就不担心本殿下会有去无回吗?”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话一出,意有所指,意思就是你姓季的什么情况都还没有弄清楚,就让我这个贵为皇子,还身兼太子之尊的身犯险地,这不是明明的陷害,是什么?

这时的诸国卫一阵苦笑,通过自己所历和各种信息查明,这太子李玉虽然言语粗俗,行为嚣张,但其实无论身手还是心机都很是不凡,光手下专职护卫之人就有邪魔大盗于沧海武学不下于当世盛名的芑震天之奇人,看似言语那于沧海对李玉还甚为尊崇,这不是仅有司空弩的影响力就能做到的,上次掠杀白煞的虽然是李玉深身边的一个小丫头,可就此可以看出他的身边力量之强大,再听李玉的此番话语,肯定是要反击了,一语即出,立刻让那季宗元有了谋害皇储之意,此帽子也扣的太大了,此言一出,群臣之下,哪个还再敢附议?自己的这个女婿,很可能是个扮猪吃虎的主,好戏开场了,看你季丞相如何应付吧!诸国卫知道李玉这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可不是那么容易受人陷害欺负的,一下也由开始的郁闷转至了对季丞相的幸灾乐祸,等待下面的好戏。

“太子殿下,老臣绝无此意啊,您这样的叵测之心,让臣下情何以堪?”季丞相听到李玉之言,哪有不动容的,赶忙装出一副可怜之相,以求得皇帝李贽的同情。

刚才所附议的群臣也都全是一副惶恐不安的神色,生怕这皇太子算账算到自己的头上,一个个霎时闭口不言,再也没有刚才的附和之言!

第三卷 崭露头角宫廷斗 第八章 朝堂上的角力(四)

“没有此意?那老丞相既然事无巨细,谋略非凡,当要用在治国方略和杀敌战场上,可依本殿下之所见,这此督军之职,丞相倒是最佳人选。想我李玉从小痴傻,只知玩耍疯玩,这不说是天下皆知,但也是这朝堂上下,都有耳闻吧,你让一个什么都不懂,就连处身立世都懵懂不知的无知小儿,去当督军,这不是把如此重大的平叛之事当作儿戏一般,难道你就不怕我任性作为,掣肘诸将帅英明作战,影响其正确判断战势布局吗?你让一个曾几何时,整天无所事事的一个痴傻儿去当督军,其心可诛!”李玉言辞灼灼,透人心肺,让朝堂之人都为之一震。

连番的反问,竟然逼的伶牙俐齿的季宗元一时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李玉身旁跪拜皇帝的包子轩,心中想到“厉害啊厉害,人之传言我朝太子自小痴傻,灵智弱于常人,只知疯傻痴迷于玩乐之中不能自拔,可今日得见,传言之说实属子虚乌有,所言为虚,眼见为实啊,立下对这个太子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

这时的太尉芑震天也站出身来,对着李玉俯身说道:“殿下此言差矣,想来诸国卫将军,谋略出众,治军严明,在加上其女诸红缨堪有排兵布阵之奇能,殿下若是督军,只需一路跟随,到地方辖区只可代天抚慰百姓一番即可,其他军事你概不要参与,任诸帅为之,哪里会有掣肘诸将军和任何不妥之处的发生?”

“太尉所言即是,殿下你尽可前往,无须劳心费神任何事的。”这时不知如何言语的丞相季宗元见太尉帮腔,也赶忙站起身来随声应道。

正当皇帝李贽也要应和两人意思,劝说李玉一番之时,这李玉的话又开口了,言语更加的嚣张之极。

“听到两位称之国之栋梁所言,李玉甚为震惊啊。就算你们想骂我李玉,也不带这样的,听两位刚才所言,表面上是要自己的这个督军什么都不用做,可实际还不说本殿下什么都不会做?”

“殿下,就算是你贵为皇太子之尊,也不能含血喷人,上有陛下亲临,下百官朝奉,都可作证,臣等何时辱骂与你,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丞相季宗元已经被李玉的话气的已然失态,就连说话的声音都略有了一丝嘶哑,可以看得出他内心是何等的激动。

“还说本殿下不可理喻,你丫直接说我李玉就是个傻蛋,什么也不懂,在身兼督军之职却不能发号施令,也不能管任何事,管事儿的话,不但对军事无利,反而有其害,帮倒忙而已,让随军之人就当自己是个白痴,不予理会,可是这意思?骂人就明说吗,何必借题发挥?直接就是我李玉是父皇生的一个傻儿子不就得了?还所本殿下不可理喻,我看你这人身为百官之首,说话语气一点也不顾及皇家的体面,本殿下可是你能教训得?”李玉一番话粗俗不堪,语气之胜声声刺耳,连番搬出自己太子之尊、皇家体面、最后就连自己的老爹都搬弄了出来,大帽子扣得是严严实实,接连打出了政治牌、亲情牌、胡乱撒泼牌,一下打得丞相季宗元毫无还口之力。

这殿下李玉太精滑了,这么一说,就连想替季丞相说情的皇帝李贽,一想到皇家的体面,想到自己生了个傻儿子,再想到时才季丞相话语虽没有说李玉如何白痴,但那意思还真透露出了一丝那样的意味,立马闭口不言,一句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

听闻此言,朝堂震惊,就连皇帝李贽的脸色都极为阴沉,不知是为自己的所愿被李玉拦阻,还是太尉和丞相所言真有所指,不过皇帝李贽还真从两人的口中听出了一丝这样的意思。

要知道督军之责,大于将帅,一是怕拥兵自重,起义进行叛乱;二是监管将帅用兵不当,以免造成失利之势,督军可谓不是没用,而是极为重要,在军中虽然战斗号令都是将帅所发,但督军的实质权力要大于将帅,就连各项重大军事命令都要经过督军的首肯才可发布,而两人之言分明就是要李玉装装样子即可,不要乱管军事上的事情,那这督军还监察个什么劲儿,言语间还真有歧视太子无知之嫌。

“殿下,老臣绝无此意啊?”吓的两人一下跪倒在地,连声喊冤,场面一片混乱。李玉连番的反问,上纲上线到了辱骂自己这个皇太子也就是要打自己老爹脸的份上,如此这般,再如何的德高望重,再如何的尊贵之身,可一升到皇家脸面上来,你一个臣子恐怕连个屁都不是。

而此时皇帝李贽本来稍有好转的脸色,一下阴沉的可怕。

李玉就这还不罢休,趁势而上。

转身对上坐的皇帝李贽说道:“父皇,若论谁人出征,儿臣以为,太尉和云鹰将帅都为合适,偏偏诸国卫将军出征不行。儿臣的理由也有其三。”

“其一,太尉身兼国丈、将帅和三公之列三重身份,可谓尊贵至极。所谓正义之军,师出有名,当朝太尉,身份尊崇,一将既出,四宇皆惊,怕是太尉要是领兵出马,一帮叛贼乌合之众,没有迎战,便大败而溃,可谓不战而胜。而云鹰所帅,正如丞相之言,大多还是新兵卒居多,而叛乱之贼人也不是什么虎狼之师,对于毫无凶险,但必诛之的大同郡尉之叛贼,正可利用此有利时机好好的加以练兵,以便日后,为我朝开疆扩土建立功勋充实作战丰富的兵员,而平定叛乱,此乃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云将军岂能错过,此是为其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