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个人小档案
姓氏: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八日
属相:牛父亲:寨桑
丈夫:崇德帝皇太极子女:3女1子
出嫁:天命十年(1625)二月初二日封庄妃:崇德元年(1636)七月十日
最痛心:福临英年早逝最得意:玄烨治国有方,成为名君
卒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享年:75岁
二十五日
陵寝:昭西陵徽号: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
翊天启圣文皇后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万依、王树卿、刘潞著《清代宫廷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杨珍著《康熙皇帝一家》,学苑出版社,1994年
(3)李国荣主编《清宫档案揭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4)满学会编《清代帝王后妃传》,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5)徐广源著《清东陵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附录1:
奇特的昭西陵规制
清王朝共建了7座皇后陵,当以昭西陵的规制最为奇特。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与清东陵仅一墙(风水墙)之隔。昭西陵坐北朝南,其建筑格局从北到南依次是:地宫设两道石门,上建宝顶,周建宝城,前建方城。方城上建明楼,重檐歇山顶。明楼内立朱砂碑一统,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孝庄文皇后之陵”字样。碑阴无文字。方城前设石五供。五供前为隆恩殿,重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环以汉白玉石栏杆。隆恩殿两旁各设一个陵寝门。隆恩殿前两配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东西燎炉各一座。琉璃花门三座,环以朱垣。再前为隆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环以朱垣。隆恩门前左右依次为东西值班房,单檐卷棚顶,面阔三间。东西朝房各五间,单檐硬山顶。神道碑亭一座,重檐歇山顶,龙首龟趺上立碑一统,碑阳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之陵”字样。再前为东西下马牌。神道碑亭东侧是神厨库,库内建神厨五间,南北神库各三间,省牲亭一座,环以朱垣。西墙设门一。库东为井亭。
为什么说昭西陵的规制最奇特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二部分 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11)
一、重檐庑殿顶的隆恩殿。清代陵寝,无论是帝后陵,还是妃园寝,大殿都是歇山顶,只有单檐、重檐之分。唯独昭西陵的大殿是重檐庑殿顶的。庑殿顶是古建筑中最尊贵、最高级的形式。昭西陵的大殿为重檐庑殿顶,表明了孝庄文皇后的崇高地位。
二、两重围墙。清代所有的陵寝只有一道围墙,只有昭西陵有内外两道围墙。
三、三座琉璃花门建在大殿之前,陵寝门建在大殿两旁。琉璃花门三座作为陵寝门,都建在大殿后,是后寝的门户,是清代陵寝的传统规制。昭西陵的琉璃花门设在大殿前,是清代陵寝中的独例。
四、无沟河、桥座之设。清代陵寝大都依山而建,为了防止山水冲刷,在陵寝的两侧及前面设又宽又深的马槽沟。陵寝门前和方城前设玉带河,以排陵内雨水。在马槽沟和玉带河上设拱桥或平桥多座。而昭西陵没有任何沟河,自然也就无桥座之设。
清代陵制,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属陵寝,所以都建在皇帝陵的旁边,不建神道碑亭。在营建昭西陵时,考虑到昭西陵距昭陵太远,不能很明显地表示出与昭陵之间的关系,陵内的主人是谁,所以破例给昭西陵增建了神道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