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丑女无敌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而开启的机关就与觥脚上的梵纹相连,只要轻推梵纹那药粒就可通过与觥内相连的孔道被打入觥底,再次将梵纹推回原位时有卡子自动固定,内底的孔道随即也被封死,再也打不开,这样就保证了喝酒的人不可能发现。

第一卷风华正茂情初萌 第一六九章 信

第一六九章 信

这样的设计十分精妙,而且成本也高,黄月英只做了五只,标上天价,配合繁机阁的药物伺机发售。这也是为她日后借刀杀人提前做一个铺垫。

既然已经趟上了这趟混水,那么便无论如何也要走下去,杀人或被杀,在生死面前一切道义似乎都显得那么无不足道了。

就比如现在的形势,刘琮如愿继承了父业,刘琦躲去了江夏,但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图得是什么?他图的可不是一个江夏,他要的是整个荆州,当然还不止如此,曹操如此兴师动众,光是一个荆州还不足以喂饱他,他的目的是整个江南,这个时候恐怕连江东的孙氏也已经坐不住了吧。

黄月英看着账目,有些心不在焉,从敞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冬日的夜空,今夜无月,云层密厚,黄月英望着无月无星的夜空,心中期盼只那只雁鸟能快些回来,带着他的消息快些回来。

尘沙并没有因为夜幕降临而消减,冰冷的夜风吹拂衣袂发出一阵阵噗噗地声响。诸葛亮站在一处凸起的丘坡上,望着后方绵长涌荡的人马队伍,心里一阵说不出的闷涩。他看了眼身前男人的侧脸,欲言又止。

依他的意思,是绝对不赞同带着百姓一起撤军的,可是他遇到的这位主公偏偏是个极任性的人,他或许是再标榜所谓的仁义,或许是真的胸有成竹,看着他深沉淡定的神色,诸葛亮一时竟不知他的想法。

再劝也是无意吧。诸葛亮望了望天色,密厚的云层似乎在酝酿着一场大雪,若是如此,那真是最糟糕也没有的状况了。

就在此时一团云急速地向他压了下来,诸葛亮一惊,下意识的就要护住刘备,却在看清那团飞云原来是一只雁鸟后,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认出这是月溪的雁鸟,是代表她的讯号。难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当两个人默契地断绝通信近一个月后,再看到她的来信,诸葛亮第一反应竟是无边的担忧。

那鸟儿停落在他的脚边,昂颈唤了一声,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孔明,这是何物?”

诸葛亮歉然道:“这是雁鸟,生于隆中,是臣与家中通信之物。”

刘备点了点头,关切地道:“快看一看,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想必是黄小姐有要事与你相商。”刘备加重了‘要事’的语气,这提点之意不言而喻。

诸葛亮自然听了出来,却不点破,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取下雁鸟腿上的布片,飞快地看了一眼,脸上瞬间露出了兴奋欣喜的笑容,他赫然转头看向刘备,语气中难掩激动,“主公,我们有救了,我一时情急竟忘了还有这样一条妙计。主公且看。”说着便把那布片递给了刘备。

刘备接过布片,一看之下也是一惊,诧异地回望诸葛亮,“此信是何人所书?”

诸葛亮笑道:“回主公,是内子所书。”

“黄小姐?!”刘备更诧异了,他可从没想过一个女子竟能有如此智慧,但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个女子竟然对他们目前的战局形势了如指掌,那可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女子啊。

诸葛亮看出了刘备的不安,忙解释道:“内子之才高亮数倍,主公且看此计行与不行?”

“行,当然行!孔明你立刻去部署,将百姓分编三队,名关羽,张飞,赵云各带精兵一千,分别护送。”

“臣,遵命。”孔明领命而去。

刘备站在凛凛寒风之中,昂天长叹,天不绝刘啊。

其实黄月英那布片只写了两行字,分别是天曰第五,集众分流。刘备虽然不明白那天曰第五是什么意思,但集众分流,他还是懂的。

诸葛亮仔细研究了他们这一段撤军的路势,分别选了三个路口命关张赵三将领兵埋伏期间,每个路口放六万百姓通过并给每一人发了一片写着‘过’的布片,令他们速速逃往江夏。这样行军的队伍长度大大缩短,速度也越来越快。

之后,诸葛亮又换了一曲用雁鸟给刘琦送了一封信过去,令他到江津度接应。如此虽然路上难免与曹军相遇,但因事先安置了百姓,刘备这边应付起来便少了后顾之忧。

黄月英等了三日,那雁鸟依然没有回来。一颗心早就沉到了谷底,浓重的失落即使她有心掩饰也无法做到如往常般自然从容。

吴普注意到了黄月英的情绪,可他以为黄月英是在为洛阳分号的事情担忧,便提出将洛阳分号的仓库选在城外的山里,在那处也列上隆中这样的石阵,即使有人暗中相查,也可以防万一。繁机阁的神秘面纱因此便有多了一层屏障。

黄月英欣然授意,低落的心情因此有了一丝好转。吴普见状,更是肯定了心中猜测,但他很明白,就算他再怎么心疼黄月英,事已至此他已然失去了关怀她的立场。可那个本该站在她身边的人,却一直在浪费这样的机会。吴普心里的天枰失了衡。

对于诸葛亮这种忽略的态度,黄月英心中百感纠结,在这个时候,她的自尊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地高涨起来,让她即使想要不在意,想要低头再给他写封信也做不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