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丑女无敌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碍于此时的场景也不好详细询问,又看了看她,叹了口气。转过了身去。

黄月英抱着包袱,发了会儿呆。她不知道那个所谓的张大仙是怎么看见这包袱会发荧光的,她有些不确定要是自己现在打开包袱会不会再次引起张大仙的注意,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黄月英的眉头越发拧紧了起来。

诸葛亮见她这样便凑近她,低声问:“这包袱怎么了?可有古怪吗?”

黄月英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刚刚听到那侍者在假山后说的那番话,心惊的同时也被勾起了对这包袱里的东西的好奇心。她四下里询望了一遍,没发现有像什么大仙的人,转念一想就算有恐怕那大仙也不会明目张胆地现身吧。这就叫敌暗我明,局势大大的不利啊。

可这包袱里到底是什么呢?黄月英终究忍不住便探进手摸了摸,有竹简,有锦帛,有纱,怎么还有羽毛啊?!

黄月英纳闷了,摸到了那块锦帛就着包袱的缝隙往外拉了拉,当那锦帛被她拉出一角,看清那上面的图案后,黄月英毫不犹豫地飞快将锦帛塞了回去。心不由便砰砰砰地跳了起来,她艰难地吞咽了下,那锦帛,那锦帛竟然是一副地图,单是地图也就罢了,但这副地图竟然在她看到的瞬间便如有生命般形象化地在她脑子里生根发芽,而刚刚她瞥到了那一隅的风土人情也如电影情节般在她的脑海中闪过,之后便再也挥之不去了。

黄月英盯住黄老爹的后脑勺,愣了好几秒,才渐渐平缓呼吸。这时才发觉不知何时她的手已覆盖了一只温暖的手,源源不断的暖热正自那个宽厚的掌心传递着,仿佛冬日里出现了春阳,给她带来一股安稳的支撑。

她诧异地望过去,不期然地撞进诸葛亮黝黑明亮的眼眸中,那双漂亮的狭长凤眸此时正潺潺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没来由便让她感到一阵安心。

“你……”黄月英轻轻发出一个音节,后面的话便埋葬在了诸葛亮温暖安然的微笑中。这不是他第一次对她展露笑颜,却是她第一发现原来他的笑容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那笑容的温暖强烈到只要她看着他,就能莫名其妙的的安心,不论她此刻的心里有多么的烦躁,有多么惊慌。

诸葛亮静静看了她一会儿,唇角越勾越大,最终以唇语说了句‘别怕。’便扭头不在看她。而那覆盖着她小手的大手却没有收回来,反而更紧地握住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刚刚她拉出的锦帛他也看到了,那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锦帛,什么也没有,而她的反应却像见了鬼一样,这让他十分不解,即使如此。看到她那失魂落魄般的惊慌模样,竹林里那一幕在那个瞬间浮上心头,使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握住了她的手。他和她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那时就已经变了,或许在更早之前就开始变了,只是他没有细想,而她,也没有在意吧。

黄月英诧异地盯着诸葛亮的手良久失神。若是换做以前,自己这么被他握着,她定会在第一时间便暴跳如雷,乍了毛一样,躲得远远的。可不知为何,她忽然觉得今日的诸葛亮似乎有什么地方变得不一样了,变得让她不那么反感了,变得让她呆在他身旁便有了一种安心的感觉。

待黄月英回过神来,会场的主位上长安郡守钟繇已经唱完了开议词,各大派系的才子已经在争相竞论立说。整个场面整得就跟诸子百家创始立论似地。

黄月英对他们说的那些陈词滥调没啥兴趣。一双大眼咕噜着四下暗中扫视可能盯上天书的那个张大仙和那侍者的同党。她就奇怪了,自己从老神仙哪里拿到天书也不过两个时辰,怎么这么快就能被给盯上了呢?还是说……黄月英猛地一惊,莫非这次英杰会压根就不是为了集结英才,而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天书来的。

黄月英这些小动作,除了身边的诸葛亮,还有一人也一直在观察她。那个人就是司马懿。

自他怀疑黄月英可能是女儿身起,便一直留意着她的举动。他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这石页是女子一说应该是**不离十。

而司马懿此刻真正关注的其实是黄月英对兵阵的研究到底有多深。他瞟了一眼那个正在高谈阔论治国之道地长安本地才子,虽然那人此时说得口若悬河,但听到司马懿耳里却如同放屁一般毫无创意。司马懿无聊地闭上眼眸。静待那个人说完。

几乎是在那人演说结束的同时,司马懿‘嗖’地一下飞快地立案而起,不顾众人疑惑微诧的目光,司马懿先恭敬地施礼,而后。高声道:“在下司马懿,今日有幸遇八方才子,如久旱逢甘霖幼苗逢春,受益匪浅,在下不才,有一疑虑,存于心中许久,百思不得其解,现诚恳请教一人,望其不弃为愚解惑!”

大厅内众人听他这样一说,哄起一阵小小的骚动,主位上的钟繇到是呵呵一笑,问司马懿道:“司马先生,博学多才,世人早有景仰,不知先生要请教的问题是什么,又要请教何人啊?”

这话问出了众才子的心声,厅内突然静了下来,众人均瞪大眼等着司马懿回答。

司马懿微微一笑,目光如电,唰地投向了黄月英,看得黄月英猛然一惊急忙垂下了头。心里不住地叨咕,这司马懿真不是个省事的主儿。被他盯上肯定没什么好事。

“懿早年曾阅易礼,甚觉其玄妙多变,深奥诡异,懿不才,多年不曾领悟其精髓,然,懿素闻荆襄多才者,尤称黄先生,今日懿斗胆请黄先生赐教,懿一直不甚明白为何一定要由两仪衍生出八卦一说?”

黄月英暗道糟糕,这司马懿分明是冲着她来的。却偏偏先拉出黄老爹去垫背。他是吃定了老爹答不出自己毕竟挺身而出吗?他怎么敢肯定自己就一定答得出呢?

而老爹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她这个做女儿的还是很清楚的,这易礼自己以前也问过老爹,只不过每一次老爹的回答都模棱两可的,显然司马懿在刚刚与老爹一番谈话后就吃准了老爹的软肋,此时却是下手了。这司马懿果然不简单。

果然黄老爹面上一僵,但立刻又恢复了常色,他不动声色地审视着司马懿,并没有着急起身。易礼估计在坐的才子应该都看过,若是说两仪是怎么生出八卦的,那肯定是没有人答不上来,但司马懿的问题却是为什么一定 要由两仪才能生出八卦,这问题就有些刁了。

黄月英隐在黄老爹身后暗暗着急,想着老爹的颜面就要扫地,黄月英一咬牙,把心一横正要起身替父作答。

突然死寂的厅堂中响起了一声极清脆的低笑声,黄月英循声望去,却见坐在自己身旁的诸葛亮飘飘然倾身而起。一双漂亮的凤眸中饱含讥笑定定地看向司马懿。

诸葛亮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博学多才的司马先生竟然会在阅记时如此认真,真是让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在下诸葛亮,愿为先生解惑。”

“哦,”司马懿别有深意的看了诸葛亮一眼,又扫了一眼黄月英,淡淡地道:“愿闻其详。”

诸葛亮轻轻一笑,扫视了下全场,正身道:“易礼云两仪者,天地也,亦或世间万物皆由此而生,归其类别,古有五材,金木水火土,地者纳土,故又得四象,金木水火,虽世间万物不尽然括期内,却大络属其类,天地之间万物包络。谓俩体容议也。八卦者,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乃万物变化之象。先生所谓‘生’之意,莫不是要问这‘生’之由来?””

第一卷风华正茂情初萌 第百十七章 十指相扣

第百十七章 十指相扣

诸葛亮好笑地瞥了一眼司马懿。才接着道:“生者,变化多端,八卦之意乃天地水火雷山风泽,若在下看来这些仍言之不尽然,两仪之间,天地万象,自然变化本就来无影去无踪,若我问先生,和风细雨皆由何成,先生要如何作答呢?或者说两仪者承载八卦是不是更来得切合一些?”

诸葛亮说到此,司马懿脸上已显出掩饰不住的阴沉之色,即使如此,司马懿依旧笑着,依旧对诸葛亮行了一礼,道:“诸葛公子所言甚是,听君一席话,懿豁然开朗,谢先生赐教。”

诸葛亮淡然一笑,道:“不敢。”悠悠然坐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