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农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而我开局动都不动,就这么眼看着老妖精占领了高地。之后老妖精开始分兵,留了两千刀盾、两千枪兵和一千骑兵驻守高地为居中策应。剩余五千兵马直扑我的城。而老妖精城中再出三千枪兵、两千刀盾做第三路兵马支援攻城的五千兵马。

很好,我开始出兵了,一上来就是一万八千人的大部队,只留两千枪兵守城,两千骑兵布成锋矢阵,八千枪兵呈三角形的三条边将八千刀盾手护在当中也呈锋矢阵,一左一右呈犄角之式,箭头直扑老妖精的兵马。

老妖精沉吟良久,开始用五千步军先锋来堵我的骑兵,然后又从高地上撤了三千兵来顶我的一万五千大军。同时出城的五千援军也加速往高地上冲。

结果我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从老妖精五千前锋军阵前掠过,直扑老妖精用来堵我步军的三千兵马。

而一万六千步军大阵也分为两个雁行阵,迎头包住了老妖精的五千前锋军。

等老妖精五千援军达到高地时,前锋五千军马和三千下了高地的兵马已经被判定全军覆没了。

而我出城的一万八千大军被判定还有一万五千人。骑兵一千五百,步军一万三千五百。

战至中场,老妖精高地上还有七千兵马,城里还有五千兵马。

于是我开始分兵,一万三千五百步军将高地围住,一千五百骑兵开始在老妖精的地盘里伺机而动了。

这下好了,老妖精上了高地的兵马下不来,城里的兵马不敢动。剩下一千骑兵配合步兵从高地上往下冲了两回,结果被我利用骑兵与步兵间的速度差异,把他的一千骑兵包住给灭了。至此,老妖精的骑兵全灭,根本没有了控制中场的兵力

老妖精发狠了,剩下的步兵军马开始全力突围,嗯……看看老妖精紧皱的眉毛,咱还不敢放水卫公、英公和江夏王看着呢,一放水等于狠狠抽老妖精的脸啊

给朝老妖精那座城的通路放开,让老妖精下高地

然后迎头用一千五百骑兵堵住老妖精的人,一万三千五百步兵合围,等最后判定的时候,老妖精剩下的五千多步兵全灭,我这儿还留了五百骑兵和一万人的步兵呢

“无力为继了”李靖摇摇头:“乐休用兵,果然深的要领。”说完指指高地:“我等都看到这里的重要性,只要控制这里就等于控制了中场全盘要道。但却忘了,若控制这里后,等于要多守一座城。两万兵马,要守两座城,还要攻一座城,分兵是必然的。看似场面上占尽上风,但却分散了兵力,造成兵力紧张。而乐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高地变成了一个陷阱,不断以优势兵力蚕食对手,让对手的兵越用越少,一直紧张下去,进不得,退不得。呵呵知节能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易了若是为了救高地上的七千步军,再从城内出兵的话,怕是城都保不住了。这种打法,换了我们任何一个贸然碰上,怕也是个败局”

李世绩、李道宗、侯君集都默默点头。

尉迟老黑则哈哈笑的开心:“看老程吃瘪,倒是难得”

“哼”老妖精瞪瞪眼,叫道:“我不服,再来一次”

“你的套路已经被这小子学了个干净来也没用而且说好的,谁输谁下去。这次换我,倒要领教领教这小子的手段”李世绩一边给拳头捏的嘎嘣嘎嘣响,一边说道。

兵棋啊,好怀念,玩这个不仅要时间,而且计算公式太复杂,难怪没流行起来。晚上回来见一个书友发消息给我,问我:“抓差四声),啥意思,为啥不叫抓和。”直接让我郁闷半天,回信道:“该自*行不?”另外要感谢书友地狱々劫狼、曲曲弯弯68等的一路捧场。拜谢了

第一百十一章 自挖自埋 (六)

第一百十一章自挖自埋(六)

跟李世绩的一盘推演很伤精神。老李布阵讲究一个首尾呼应,滴水不漏。所以跟他玩什么奇兵,那是找死,得按了正规套路来,但正规套路那是老李的强项啊?玩的过他的不是没有,但也不多。怎么办呢?要不赌一把,欺负老李还不是很精通兵棋的套路,利用规则想办法。

我的布局思路是开始就正奇相间,两千骑兵分做四队,直接扑老李的城池周边。一万五千步军分三个锋矢阵起头并进,直扑中路高地。

老李出城的一万五千人队伍,两千骑兵在前,左右五千步军,三千步军压阵,成十字型布阵。

虽然阵型严谨,但由于骑兵不敢脱离主阵太远,所以行军速度较为缓慢。在离中路高地还有一段距离的位置上,就被我的骑兵提前遇到。我的四组骑兵不断袭扰老李左右两阵及后路,拖的老李行军更慢。

此时老李分一千骑兵迂回想包夹我其中一路骑兵,但骑兵对骑兵,只要算计好行动距离和地形关系,他一千人还真追不上我的五百人。而我的另三路骑兵则开始聚集,摆出一副攻击老李三千压阵兵马的架势。

但老李也学精了,居然不理我,硬是以一千骑兵为箭头,一千骑兵迂回到了后阵,与三千压阵兵马会师,使我不能轻举妄动。

但是就因为这番布置,再次拖慢了行军速度,使我从容占据了中路高地,并完成布防。高地上五千兵马,左右各五千兵马,呈一字排开的堵住了老李的进路。而我的两千骑兵也汇集成了两路,一左一右吊在老李军阵之后,盯住了老李的后路。

两军虽未接阵,但局势却玄妙了起来。

李靖、李道宗、老妖精都眯着眼盯着沙盘,似乎在盘算如果换了自己该如何指挥。就连侯君集和尉迟老黑都不自觉的放慢了推杆的速度。

老李捋着胡子,眯着眼,考虑了一下后,将开路的一千骑兵后撤至阵尾,整个阵型呈“V”字雁行阵,左右两路步军突前,中路大军压阵。

但我指挥自己的左路大军与老李右路大军硬顶的同时,让自己的右路大军结成圆阵依托中路高地上的兵马,开始缓慢撤退了。

在这里,老李思考了很久。

如今的形式上两边势均力敌,甚至我因为占据了高地而略微占优。而且我军力占优,比老李多两千步军。老李的两千骑兵被我的两千骑兵牵制在了后路阵中,不敢动。三千中路步军肯定打不下我五千人把守的高地。左右两阵又被我的左右两阵牵制。此时我右路军的撤退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