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很对,谁都下命令,命令还都不一样,我们到底听谁的,不听谁的?”廖师长赞同地说。
“我们还要联系缅甸的内部势力,让他们配合我们作战,他们是当地的地头蛇,如果他们能帮助我们,我们就好办多了。”刘建业继续说道。
“我知道这个你做过这个方面的工作,这下你正好可以利用过去的关系。”郑将军说。
“这种事情,我不方便出面,还是由罗家湾那位戴老板手下的沈处长出面好了。他们干这个在行。”刘建业说道。
“要是能再时不时的骚扰一下倭国人,顺便搞一些情报就好了。可惜,我们都是正规军,干不了这个。”廖师长说道。
“我们是干不了,可是不代表没有人干不了。我们可以找那些缅甸当地的山地民族嘛。掸人,克钦人,他们都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干这个最擅长了。”刘建业说道。
“史迪威的手下好像有这么一个特遣队,有几十个人,任务就是进入缅甸丛林,采用各种方法袭击日军。用他的话讲,我想听到的一切就是从密林里传来的隆隆声。”孙师长说道。
“他们美国人可以这么做,我们也照样可以这么做。我们不还可以从果敢那里招人吗?那些果敢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在缅北地区,可是哪个民族都不敢来招惹的。”刘建业说。
“对,他们美国人找的是外人,我们是找我们的同胞,比他们还放心。”廖师长说道。
众人又聊了好一阵,才各自散去。
晚上,刘建业一早就在床上睡觉补充体力。蒋上尉则在台灯下面写着什么,然后装进了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收信人的地址是重庆曾家岩德安里101号——
抗站中台儿庄战役的敢死队队长仵德厚老人,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与他的战友们在天国里相会了。在祈祷他灵魂永安的同时,我们很难不会发出感慨,时间如流水,当年的那些生命,那些热血澎湃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许,不用多久以后,就不会再有多少人记得,曾经发生过的抗战,曾经有那么多得人,为了保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甘洒热血,无怨无悔。也许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会觉得,抗日会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倭国那么好,我们抗什么日呢?
让我们为仵德厚老人的离去默哀吧。
第二百六十二章卧薪尝胆(六)
史迪威奉召离开重庆,于1943年4月28日回到华盛顿。陆军部考虑得很周到,他们已经把史迪威的夫人威妮从西海岸卡梅尔的家中接到首都,以迎接远方归来的战将。
史迪威一贯恪守美国新英格兰一带的清教徒式的传统道德观,对家庭保持着一种神圣的感情。他从不放纵自己,甚至拒绝接受陆军部向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部派遣女军人。正因为如此,他对陈纳德开办妓院感到非常愤慨,把这看成是极为堕落和无耻的行为。
在中国期间,他和夫人保持着频繁的书信联系,时常在信中倾吐对妻子威妮和孩子们的思念和爱恋。1942年底,他的大儿子约瑟夫·史迪威中校和女婿伊斯特布鲁克上校也调到中国战区任职,这多少排解了一些他远离家人的孤独。
到达华盛顿的第二天,史迪威拜访了马歇尔。马歇尔向他通报了此次回国的任务和目前面临的问题。他告诉史迪威,5月中旬将在华盛顿召开联合军事会议,以研究同盟国的作战计划,其中包括中缅印战区的任务,会议的代号为“三叉戟”。目前中国方面已通过宋部长提出了最高统帅的要求,即要求首先集中力量对日军进行空中打击,并要求将5月至7月运到中国的租借物资全部提供给陈纳德,而根本不提整编军队和包括反攻缅甸在内的地面作战问题。陆军部认为,这一计划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果不尽快改善中国地面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日军将会很轻松地摧毁中国机场,并可能进攻昆明、桂林和重庆,以及阿萨姆的空运基地,就像去年上半年的浙赣会战里一样。这样,不仅空战计划会落空,而且中国战区也将面临更加危险的形势。但是,最高统帅却向罗斯福保证:“现有的中国军队能够阻止日军对地面机场发动的进攻。”马歇尔要求史迪威在第二天会见罗斯福总统时,详细说明中国战区的情况和他的观点。
4月30日,史度迪威会见了罗斯福,向他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中国战区的首要问题应当是整训和装备陆军部队,并通过反攻缅甸打通地面交通线。这样才能向中国运送充足的物资,挫败日军的地面进攻,从而保证空战的实施。但是,军事上并不内行的罗斯福已经决心要支持最高统帅和陈纳德的“空战第一”理论,他根本听不进史迪威的任何意见和解释,反而认为史迪威妨碍和拖延了陈纳德的空战计划。
当天晚上,史迪威应邀到陆军部长史汀生家赴晚宴。史汀生明确表示支持史迪威的观点,并很同情他的艰难处境。他马上打电话对罗斯福说:“我很钦佩史迪威,愿意就总统对史迪威的明显怀疑向总统作出解释。”后来,他又写信给罗斯福,表示了对史迪威的信任和支持。他在信中写道:“我非常了解史迪威,才把这场战争中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我相信,他是我所了解的唯一能够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人。”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围绕着中国战区“空战第一”还是“陆军优先”的问题,也分成了两种意见。不过,只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罗斯福的私人参谋长李海海军上将支持陈纳德,而陆军的马歇尔上将、陆军航空兵的阿诺德上将和海军的欧内斯特·金上将都支持史迪威。尽管如此,作为美国军队最高统帅的罗斯福总统还是拒绝了多数人的意见,坚持把陈纳德的空战计划放在第一位。
5月2日,罗斯福对马歇尔明确表示,他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再延误陈纳德的空战计划。他认为:“中国最高统帅的处境非常危急,他的政府有彻底垮台的可能。这是我们美国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必须在政治上支持最高统帅”,而“空战计划”对提高中国的士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虽然同意向云南的中国军队提供整编计划所“必要的物资”,并表示由他来就这个问题与最高统帅交涉,但同时又提出要修改“安纳吉姆”计划,缩小反攻缅甸的规模,把战役限制在缅甸北部,放弃进攻南部和夺取仰光的目标。而且,即使是这个缩小了规模的反攻战役,也必须放在陈纳德的空战之后。
史迪威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他认为,由于宋女士在美国住了半年,并且两次住进白宫,“已经弄得罗斯福分不清是非了”。因此,罗斯福“对最高统帅的品质、企图、权威和能力作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史迪威怀着郁闷的心情在日记中写道:“亨利·史汀生和乔治·马歇尔是通情达理的。陆军部也不错。甚至航空兵部队对陈纳德也有些厌烦。但是,当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家不赞成你的时候,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5月12日,有美英两国首脑和三军参谋长参加的“三叉戟”会议在华盛顿开幕。史迪威在卡梅尔的自己家里度过短短5天假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