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现在的士气已经振奋起来了。我们已经很难冲破敌人的阻击了。而且,我师团的官兵经过连续血战,伤亡极大,体力上损耗很大,粮弹即将告罄,难道,这种情况下你还有办法吗?”神田师团长反问道。
“我,我……”面对师团长的反问,平冈力大佐无言以对。
“师团和各联队烧毁军旗,以大队为单位,分散突围。警卫中队跟随我继续冲击,掩护部队撤退。”神田中将命令道。
“哈依!”此时,就连这个声音都显得有气无力了。
没有多久,神田中将带领着师团警卫中队和一些资源跟随他向中国军队冲击的官兵,高喊着“天皇陛下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的口号,冒着雨点一般泼来的子弹,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了最后的死亡攻击。
一颗机枪子弹,重重的撞在了神田中将的胸部。中将虽然努力用手里的军刀想要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子弹命中,中将最后还是颓然倒下。在倒下的时候,他的双眼仿佛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山和水,还有自己小时见到的那些秀美景色。
“夫人,我回来了,我再也不走了……”倒在地上的中将,默默的呢喃着,灵魂渐渐的脱离了他的身躯,向着远方的家乡飘去。
第二百三十章 … 血战落幕(一)
随着第78军的到来,伍公市一带的战斗也逐渐的停息了下来。第六师团的残余部队在各自带队军官的率领下,分散成若干小股,昼伏夜出,寻找中国军队阻击阵地的缝隙和各部队之间的接合部进行穿插,伺机渡过汨罗江。
几乎与此同时,新市那里的战斗也落下了帷幕。在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丢弃了几乎所有的山野炮和漫山遍野来不及带走的尸体以后,第三师团主力终于突破了暂编35师和第198师的阻击,抢在后方中国追击部队完成合围之前渡过了汨罗江。只是,为了掩护师团主力的突围,第三师团丢下了三个大队的官兵作为壁虎的尾巴。奉命接应第三师团北撤的日军第九独立混成旅团也在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损失巨大。处在日军退却路线东翼的第40师团,几乎是惶惶如丧家之犬,被中国军队第37军和第26军等部队追着屁股一顿猛揍,等到他们终于渡过汨罗江的时候,整个师团丧失了将近一半的兵力和大部分的物资补给。
当然,这些部队的命运和第六师团相比总还算是好的。第六师团虽然没有被缴获军旗,但是属下各部队几乎全都只剩下一些百余人的部队逃出了天炉。可以说,整个第六师团已经彻底残废了,只有进行相当于完全重建一个师团这样的大动作,还有较长时间的训练休整,才能使第六师团略微恢复一些元气。当然,这样重建过的部队,能不能恢复到往日熊本强兵的水准,那就不知道了。
1月12日,日军剩余部队相继退至汨罗江北岸,直到此时,他们才得以收容、整顿。
中国军队第20军、第58军、第73军、第4军、第37军和第78军尾追至汨罗江南岸后,第78军于13日渡过汨罗江,向长乐街以北实施超越追击。
1月15日,日军退至新墙河北原防地,第20军、第58军、第78军等中国军队一面寻歼汨罗江以南的残留日军,一面向新墙河以北日军阵地实施袭击。至16日,基本上恢复了会战开始前的态势。第11军指挥所也撤回汉口。
此次会战,根据会战结束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第九战区发表的战报说:日军伤亡65944人,俘虏日军中队长松野荣吉以下官兵139人,缴获步骑枪21138枝、轻重机枪415挺、山炮61门、无线电台9架及其他军用品;中国军队伤亡官兵39217名。而据日方第11军所发布的战报上的公开统计数字,日军战死1591人(内军官108人),战伤4412人(内军官241人),打死军马1120匹,打伤646匹。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这时日本的南方军正以破竹之势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第14军于1942年1月2日攻占美军防守的菲律宾首府马尼拉,第25军于1月11日攻占英军防守的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第16军同日攻占了荷军防守的东印度群岛的婆罗洲。但日军第11军在长沙却遭到惨败。以往日军作战,不论胜败,总是设法将阵亡官兵的尸体抢回带走,或焚烧后带回骨灰;情况特别危急时,也尽量将尸体掩埋。而此次会战,从长沙城郊到汨罗江畔,日军遗弃了大量尸体,由此可见其败逃仓皇。中国军队长沙会战的胜利,对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对支援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也有一定的作用。
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进行过程中的1942年1月1日,世界上26个反法西斯的国家在美国华盛顿集会,发表联合宣言。中国与美国、英国、苏联作为四大强国,领衔在宣言上签字。1月3日,盟国成立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经罗斯福总统提名,由中国方面的最高统帅出任该战区盟军统帅部最高统帅,统一指挥在中国的美国军队以及东南亚越南、泰国的军队对日作战。罗斯福总统在第三次长沙大捷后的第22天给最高统帅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同时宣布再次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其后,他并以他夫人的名义,邀请最高统帅夫人宋女士访问美国,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他还通过他的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授予第9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具体组织者、指挥者薛上将一枚美国勋章。
会战结束以后不久,二月九日,中国方面最高统帅借着战胜的东风,访问印度。针对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宣布日本援助印度独立和印度反英的情绪,最高统帅会见了包括圣雄甘地和尼赫鲁等印度政界重要人物,使出全身解数说服印度各党派。印度也从中国取得的长沙大捷中,看到抵抗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景,同意在战争期间继续留在英帝国的版图里,从而将本已发生动摇的印度拉回到同盟国的阵营。
另外,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动向中国国民政府提出,要废除西方列强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归还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是年的双十国庆,最高统帅于陪都通过讲演,兴奋激动地宣布实现了国父中山先生的此一遗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自尊、自强,才能赢得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尊重与平等对待。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誉与平等待遇,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真理。
当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应该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才换来的。就象后世的新中国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朝鲜战争,打败了强大而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使得中国真正成为可以和各列强国家在谈判桌上平起平坐,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大国。
一个国家的大国地位归根结底还是通过在战场上打败另外一个或几个大国获得的。这句话,始终都深刻地反映了世界政治的内涵。
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第九战区的作战指导正确。针对日军贯用“钻隙战术”悬军深入、速战速决、后续力量极为薄弱、后方联络线过长等特点,“始终按照天炉战要领指导作战”。据第九战区《第三次长沙会战战斗详报》所记,天炉战的具体内容是:“挺进兵团”在敌人后方进行游击战,“任敌原占地区内主要交通、通信之破坏及敌援军之阻击”:“警备兵团”“任第一线(即绪战地第一网形阵地带)之作战,敌进犯时迟滞消耗敌军,尔后转为尾击兵团”:“尾击兵团”“待敌通过第一线阵地后,衔尾猛攻,参加决战,力制(止)敌军筑路,截击敌辎重,断敌补给,击敌后援”:“诱击兵团”“占领绪战地第二、第三网形阵地带,迟滞消耗敌军,尔后转为侧击兵团”:“侧击兵团”“位置于决战地左(右)前方,适时侧击敌军”:“守备兵团”“先担任决战地之守备,俟敌攻势顿挫,断行反击”:“预备兵团”“占领决战地后方要点,必要时参加决战,扩张战果;或依情况占领预备阵地,收容决战地部队,转移作战”。
这实质上是利用多层次工事,以运动防御逐次抵抗,诱敌深入;以坚强的阵地防御战阻敌于预设地域,尔后集中兵力以外线进攻的运动战围歼敌人。它的中心思想与《论持久战》中一再指出的“运用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方式互相配合,必能使敌军处于极困难地位”的精神是基本符合的。由于挺进兵团和尾击兵团的战斗不仅使日军的后方弹药、粮食以及医药等军需物资供应不上,使其在当地筹掠粮草的企图也因不能分散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