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古龙传奇 > 第16部分(第3页)

第16部分(第3页)

也就是说,古龙所示的禅意,不是禅,更非禅宗,只是越出了宗教界限的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审美范畴。但因了这种禅意的体验,让我们于其中看到一片充满灵光的化境,一种隐现于有无之间的生命的搏动。

古龙想在凡俗生活中升华出一个瞬间包含着永恒的世界。同最精妙绝伦的艺术一样,那是一个超越了对立面,超越了因果关系,同时也超越了时空的世界,造化之功与匠心之运融汇贯通,合二为一。所以刚人其门时,理当见山不是山,见河不是河,但倘若深潜下去,悟出禅意,就会觉得天阔地广,情趣怕然,山又是山,河又是河了。

金庸的作品或许是“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

古龙的作品呢?

从苏拭的一首诗里是否可以窥见一斑: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永恒有时就凝结在瞬间。

●奇诡

以最少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效果,

就是最优美的动作。

古龙是一个看淡人生的人。

任何事成为过眼云烟,在他也只是一杯酒,一串笑声。

古龙又是一个执着艺术的人。

他总是想在已有的限制中突围而出。为此,他不断地尝试,不管读者的见仁见智。

他常常借题发挥,只要有机会,他总要借题抒写他的艺术主张。

他曾经大声疾呼道:

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小说,如果真是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至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到达巅峰,至王度卢的《铁骑银瓶》和朱贞木的《七杀碑》为一变,至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一变,到现在已又有十几年了,现在无疑又已到了应该变的时候!

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法尝试去吸收。

可见他对武侠小说的历史和传统了如指掌。

有历史的通道,就不会飘浮。

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自己站在哪里了。

他对现代小说和西方小说也颇有研究:

《战争与和平》写的是大时代的动乱和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人鼠之间》却是写人性的骄傲和卑贱;《国际机场》写的是一个人如何在极度危险中重新认清自我;《小妇人》写的是青春与欢乐;《老人与海》写的是勇气的价值和生命的可贵。

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一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画出人性入表达出他们的主题,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写法,武侠小说也同样可以用,为什么偏偏没有人用过?

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样,才能算正宗!

因了这种写作主张,他的作品便有了最令人激赏之处: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他舍弃了武侠小说常用的又讨好的模式:

一一一个有志气,天赋异禀的少年,如何去辛苦学武,学成后如何去扬眉吐气,出人头地。

一一一个正直的侠客,如何运用他的智慧和武功,破了江湖中的一个规模庞大的恶势力。

这些经历中当然包括了无数神话般的巧合奇遇,当然也包括了一段仇恨,一段爱情,最后是报仇雪恨,有情人成了眷属。

古龙小说中的主角并不都是顶漂亮的,很少有武功天下第一,容貌盖世无双的形象,而着力写有血有肉的江湖人。如《天涯·明月·刀》的傅红雪、是沉默孤独的跛子;《流星·蝴蝶·剑》的孟星魂是不见天日的刺客;《萧十一郎》中的萧石逸是声名狼籍的大盗;《欢乐英雄》中的王动是四体不勤的懒鬼;……楚留香和陆小凤已是最好的形象个案了,但也算不上是“刚毅木讷则仁”,“为国为民牺牲”的侠之大者,但他们外表的平凡,更显衬出内里的孤高的侠气,“人气”中的“侠气”。

语言也是古龙求变的一个关键环节。他的作品越到后期,越没有大段大段的描写,都是以一两句话为一个段落,跳跃性大,节奏感强,和台港惜时如金的紧张生活很吻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