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捕快春秋[武侠耽美] > 第100部分(第1页)

第100部分(第1页)

见面前二人均有所警惕,郑岩忙笑着向他们解释道:“我一个远房亲戚是高邮人,前年,他来哈密做买卖,顺道在我这里小住了几日,曾说起他们那里有个叫黄芩的捕头,为人很是不错。因为‘黄芩’这名字原是一味药,很特别,我便记住了。今日,你的朋友也是自高邮而来,也叫黄芩,我才不禁想,这么少见的名字,又同是出自高邮,只怕是同一个人也不一定。”

知道死咬着不承认也没用,韩若壁干脆瞧向黄芩,笑道:“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你的名气都传到这里了,怕是不怕?”

黄芩只当没听见,面露微笑问郑岩道:“郑大哥,高邮的地方不大,不知你那亲戚姓甚名谁,说出来听听,我指不定识得。”

没想到他会细问,郑岩怔了怔,呵呵笑了几声,敷衍道:“我那亲戚在高邮又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物,黄捕头哪里会识得,不提也罢。”

说完,他不待黄芩再言,就忙着指使徒弟干这干那,瞧上去一副很忙的样子。

韩若壁和黄芩对望了一眼,继而伸手一把拉住郑岩,嘻嘻笑道:“郑大哥,我今日来,是特意请你去喝酒的。这位黄捕头也是很能喝的主,我们三人比试一场酒量,你意下如何?”

郑岩听言,不由自主地舔了舔上唇,目中流露出期盼之色。显见他是好酒之人。

韩若壁见状,便要拉他出门。

可他硬是不肯,一边摇头,一边苦着脸道:“今日不行,我手上还有好些农具要打造,都是雇主急着要的。”

韩若壁又劝了一阵,但郑岩就是说什么也不去。

最后,韩若壁只得两手一拍,摆出一副失望模样,道:“既然郑大哥有事要忙,那只能改日再来拜会了。”

郑岩连声道好,将二人送至铺外,挥手告别。

离了铁匠铺,黄芩与韩若壁并肩而行,边走边道:“这个郑岩好生奇怪。”

韩若壁道:“是奇怪,以他嗜酒如命的秉性,有人请喝好酒,却居然放下不喝,这太不寻常了。”

黄芩淡然道:“他说有亲戚在高邮,只怕是即兴胡说来的。”

韩若壁道:“我也有此感觉,所以才执意邀他一起出来喝酒,想借机套他的话,无奈他不答应。”

想了一阵,他又道:“我实在想不出,他不过一个铁匠,因何对你如此留意。”

黄芩不经意地笑了笑,道:“想不出的,就莫要想了,快些填饱肚子是正经。”

韩若壁道:“你似乎并不在意。”

黄芩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在意又能怎样?”

韩若壁道:“果然,只要和案子不相干的事,你就全不在意了。”

言毕,二人找了间食肆走了进去。

铁匠铺门口,郑岩目送黄、韩二人走远后,留了徒弟在外面看铺子,自己反身转到里间,唤了声:“婆娘,快替我准备一下,我要出堡去。不用准备太多,天把就得回来。”

他婆娘正在烧午饭,懒洋洋地应了声,道:“去到哪里?”

郑岩道:“去趟‘百户所’,把修缮好的刀剑给百户大人送过去。”

他婆娘用鼻子‘哼’了声,埋怨道:“上赶着送去做什么?那个姜百户,每次送刀剑来修,就只会说些保家卫国的漂亮话,从不会给钱的。真要他们拿起刀剑保护我们的时候,却又全不中用了,还得靠尚堡主他们。。。。。。”

本来,明廷疆域内的军队,分为卫、所两级,战略要地设‘卫’,一般地方设‘所’,哈密卫就是其中一卫。一卫管辖五个‘千户所’,一个‘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所’。‘百户所’由‘百户’管辖,总共约一百来号人,平时实行耕战结合,既负责地方防卫,又进行屯田耕种。

可在哈密,这些卫、所,不但常驻军队的人数很少,战斗力还极差,别说驱逐境外的吐鲁番军马,就连掺和哈密内部各族争斗的力量都没有,迫不得已时,还得明廷从关内调兵,是以,当地汉人百姓都不太瞧得上他们。

但实际上,以设置异族自治的缓冲地带作为屏障,不在此类边疆地区大量屯驻兵马,早已成为明廷的习惯。比如‘朵言三卫’便是如此。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可借助当地外族自己的兵力保卫大明的国土,又不必花费朝廷的钱来养活这些兵力,所以,明廷才乐此而不疲。

听自己的婆娘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数落着,郑岩不耐烦地斥了声,道:“你懂什么!我此趟去送刀剑,是为挣银子的。还不快替我收拾包裹!”

听说能挣银子,他婆娘立刻边麻利地收拾起一个包裹,边问道:“怎么挣银子?”

郑岩道:“前几日姜百户来时,说起‘忠顺王’不知为何要找一个高邮来的,叫黄芩的捕快,若有人上报他的下落,便可得赏银五十两。”

他婆娘讶道:“这个高邮的捕快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得罪了忠顺王,竟要抓他?”

郑岩摇头道:“没说要抓人,只说知道他下落的,便报上去。如果要抓人,给的就不会是赏银,而是花红了。”

说着,冲他婆娘得意一笑,他又道:“你不是老抱怨,活了大半辈子,连锭五十两的大银都没见过吗?这次就拿回来,让你捧手心里瞧个够。”

他婆娘讶异道:“莫非你知道那个捕快在哪儿?”

郑岩道:“那当然。”

他婆娘忙将包裹塞给他,道:“快去快去,莫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