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捕快春秋[武侠耽美] > 第53部分(第1页)

第53部分(第1页)

“林文卿”忽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司徒势并没有做错,温老又何必多事。”

温长春打了个哈欠,道:“头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我这双老眼,平日里都闭着,只有见了真金白银才睁开,哪管得了别人的闲事。只求银子安稳到手,大家各奔东西。”

“别尽说废话浪费吐沫!头儿,什么时候才能分货?”一个粗鲁汉子不满道:“窝在粮仓里和老鼠、米虫做邻居,都要窝出病来了。”

“林文卿”道:“你们跟着管通上船,到了地方,卸下货等我,我一到,大家便可分了银钱,各自离开,以后谁也不认识谁。”

温长春笑得一脸褶子,道:“总算熬到头了。”

大家得知自己的那份就快有了着落,到手的钱财花也花不光,都长舒了一口气,心情大好起来。

“林文卿”看向管通,悠悠道:“要是有人趁我不在,想先行打开粮袋,吞下我那份,哼哼,‘百里见秋毫’可不是拿来唬弄人的。”

原来,他便是“三针”中为首的‘秋毫针’。

“一钱,二圈,三针”是江湖上六个使暗器的绝顶高手,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但名气如日中天。

“秋毫针”这话显然是用来震慑管通的。

管通拱手道:“假使有人敢打头儿那份东西的主意,我第一个不饶过他!”

“秋毫针”点了点头。

之后,他打发众人各自回去休憩,等待第二天上船。

人和货同在一条船上的安排,在秋毫针看来十分稳妥,因为这样一来,一方面,他的同伙们能掩饰身份离开高邮,另一方面,也可暗中护送混进粮袋里的财物南下。

次日午时,三艘漕运的巨舶满载粮、物,准时出了码头,顺水而下,声势浩荡地驶离了高邮。

到了夜里,粮船上点起火炬,靠边停歇,一夜无事。

天色渐明时,粮船再次起航,船上的火矩也陆续熄灭。

没过多久,船行至一处河弯。

此段水路河水湍急,本来就少有船只停留,再加上漕运的船只到达前,早有警示出去,封了前后河道,禁止其他船只驶入,是以空荡荡的河面上,只有这三艘粮船霸道地行进着。

管通等人到底是在粮仓里闷了太久,上了粮船后,就在舱中呆不住了,除了吃饭、睡觉,他们都站在甲板上时而左顾右盼,时而走动走动,舒展心情。

曙光迷蒙之中,一声号角过后,离河弯不远处的浅水芦苇里,突然飞也似地驶出四艘长形的平底船。船上各有*个或以黑漆涂面,或以油彩糊脸的可怕人物。他们不但背刀挟剑,而且持篙挥桨,向河中心冲出了四丈有余。

很快,这四艘平底船,一艘紧接一艘横拦住整个河道,挡在了第三艘粮船前,将它与前两艘船生生分开。

第三艘船瞧见若继续行驶,必然撞上来船,有船毁人亡之忧,于是紧急下锚停船,立于河心。

正当此时,那四艘船上各有数人点起火把,聚集在桅杆下。

火光映着曙光,令得船头挂着的丈许长的白布异常耀眼。

布上斗大的字迹鲜红如血,迎风招展,令人无法忽视。

写的是:“江湖寻仇,不劫粮船!”

这里并非饥荒灾区,而是鱼米之乡,最是富饶,平日间劫商船的盗匪不少,劫粮船的却从未有过。

粮船上押粮的众人瞧见此等阵仗,没有一个不胆气大寒,生出凛骇之心的,都萎缩不前,瞧向领头之人,以眼神征求意见。

领头的当然也瞧见了那八个大字,思考了一瞬,当即想到船上夹带的十几个江湖人。那十几人的底细,他并不知晓,只是碍于与粮仓管事的私交,所以应其请求,把人带上了。

他心下估摸着:真是江湖寻仇,八成就是找他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