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杨贵妃 > 第31部分(第1页)

第31部分(第1页)

惯,这样大封赐,应等到杨鉴服丧满后一起颁布的,杨鉴也应该得一个国公的爵位。

然而,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还有出乎人们意外的是:三位国夫人的封赐,没有举行大宴会,只她们三姐妹入宫谢恩而已,此外,在皇室来往中,也有些乱了辈分的尴尬事,封秦国夫人的贵妃之妹,独到太子那儿去谢恩,照她自己和杨贵妃姐妹行的辈分,她比太子高一辈,可是,她的丈夫柳澄之的弟弟柳潭却婚太子的女儿和政郡主。从夫的辈分,她又比太子低了一辈。秦国夫人为了给予丈夫体面以及为柳氏家族着想,便去东宫谢恩,太子李亨为了辈分上的大混乱,只好不见,由东宫的官员接待。

在封杨氏三姐妹时,宫中另一位特殊人物高力士,破例获得特擢,皇帝予高力士以从一品骠骑大将军衔。武官二十九阶,以骠骑大将军为最高。大唐皇朝正一品官阶的只有三师、三公,由此,可见高力士地位的特出。

在大封赐之后不久,大唐天子的寿辰到了。

这回,皇帝过生日是由杨贵妃亲自主持筹备工作的,协助她的是谢阿蛮,她们合作着进行各种游乐,到处告诫,不许先向皇帝透露节目,连高力士也在内,而且,高力士还承担了一项巨大的工作,他从北门禁军和闲厩中调出四百多人交杨贵妃调遣。

寿辰大典分作两个地方举行,先是在大明宫的含元殿,早朝,受百官朝贺,大朝仪完毕,皇帝先退,接看,百官分从通乾门和观象门而入,经过宣政门的左右城门,再由宣政殿两边入内,穿着锦衣的内侍引百官分自东、西阁门过,进入有一百二十名仪仗队守卫的紫宸门,到紫宸殿。皇帝在紫宸殿又受一次朝贺,这回的规模更大了,除百官之外,皇族中人,命妇,都来见驾拜寿。

紫宸殿内演奏了一套雅乐,又北上,皇帝和贵妃在蓬莱殿以南台阶上设座,皇族和妃嫔命妇分侍两侧,有高级爵位和官位的也在两侧和两边设席,其余百官则在紫宸殿以北的廊间设席,两殿之间的大片空地,东西两面都盖有长条彩帐,但空出很阔的通道。这大片空地,是供表演用的。

传统仪队奏乐巡行之后,是内外两班合奏寿乐,这都是典丽庄重的节目。

但在寿乐合奏之后,赐酒时,外面忽然有了鼓声,一通鼓罢,有方响的轻鸣,接着,一骑马自西面承欢殿那边穿过锦帐而入广场,马上的人戴了大面具,直驰到中央,勒住马,倏地站立在马鞍上,向皇帝拜舞祝寿。

大唐皇帝向身侧的高力士询问,旁坐的杨贵妃笑说:“现在不要问,你猜猜是谁?”

也在同时,着了彩衣的马僮牵了身上披锦的马匹分东西入场,每边同时进入两匹马,马匹一入场内,马僮就离开了马,马匹自动排列,一共进入百匹马。分两行排列,没有人指导,但排得很齐。

于是,原先骑马而入的人,策马退到一边,取号角一吹,那一百匹马齐一地稍屈前膝,作拜状,又接着,号角吹出不同的声音,一百匹马在原地摇头摆尾作舞蹈之状,马的动作整齐而健美,又接着,号角和两种乐器合奏,一百匹马的舞蹈姿态变了,它们由原地而移步,自行组成一个圆圈,在走动中舞蹈。

一百匹马自行舞蹈,那是从来没有过的,皇帝为之大乐,他接连着叫出赏赐,又命画工们把今日的马舞画下来。

当百马舞蹈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节目完毕时,百官命妇自动地高呼万岁。而杨贵妃则命人召戴面具的骑士入觐。

皇帝在群呼万岁声中,饮尽了一杯酒,连忙问:“那戴面具的是谁?”

此时,戴面具的人已由东面上阶,左右为之除了骑服和面具。于是,皇帝看到了,那是谢阿蛮!在大欢喜中的皇帝赐一杯酒给谢阿蛮,问她训练舞马的人是谁?

“马是从节度使安禄山、高仙芝两人所献者群中选出来的,出主意的是贵妃和我,训练马的人是高公公设法调集的!

他们日夜辛苦,三四个人服侍教导一匹马,训练了几个月才成功!“谢阿蛮说完,再向皇帝和贵妃拜寿。

“玉环,赐她些什么啊?”

“也赐一个国夫人吧!”杨贵妃俏笑着说,再撩起自己的袖子,露出一只红玉的臂环,褪下少些,再向皇帝说:“这是你送我的,你说是外国进贡来的宝物,转赐阿蛮吧!这小鬼还没有丈夫,总不能封国夫人。”

皇帝褪下贵妃的红玉臂环,转而套入谢阿蛮的手臂。谢阿蛮看看左右,道谢之后,低声问:“皇帝,贵妃,好象有一位国夫人没有来?”

“嗯,是虢国夫人,贵妃说她不肯早起——”皇帝笑着回答,“早知有马舞可看,她一定会起个早的!”

在马舞的大场面之后,又是奏乐,赐宴也开始了,皇帝和贵妃依例至三献后退席——那是为了让百官可以自由自在地吃喝。

当皇帝和贵妃才退入蓬莱内殿时,宫门内侍奏:虢国夫人到——皇帝在欣扬中,随口说:“我们去迎迎这位迟到的客人!哦,传命,许虢国夫人骑马入宫门!”

依例,命妇入苑后不得乘车,但可乘步辇,但至内宫门外而止。皇帝正想着马舞,就说出准许骑马了。

杨贵妃淡淡一笑,再说:“应该让花花也参加舞马的,和阿蛮配对!”

皇帝捏着贵妃的手,于嬉笑中徐徐起身,他真的要出迎了,两班执事内侍迅速地通知外面。

在辇路上,虢国夫人骑着马,缓缓地到殿阶,又缓缓地下马,上阶后再拜见君王。

今天的杨怡,一身紫和绯相配的长衣,没有画眉,也没有施脂粉,但是,她和浓妆的女人们在一起,自有一股清媚与明艳的风韵!皇帝又为此而笑,杨贵妃也赞美她本色的艳丽——而这,成了大唐的历史:舞马的姿态被画出和雕刻在器皿上,而虢国夫人的不施脂粉,赢得了两句诗:“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淡扫蛾眉的大唐天子小阿姨使得大唐天子意思浮动,老去的男性生命,有着飘然乘风的想头,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似一只阔口兽,可以把杨氏姐妹并吞下去。

杨贵妃看出皇帝的神往,当杨怡和玉真公主在酬酢时,她拉过皇帝,悄悄地问:“三郎,不该封花花为国夫人的,是吗?”

“哦,哦——”皇帝支吾着,终于,坦然说:“我想,还是让她作国夫人的好,有时,有时——”皇帝眯了眼,不再说下去了。

可是,杨贵妃却不放过他,追问:“有时怎样?”

“有时,名和实不必一定要连在一起的,譬如阿蛮……”

“那是要我再作成你?”

“这个,贵妃想来会有分寸吧——”大唐天子笑说,“我变得很贪心了!”

杨贵妃对皇帝的“贪心”有不满,每一个女人,都会有同样的心理的,不过,由于对方既是皇帝,又对自己坦白,她只能把自己的不满收敛了。

但在这一瞬,她又想到了寿王,自己和寿王作夫妻时,寿王从不会有这样的话出口的,而且,她也知道,当自己为寿王妃时,寿王的确只有自己一个女人。

当杨贵妃思念流转之时,淡扫蛾眉的虢国夫人又到了他们的身边,她再一次向皇帝拜,讲了祝寿的话,同时谢恩。今天的宴会是为皇帝祝寿,同时,兼为封三位国夫人补行贺宴——封三位国夫人不举行大仪式,是杨贵妃听从杨钊的建议而请皇帝不铺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