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越战争秘录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中越战争秘录

作者:金辉、张惠生、张卫明

内容简介:

军人的太阳命定要在战火中升起,而军人却不能为自己的光芒去制造战争。当八十年代的帷幕拉开的时候,笼罩在人类头上的是战争甚至核大战的阴云,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华大地又一次挺起了脊梁,体现了民族的军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之师,以自己的英勇作战和牺牲,给越南地区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胜利完成自卫还击、保卫边境的光荣任务。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这是口号,更是支柱,这是强音,更是强力,老山呼出:自强万岁!

正文

第01章

1。白宫。邓小平语出惊人,确认中国集结军队

他俯视微呈弧形的太平洋。在一万公尺高空。

第二次飞越太平洋,壮阔感一如前次。

五年前,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在那个讲坛上,他首次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主席的三个世界的宏论。而这一次,巨人已经作古,他本人也在同他的国家经历又一次大起大落之后,作为中国的新的巨人,亲往大洋彼岸。

这是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按中国的农历是正月初一——已未年春节。

由于逆地球自转飞行, 银白色的波音707座机迅速地没入夜空。片刻,一位机组人员走到他的身边,“小平同志,飞机刚刚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我们现在又回到了戊午年的除夕。”他笑着点了点头,又点燃了一支熊猫牌香烟,旋即融入沉思。

新年伊始,种种迹象都表明,1979年对他是一个幸运的年头。中美两国首脑再一次会晤, 中美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引起世人瞩目。他的照片又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选为1978年“世界风云人物”。更重要的是在国内,一个月前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凡是派”没了市场,华国锋作了检查,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现在,掌握着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实际最高权力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他,要在国际舞台上施展他的政治才干和艺术了。

1月29日上10时,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仪式,以欢迎外国元首的礼仪欢迎邓小平副总理。五星红旗和星条旗有史以来第一次并排飘扬在美国总统府上空。宾夕法尼亚大街也插满了中国红旗。在华盛顿,对代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红旗的需求是很少的,国务院礼宾司的一位官员给纽约的利伯曼打了电话,于是从没有一面中国国旗到做好160面红旗这项工作就完成了。 另外,佐治亚州穆尔特里市市长兼警察局长也在28日亲自将精选的1500枚红色的、粉红色和白色的茶花送到白宫。作为欢迎邓小平的国宴上的主要饰品的山茶花,是卡特家乡佐治亚州的州花。这种花是两千年前首次在中国发现的。美国给予邓小平“超级红地毯”的“超规格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1100多名记者云集华盛顿报道这次划时代的访问。一位美国记者写道:在华盛顿——这个国家的的这个圣地,他将看到一座座五色石建造的民主圣殿,一座座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纪念碑,一座座巨大的博物馆和政府的全部壮丽景观。然而,邓小平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倒是他在美国遇到的几次亲台湾分子的示威和极端主义分子“手举红宝书的游行”,更加深了他对美国式民主的反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会忽略他的主要的目的。

红地毯。礼炮。仪仗队。白宫的欢迎仪式。在简短的致词中,卡特热情地借这个机会邀请中国同美国一道“共同走向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邓小平却严肃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界“很不安宁”。

不知是要考验还是要证明他那过人的精力, 在美8天,他的日程每天都被排得满满的。

1月31日,星期三,华盛顿。

晨,在布莱尔大厦接受费城坦普它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出席仪式,致辞。

上午,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上午,瞻仰林肯纪念堂,献花圈。

上午,参观华盛顿全国宇航博物馆。

中午,同一批有影响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共进午餐,回答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下午,出席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交流协定签字仪式。

下午,在华盛顿国宾馆接受美国广播电视界采访。

晚,在中国驻美联络处举行盛大答谢招待会。

晚,会见西哈努克亲王。

在美国,他从阿拉斯加到华盛顿,然后乘坐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飞往亚特兰大,再到休斯敦,最后至西雅图,把美国绕了一圈。

他抵达美国之后两个小时,就到布热津斯基家中赴宴,品尝的是烤牛肉,这一“典型的美国菜”,是一年以前两人在北京就商定好了的。为了这餐家宴,女主人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客人满意地离去。而布热津斯基这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更是逢人便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领导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在他家吃的。

在休斯敦的一天中,他既坐了开发西部时的公共马车,又坐了航天飞机,他坐在马车上绕赛马场一周向观众致意,他坐进航天飞机进行了从十万英尺高空向地面的模拟着陆。晚上他吃了一顿标准的牛仔晚餐,浓汁烤猪排、烤蚕豆、核桃馅饼和啤酒,然后又穿着毛式制服戴着牛仔帽观看了骑士表演。观察家们说,邓上一次戴帽子是在六十年代中期,那是被红卫兵戴上纸的高帽子游街批斗。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第一个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人格伦参议员为邓小平讲解,邓对他说,“你成了神仙了。”格伦说:“人们什么都叫过我,但我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称呼。”

2月1日,中美联合公报在华盛顿发表。公报中说,两国“重申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谋求霸权或支配别国”,当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拜会美国国务卿万斯,要求对公报中的“霸权”一词作出解释,万斯于是试图使这位苏联外交官放心,美中并没有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苏联人当然不能放心。 1月27日,即邓小平访问美的前一天,塔斯社报道大批中国军队向中越边境集结,并对此表示关切。与此同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北京对河内发出战争声调》的文章,说有迹象表明,中美关系每发展一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局势就变得更具有危险性。在一月份中,国际舆论大量报道了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的集结和调动,并对此作出种种分析和猜测。对于这个各国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在美国同样快人快语,直言不讳。

每天,邓小平猛烈抨击和强硬警告的语言,都被各种传播媒介从北美发往世界各地。

还在两个多月以前,邓小平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以及途径仰光的时候,他就毫不含糊地抨击大霸和小霸,提醒东南亚提防“东方的古巴”,并警告越南不要在柬埔寨玩火。但越南还是有恃无恐地大举犯柬,并且轻易得手。这不仅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而且是对中国的无视和挑战,岂有此理。欺人太甚。这回巨人是真的动怒了。

邓小平方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纽约州一位众议员说:副总理先生肯定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诚实坦率,而且和蔼可亲。

华盛顿一位教授说,邓小平坚强有力,语言精辟,超载了当,机智老练。

美国一位新闻评论员说邓讲话坚强有力和富于幽默感。

一次和美国国务卿万斯共进午餐之后,邓小平同等候在国务院休息室的记者们进行了短暂的交谈,记者问他们会谈中都谈了什么,邓说我们谈了“从地上到天上的一切问题”。

在和卡特第一次正式会谈开始这前,邓小平问道:“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项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