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而该发动机装配在小型轿跑车上的成功也让梅赛德斯紧跟着推出了其190〃奔驰娃娃〃。

梅赛德斯不得不加紧努力,以保持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这也推动了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供应商,例如罗伯特·博世公司等。相应地,这让整个德国汽车业在豪华车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皮耶希和卢茨时常会意识到彼此的存在。1974年,当卢茨进入福特欧洲分部时,皮耶希担心他会为这个以往更加偏重风格设计、而不太重视发动机性能和技术的公司带去更强大的动力系。皮耶希总是很快就否定福特欧洲分部新开发出来的任何东西。在20世纪70年代末,福特推出了其CVH发动机,皮耶希……当时他已经是奥迪研发部门负责人……在一次车展上带领他的部下走到福特的展台,看了这台发动机之后,他轻蔑地说:〃我们不怕这个。〃

。 想看书来

第6章 费迪南德·皮耶希(5)

在设计方面,卢茨的确走在皮耶希的前面,尽管只领先一点点。福特在1982年推出其流线型塞拉,而皮耶希的低牵引力奥迪100在一年后面世。他们两个一起,改变了随后20年间全球范围的汽车设计。

皮耶希还一直非常警惕针对他个人的竞争者,他很担心有一天卢茨会成为大众公司老板的候选人。卢茨这个瑞士裔美国人似乎是大众公司的一个绝佳的人选,因为大众公司在美国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李·艾科卡在1985年聘用了卢茨,否则,卢茨将可能在1988年称为奥迪当家人的候选人。在卡尔·哈恩(Carl Hahn)1992年卸任大众董事长一职时,皮耶希以策略战胜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丹尼尔·格乌德弗特(Daniel Goeudevert),成为哈恩的继任者。丹尼尔·格乌德弗特曾接受卢茨的聘任,在福特公司工作过。

卢茨对于竞争大众的这个职位似乎不感兴趣,因为他是接替李·艾科卡掌管克莱斯勒的不二人选。到艾科卡跳过卢茨,指定通用汽车公司欧洲分部负责人罗伯特·伊顿(Robert Eaton)为其继任者时,皮耶希已经确保了大众公司CEO的宝座。

无论如何,阻挡皮耶希的步伐将很难。自1972年进入奥迪那一天开始,皮耶希就已经瞄准了这个职位。

1979年,沃尔特·特雷瑟(Walter Treser)和皮耶希用一辆伪装成标准奥迪80的车检测新的Quattro全轮驱动系统,他们在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Stelvio Pass进行冬季测试。皮耶希看到有两个人在费力地给卡车装防滑链,于是他停车下来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特雷瑟回忆道:〃那两个人挥手向我们告别,他脸上挂着夸张的笑容,踩足了油门启动……我们的车并没有防滑链或冬季专用轮胎,那两个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样一辆粗陋的奥迪车能够在这样恶劣的雪天行驶。他非常享受用这种方式去证明一件事所带来的快乐。〃

20世纪70年代末,位于德国因戈施坦塔(Ingolstadt)的奥迪研发中心已经成为新技术的温床。在那个被奥迪员工称为〃皮耶希大厦〃(Palazzo Piech)的大楼内,汽车业的技术议程正在形成。

跟那些新的概念一样,皮耶希似乎还很喜欢设计的过程……采用原始的概念并将它们应用到汽车制造中的那种严密性和规律性。在他看来,技术是建立奥迪品牌的唯一途径。战前的〃NSU…奥迪〃这个名字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经渐渐消失了,当时大众公司已经取得了奥迪大部分的股权。这是一个对高贵充满渴望的品牌,但是在皮耶希加盟之前,奥迪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势头。公司的精神〃科技实现进步〃(Vorsprung durch Technik)其实就是皮耶希的精神……这是一种信仰,他们相信,技术是解决汽车业内所有问题的答案。奥迪正是这样一种理论的试验台,也是皮耶希实现理想的跳板。

他在奥迪的生产过程中提出和推行的概念,有很多都是借鉴别人的。皮耶希非常擅长提出新的概念,他从不考虑申请专利,他的目标比那更高。他要的是取胜……在赛场上或者在展示厅内。这一点是他从在保时捷管理赛车队时经历过的那种紧迫性中学习到的,汽车设计也是一项团体运动,也需要一名教练……一个严厉的工头……而皮耶希非常适合担任这样一个角色。

〃他非常善于借用别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前大众公司的一位高管人员说,〃一旦接触到什么好的概念,他立刻就能领会,就像毕加索,他在看到非洲的一种面具之后,将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手法 。20世纪90年代,他在大众公司实行的平台共享策略,正是丰田公司首先提出来的,只不过丰田没有为这一做法命名而已。〃

皮耶希的外祖父费迪南德·保时捷当年曾为奥迪的前身汽车联盟(Auto Union)公司制造轿车和赛车。但是,皮耶希没有选择梅赛德斯…奔驰或宝马,而选择奥迪,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奥迪这个品牌一向都在努力走自己的路,因此它很容易接纳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年轻工程师。皮耶希认为,在这里他可以组建一支像在保时捷时那样的团队,相比德国南部的竞争对手,在这里皮耶希能够更容易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奥迪的产品设计。梅赛德斯给人的感觉是已经过于〃成形〃,而宝马也已经习惯于冯·金海姆的那一套领导方式,只有奥迪才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最佳机会,实际上,皮耶希时代的奥迪公司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对整个汽车业的技术产生了比任何其他汽车公司都大的影响。

〃皮耶希为量产制造商带来了高水平的设计,〃一位竞争对手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在他的带领下,奥迪已经变得能够与宝马和梅赛德斯相抗衡,在20世纪90年代,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大众公司已经成为其他欧洲公司追赶的目标。〃

皮耶希决定,奥迪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但是由于无法从大众公司独立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成为奥迪CEO之前15年,他就决定,大众的这个子公司需要有自己的营销、客户服务、销售和经销商网络,它必须完全独立。

〃皮耶希非常有计划性,他深受亚洲思想的影响,〃他从前的一位同事说,〃他的目光总是很长远,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他会相应地采取行动。从进入奥迪那一天起,他就有自己的战略,在1975年他成为奥迪研发中心负责人时,他也很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

第6章 费迪南德·皮耶希(6)

1983年款奥迪100是流线型设计的一场革命,其牵引系数为量产轿车历史上的最低值。行驶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这款轿车拥有前所未有的高回头率。此后,整整两代轿车设计者都在选择纯粹的流线型设计。这是战后汽车设计领域中的一次彻底的改革……与1974年克莱斯勒的气流设计具有同等重要的革命性意义,而后者几乎没有在汽车业产生什么影响。

不过,尽管1983年款奥迪100经常唤起人们的回忆,但确立奥迪公司在汽车技术领域内领军人物地位的,却是1980年款奥迪100。那一年奥迪100的一个版本被命名为Quattro,因为该车型是全轮驱动。这是历史上第一款量产的四轮驱动高端轿车,正是这一车型提升了奥迪在全世界的汽车媒体和普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很多年来,人们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奥迪取得的成绩所带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越野车革命就间接地受到了奥迪的影响。取代乘用轿车流行起来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最初并不是起源于李·艾科卡重新为其注入活力的吉普品牌和鲍勃·卢茨的第一款福特探险者(Explorer),SUV的兴起得益于公众对皮耶希在奥迪推出的全轮驱动系统的接受。最初作为豪华轿车和性能轿车的附加功能出现的SUV,已经成为各领域的驾驶者逐渐发现并喜爱的车型。

如果说皮耶希是第一辆奥迪Quattro诞生的驱动力,那么奥迪Quattro之父就是工程师乔格·本辛格(Jorg Bensinger),在20世纪70年代,他担任奥迪路面测试部经理。本辛格是在1977年2月他在芬兰的时候构思这一概念的。

当时,本辛格刚结束一款传统奥迪轿车在恶劣条件下的测试,开始测试一辆全轮驱动越野Iltis车。他在思考是否可以将一辆跑车的动力分配到4个车轮上,以提高公路赛车的性能。英国公司Jensen自1966年以来在少量地制造四轮驱动Interceptor FF(Ferguson Formula)车型,但四轮驱动在乘用轿车领域的应用是前所未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