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事实上,你遇上一个人纯属偶然。那么,意义会在偶然中存在或诞生吗?既然一切都存有偶然,那么你的追求有何意义呢?贾宝玉和林黛玉要不是有一段木石姻缘般的定海神针在那儿戳着,能那么荡气回肠吗?

这就如大海捞针。

大海里的那根传说中的针就是你要找的必然性,就像你和她相遇的必然性一样。如果你执意要找那根针,反而找不到。大海茫茫,何处寻针。所以你不能这样一意孤行。这样一想你反而可能找到一只玻璃瓶,瓶子里装着一封海员遗书。你还可能找到一副水晶眼镜,那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老太太留下的纪念品。你还可能找到一只瓷碗,那是郑和下西洋后清点货物时抛下的次品。你还可能找到一只胶鞋,那是我军在南沙战役时一个小战士不慎丢失的。

四、情感解析(2)

对于这些偶然发现你真的在意吗?其实你内心里真正要找的还是那根针。

针是什么?针就是那个非瓶非镜非碗也非鞋的抽象。可是,大海里的必然性就只是这样一根针吗?虽然大海捞瓶、大海捞镜、大海捞碗、大海捞鞋也相当难,但你认为那些都不是你要的。所有被你轻易碰到的东西都被认定成偶然的。只有那个无非也是凭偶然才能得到的东西却被认为是要找的针。

但针就一定存在吗?难以确定。但对针的追问一直存在着。

难道必然性只能存在于对必然的追问中吗?

你追求她也是在追问必然吗?

她是不可替代的吗?

什么才是不可替代的呢?

你不可替代吗?

你爱她的可爱,她的可爱就不可替代吗?她有她的可爱,别人也有别人的可爱。她的可爱之处是什么呢?

她的笑吗?她的笑固然有特点,可谁都会笑,谁的笑都有可爱之处。她的从容吗?那更不是谁的专利了。她的甜美吗,她的年轻吗,她的无知吗,她的思想吗,她的音容吗?可哪一样非她莫属呢?

她不过是这许多属性的又一个偶然的综合体罢了。

情感微积分

爱情是这个时代每个人共同而唯一的信仰。当日常生活当中的其他事物都已沉落为世俗的附庸时,只有爱情还如海市蜃楼般亦真亦幻。

爱情需要金钱来保障,这毫无疑问。但在使用金钱的时候,其中还埋伏着爱情的经济学,这就不是谁都能明白的了。

首先是自然价值的交换。男女双方在接触当中会给对方一个自然价值的判断,比如“帅哥”、“美女”、“善良”、“有气质”。在这一综合判断完成之后,在双方交换情感的同时,也在交换着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的表现形式一个是礼物(信物),一个是享乐。

享乐是最初的交换形态,比如吃饭、K歌、游玩。在这时候,男女双方共同享有,女方只得到了一半,故而比较容易接受。等到了男方送礼物的时候,女方就会掂量一二。过于贵重的自当不接受,女方自以为其自然价值尚不至于此。

有时候女方会请男方,那也是对男方自然价值的肯定。如果送给男方礼物,就更能说明赞赏之情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客套。如果是客套,只会有一到两次。当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就不是客气,而是意气相投了。

一般来说,物质财富总是从男方流向女方,因为相对来说女方的自然价值更大一些。美女们尤其料定了这样的交换,也就更加着意自己的装扮,以便使得男方在交换当中保持心理平衡。但自然价值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在交往的普遍撒网阶段,女方会充分利用这一点。

另外,浪漫的爱情更是和经济学上的浪费分不开。把玫瑰花送给爱人,这就是浪费。它产生不了饭菜所提供的热量和营养,它也没有书本所具有的知识,它更没有衣服的实用性。再看送衣饰。那些浪漫的衣饰往往都不实用,都含有浪费的气质,或者叫锦上添花式的多此一举。还有去KTV包房唱歌,它不会使人对艺术有任何的长进,仅从发泄(好听点儿,叫“抒发”)的角度看,倒是通过浪费达到了调节身心的目的。

浪费得越多,越让爱人觉得浪漫,直到登上泰坦尼克号去浪费生命。梁祝的爱情故事,首先是浪费了学业。要不是因为同在杭城求学,他们也不会相识。当梁山伯一听说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就立刻拜别师母下山而去。他们还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本来可以一起私奔的却偏偏要化蝶。为什么?因为这样更浪漫。

四、情感解析(3)

就那些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爱情而言,谈什么哲学、文学、社会学,都不如商场打折、房子掉价、汽车跳水来得浪漫。那种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豪情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情感与商品一同过剩的时代,浪漫和浪费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爱情的发展也伴随着对双方社会价值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女方对男方。在爱情初期,男方通过自然价值的交换已经全面地了解了女方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到了这个发展期,社会价值就成为双方考察内容的首选。而社会价值又可以集中表现在经济价值上。

女方一般将男方评价为上升股、下降股、潜力股三种。上升股自然要追捧,买涨不买跌也是此时爱情中人的普遍心理。要是下降股的话,就要考虑其是否有变成垃圾股的可能,需要心明眼亮,更要手段坚决。只有潜力股难以抉择,是买是抛,必须费尽思量、承担风险。

男方则用经济专业的水准来要求女方,希望女方不仅在婚姻家庭方面能像会计那般精明,更要在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重大问题上能如分析师那样有长远的眼光。

爱情里的经济因素在其向婚姻转化时尤其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这时候,爱人还是爱钱就很难分清了。如果说女方是因为男方有钱才嫁过去,这未免有些赤裸裸。可如果说女方是因为爱情才嫁给男方,确实难以服众。

其实,自爱情一开始萌芽,它就已经和经济纠缠在一起。那时候,含情脉脉的爱情还对钱字羞于张口,这很像我国早期的社会主义。

可当到了谈婚论嫁之时,经济的重要性就通过订婚戒指表达了出来。它预示着婚后的生活方向和生产潜力,宣示着家庭稳定的基本原则。

合同制婚姻

合同制婚姻,听上去挺新鲜。事实上婚姻登记制度就是一个合同,但这是个长期有效的合同。合同双方在有效期内必须信守合同条款。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也就是离婚申请。合同没有规定违约责任,这是和一般合同不一样的。于是合同就可以轻易撕毁,受伤的大多是女方。

到了广泛征求民意后实施的《新婚姻法》,就规定如果一方不忠于合同、与第三者发生关系而提出离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样的违约责任包括了受损害一方在经济和情感上附加的诉求。如此看来,自《新婚姻法》颁布,合同制婚姻就真的完善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想不到婚姻登记处登记而由双方自行签订一份婚姻合同。这样的合同可以一年一签,也可以签一个长期的。双方在法律上是同居关系,但在合同上则是婚姻关系。合同里当然可以按照双方的意愿规定一些权利与义务,也可以就未尽事宜另行签署补充协议。双方可以在合同到期前规定时间内提出续约要求,经对方同意就可续约或另行签订新的合同。这样的想法已经被潘军搬上话剧舞台,剧名就是《合同婚姻》。

合同婚姻看上去很没人性,很商业,事实上很多家庭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这么干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