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血淬中华 > 第110部分(第2页)

第110部分(第2页)

“哈依!”外山少佐、菅原少佐、麻生大尉等人的脸色俱是一凛,齐刷刷地答应道。他们明白上原大佐说的不是气话,最近一个阶段由于支那游击队屡屡对运送军火粮食的车辆进行袭击,南进军的攻势已经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还让游击队这样猖狂下去,不只是他们要受到军法的惩治,就连上原大佐也难逃被免职的厄运。

上原大佐的火气经过发泄渐渐消退了下来,可碧栖堂上的气氛却益发变得尴尬。每个人都知道欲灭除新竹的“匪患”,关键还在于能否解除姜绍祖所部的威胁,只要能把这股战斗力最强、行动最狡诈的支那游击队消灭掉,其他小股“土匪”将不足为虑。可是“匪首”姜绍祖又岂是这么好对付的……

“太君,我倒有一个剪除姜绍祖的办法,您看看可行不可行?”此前一直站在旁边察言观色的汉奸向其祥,眼见其他人个个眉头紧皱、毫无办法,突然上前一步说道。

眼睛猛然一亮,上原勇作冷酷的面容蓦地柔和下来。他走过去拍了拍向其祥的肩膀往温声说道:“向桑,你是大日本皇军的朋友。如果能顺利消灭掉姜绍祖,你的功劳大大的!”

太君异常和善的态度,令向其祥这个自从随鬼子南下就没得到过什么好脸色看的汉奸禁不住有些受宠若惊。他先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然后眉眼耸动,呲着一口焦黄的大板牙谄媚地说道:“台湾已是大日本帝国的土地,其祥作为天皇陛下的子民,为皇军效劳是应该的。太君,姜绍祖就是北埔人,他们的‘天水堂’是北埔首屈一指的大垦户,如今他的老母还住在那里。听说,姜绍祖可是个鼎鼎有名的大孝子啊!……”

天已交晌午,明晃晃的太阳高高地悬挂在穹顶,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袅袅地飘浮着一缕淡灰色的炊烟。突然,一阵奔雷般的马蹄声打破了北埔镇的温馨与宁静,一队鬼子骑兵由远及近,很快便杀气腾腾地奔到了姜家大院“天水堂”的大门前。

听到马蹄声在自家门口停了下来,姜家的老家人杜光成心中不禁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最近三少爷他们在新竹一带异常活跃,接连打掉了日军的好几处据点儿,别不是小鬼子恼羞成怒找麻烦来了……

“咣!咣!咣!”杜光成正待进屋去禀报,一阵急迫的砸门声猛地响了起来。看到时间已然来不及了,杜光成一面低声嘱咐刚刚走出屋、脸带惊惶之色的老伴儿赶快回去照应老太太,一面忙不迭地高声答应着:“来了,来了!”

大门刚一被打开,两个端着上了明晃晃刺刀步枪的鬼子就恶狠狠地冲了进来。看着一拥而入的鬼子兵,杜光成忙伸开双臂试图阻拦:“哎,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有什么事好好说……”他话尚未说完,便被紧跟着抢入的麻生太郎大尉一脚踹翻在地。

“老太太,日本人来了!”顾不得爬起身,杜光成忙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却又被随后进来的鬼子连踹了几脚,并用刺刀将他逼进了门房的小屋。

天水堂,就是姜家堂号的名字。如今诺大的一座“一堂六横”的大宅院,却只有姜老夫人宋氏、老仆杜光成和杜光成的老伴儿陈氏三个人居住。其实,早在抗日联军准备“弃守新竹”前夕,姜家就已经做出了暂时离开天水堂躲避一下风头的决定。然而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姜老夫人却突然表示自己要留下。她说:“我一个老婆子有什么好怕的?我要在这里看守着祖宗家业。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我就知足了!”老太太是任凭姜绍基和几个儿媳百般劝说,也执意不离开。

最后,姜绍基和几个儿媳只得一齐跪下哀求:“如果母亲不走,儿子和媳妇们也留下陪着您。”

闻听此言,老夫人不由得沉下了脸:“绍基,你怎么不明白呢?你们还都年轻,‘天水堂’将来还要靠你们来振兴。再说,你大嫂孤儿寡母也要有人照料,你三弟媳又有了身孕,事事更需多加费心,全家老小的安危都系在了你一人身上,你怎可如此意气行事?”

说到这里,老夫人的眼神重新变得柔和起来,那充满慈爱和深情的目光先无限依恋地看了一眼他们所处的大厅,然后又从姜绍基和儿媳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姜家渡海来台虽已有百来年的光景,但这间大厅却始终都是天水堂会客的所在,那历经了百年风霜雨雪剥蚀的门扇窗棂和精致的镂花雕刻无不给人以一种古朴沧桑的感觉。头顶上高悬着的黑底金字的“天水堂”匾额,厅中挂的字画,以及八仙桌后面条案上供奉着的闽南人、客家人所信奉的“玄天上帝”,都是当年随同祖公姜秀銮一同渡海从九芎林老家带来的旧物。这个客厅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打从自己迈进姜家的大门,厅中的摆设就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轻轻叹了一口气,老夫人温声说道:“绍基,妈已经老了,经不起逃难的劳累和奔波。而且,我实在是不能够无牵无挂地离开,将我姜家几代人创下的这点儿基业就此抛下。你们放心地走吧,妈一定会等到赶走小鬼子的那一天。”

知道老太太的心意已决,姜绍基和几个儿媳只得对留下照顾母亲的老仆杜光成和陈氏再三叮嘱拜托。然后,众人才流着眼泪,叩首拜别母亲而去。

此刻,听到杜光成的喊叫,姜老太太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她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又对站在身后的陈氏投去了鼓励的一瞥,然后便端坐在中厅上那张已有些陈旧的八仙桌旁边,平静地等待着直面倭贼的时刻。

随着一阵嘈杂混乱的脚步声,麻生太郎大尉带着几个鬼子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中厅。老夫人没有丝毫的惊恐慌乱,只是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这些眼前的这些不速之“客”。

站在这个充满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厅堂里,麻生竭力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他一躬到地,叽里咕噜地说了一番话。充任临时翻译的向其祥连忙走上前来:“老太太,麻生太君说,他是奉大日本上原司令官之命,请您老人家进城住上些日子。”

“我老婆子与日本人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你的太君怕是请错了人吧?”说罢,姜老夫人又指着厅上悬挂的牌匾淡淡地说道:“看见了吗?这天水堂,那可是西汉年间,天水郡上邽县姜氏家族的堂号。老姜家只跟大海那边骨肉相亲、血肉相连,跟东洋人可从来没有过什么瓜葛。”

向其祥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哈哈”,话语虽依旧平和客气,但语气中却明显带上了威胁:“老太太,皇军可是一片好意,你老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轻蔑地瞥了一眼向其祥,姜老夫人并没有理会他说的话,只是冷冷地说道:“老婆子还没有糊涂,好意、坏意还看得出来!自己的老祖宗是谁也还记得清楚……”

向其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气急败坏地骂道:“死老婆子,不识抬举!等到了皇军那里有你的苦头吃。”

见向其祥的“好言”劝说不起作用,麻生太郎也失去了那份儿耐性。他一挥手,两个鬼子兵直奔姜老夫人而来。陈氏见状,拼命抢上去挡在了老太太前面,却被鬼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